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一片紅
一角錢很大了好不好? 那收購站里的大叔不能同意。 只見他堅決的搖搖頭,死活也不愿意給,反正這廢品他收不收的無所謂,賣不賣到這兒來對他也是不打緊呢。 本來那大媽一聽到折中多給一角時就想要同意了,結果還沒等她答應下來呢,倒是人家不給了。 那大媽氣得七竅生煙,咬死了就要多這一角錢,不然就不賣了。 收購站大叔也特別干脆,不賣就不賣,那就趕緊扛走別在這兒妨礙他。 大媽被趕走當然也不服氣啊,她本來只需要一個臺階下一下而已,沒想到現在不上不下了。 李友桂一看,媽呀,這是要糟呢,千萬不要弄巧成拙啊,不然她哭都沒地方哭去。 “阿姨,你要賣的是什么?讓我看看有沒有我需要的東西?要是有的話,不要說一角一元我都愿意出了?!?/br> 要真是那張她想得睡不著的郵票,不要說一元了,李友桂也愿意出十元呢。 什么?! 這姑娘真愿意出這么多錢?! 大媽這會兒簡直又驚又喜,二話不說立馬就把自己帶來的那幾捆廢品都松開了,催促李友桂看看有沒有她想要的。 李友桂先是去翻了一下捆著信封和舊報紙的這一堆,要不是怕被人看出點什么,她勉強的維持著表情和動作才去翻,而她的心早就快要跳出胸口了。 直到,她翻到剛才突然發現的那一個信封,眼神一凝,入目滿眼全是紅色。 大一片紅。 真的是它。 沒錯了,就是它。 李友桂的心激動得不行,要不是一直記著不露聲色,她就快要忍不住自己的手了。 好想搶過來,不過這會兒不行。 于是,李友桂態度隨意的翻完了這一捆廢品,又去翻另一捆,然后在看見全是初高中的書本時,她的眼睛就忍不住的亮了,表情也不用裝了。 “我就是想要找這些書本,我快高中了,我弟準備上初中,正要到處找這些書呢。阿姨,這些舊課本我全要了,有沒有學習資料什么的,我也想要?!?/br> 李友桂連忙把這好幾本初高中的課本都撿出來高興的道,其實這幾本課本書她早就買過了,這不是演得逼真一些么?再說了再多一套也不嫌多,以后總會用得上。 大媽一聽可高興了,一點也沒懷疑,因為這年頭用舊課本的人一點也不少,如果單獨把這些書賣掉,那就犯不著跟收購站的人爭那一角兩角了。 “小姑娘,那你趕緊看看,還有哪些是你要的?大媽算便宜點給你好了?!贝髬尵妥尷钣压鸨M管挑,隨便挑,不怕她要,就怕沒有她要的。 然后,李友桂又多挑了幾本,再多也挑不出來了,才問大媽她總共取出來的這些書賣多少錢。 大媽當然也沒好意思騙小姑娘,更不敢獅子大開口,新書才賣多少錢啊,這些還是舊的呢。 “算了,你給阿姨五角就行了,這書可還新著呢,保管得好好,要不是我兒子女兒都工作都下鄉用不上了,阿姨也舍不得賣掉呢?!?/br> 五角真不少了,七八本書而已,算得上很貴了,那收廢品站的大叔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心里覺得這女人在欺騙小姑娘了呢。 五角而已,真心不貴。 李友桂還欣喜若狂的直接掏錢,連忙道謝呢。就希望大媽趕緊把那幾捆廢品快賣掉,她好撿漏啊。 因為有了李友桂這五角錢打底兒,那大媽都把東西收拾好了提過來賣了,當然也不可能再費勁的再提回去,自然是都賣給收廢站了。 李友桂眼看著東西終于交易成功了,心里暗暗的松了好大一口氣呢。 她把挑好的書和剛買的書找了個地方放好,還跟收購站的大叔打了招呼,然后就好心的要幫人家提東西進去放。 這年代熱心的人特別多,特別是這個地方的人,一直就有熱情相助的風氣兒,所以那位大叔一點也沒懷疑李友桂的別有用意。 這些東西自然是放到舊書那塊兒地方去的,而且是直接堆到墻邊就不管了。 李友桂見人要走,還趕緊沖人家喊道:“大叔,這些都不用解開嗎?” 結果,人家大叔根本就無所謂,只留下了一句模擬兩可的回答。 等這人一走,李友桂她就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了,她在剛才查看的時候已經把那貼著一片紅的信封給放好了,這會兒她過去一抽就抽出來了,還神不知鬼不覺的收進了空間里。 啊啊啊,媽呀,終于到手了。 太不容易了。 是不是當初自己剛來時沒想起來,現在怎么會這么波折,還得用這招。 她太難了。 李友桂又忍著激動的心情又撿了幾本書后,她才去找剛才那位大叔,一邊稱書一邊打聽起老頭子來。 “叔,怎么不見大爺?我來這買舊書好幾次了,還是頭一次沒見到他上班呢?!?/br> 大爺不在,就是不方便啊。 大叔:“你說陸老頭啊,他老伴這兩天不太舒服沒來,明天應該會來上班了?!?/br> 明天啊。 原來老頭子姓陸啊,如果他明天才上班的話,那她下午才會回家去,那她早上可以早早就過來。 李友桂:“叔,謝謝你了?!?/br> 她很想問問有沒有舊郵票什么的,但是又怕引起人家的懷疑,這樣就不好了,還是等明天大爺來上班再找找吧。 付完了買舊書的錢,李友桂就把買到的二十多本書捆起來提著就離開了廢品收購站了。 等李友桂回到罐頭廠時,方華剛好過來找她,給她送一些票據。 動作要不要這么快?!她又不是明天就去海邊了。 不僅給了她票據,還把方華她老家生產隊的電話號碼寫在紙條上一起給了李友桂。 而且,方華還叮囑她:“去我老家的班車只有市里有,而且一天才一趟,都是早上早早就發的車。友桂,你得提前一天來市里,我好給你那兩百斤海鮮的錢和票?!?/br> 李友桂點點頭,為了趕時間,她還是選擇了坐班車過去,不過這會兒的路不好走,后世去海邊走高速也得兩三個小時了,現在怎么也得六七個小時呢,說不定還得八九個小時左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