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實現承諾
“友桂,雞殺了嗎?” “那只雞今晚怎么吃?” “我覺得,最好是小雞燉蘑菇?!?/br> 關曉英,王露和羅美玲她們最關心的是雞的事兒,見了李友桂之后,嘴巴就一直沒停過。 口水啊。 她們真的是好久沒有吃過rou了,醬菜不算,快有一個月了吧。 嗚嗚嗚,好懷念啊。 這么多人吃飯,當然是燉雞湯啊,吃rou又喝湯,營養更豐富。 最主要的是,人人都能吃到,還吃得好。 李友桂:“這次我們就先用蘑菇燉雞湯,下次白切雞,下下回炒雞,下下下回一雞三吃?!?/br> 啊啊啊,真的嗎?下次還有?還有這么多次吃雞的機會? 三個女孩聽得星星眼口水直流,不要說吃了,聽著就覺得萬分的美味。 原來,跟著李友桂真的挺不錯的啊,每天早晚趕路也不覺得累了,現在她們都習慣了呢,也不嫌棄了。 這時,三個女孩們才發現,她們真的寧愿和李家一起住,愿意這樣早出晚歸。 因為前方有雞rou吃吊著她們,所以這一路上走得歡快無比,她們仨個的快樂都快要沖破天際了。 到李友桂家的時候,天色也暗下來了,雞也殺好了放著等李友桂回來弄呢。 這一天,不止是羅美玲和王露,關曉英她們三個期待呢,李建文和李友柳,兩個小家伙也都知道晚上有雞吃,暗中期待了一整天,終于等到了現在。 去了毛去了內臟的雞自然沒有活雞這么大,這只雞是李母從生產隊里買回來的,家里養的雞還沒到時候呢。 李母買的這只雞也有五斤多,養得特別好,被李友桂揮著菜刀砍成一塊塊,再過完水之后扔進鍋里和蘑菇一塊兒煲,放上好幾塊姜片,十來段蔥白,燒上火就不用管了。 雞下水被李友桂也一一的切好,然后切了一大棵的酸菜和蔥,下鍋一塊兒炒成一大盤的雞雜酸菜,倏時就弄得整個屋子全是香味兒。 關曉英和羅美玲,王露回到家時就被趕去洗澡和洗衣服了,不然她們得守著廚房死活不肯走。 燒火的是李母,李建文和李友柳兄妹倆早被趕去看書學習了,兩只小和李父呆在一起。 炒完了雞雜酸菜之后,又炒了兩個青菜,燜上一鍋的大米飯,只等雞湯好就可以吃飯了。 此時,關曉英她們三個姑娘家已經洗好澡洗好了衣服,擺上碗筷,等著吃飯了。 在把雞湯盛出去之前,李友桂先把雞湯上面的那一層油給撩出來放到一個空罐子里,這油還能用來炒青菜呢。 因為這鍋雞湯就這么多了,李友桂就采取了分食的方法,一人一碗數量一樣的雞rou,其他的和平時就沒什么兩樣了。 一人一碗,非常的公平,這只雞還是李友桂付的錢呢,十個人剛好就是十碗雞rou,正好合適。 有雞有湯有菜,誰也說不出什么話來,這時盡管吃就是了。 雞湯里的蘑菇也是野貨,正常的蘑菇,曬干過的,和雞塊一起煲香得很呢,又好吃得緊。 一只雞和香菇,以及這么多菜,還是被吃光光了,不過吃到人人都不得不捧著肚子,吃太多了。 于是,李建文和李友柳不得不站在院子外給李友桂背書,不得被接受李友桂的考核,也算是消食了。 吃完雞后的第二天,李友桂送關曉英她們去定村上工,走了沒一會兒,就聽見關曉英她們一臉的欲言又止,期期艾艾的。 李友桂:“你們有事就說?!?/br> 三個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還是羅美玲心直口快:“友桂,昨晚那只雞,我們要給你多少錢?!” 原來是這事???! 李友桂沒想到她們能主動問,這樣也好:“那只雞是三元買來的,我們家人多,不占你們便宜,一人給我二角好了?!?/br> 兩個小弟弟分到的雞rou和大人一樣的多,本來是不必如此,可是不能人小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家里吃的都是人人有份,一樣多的。 二角真不少,只是也不多,李友桂還數是少收了呢,只是她就不計較了而已。 關曉英她們倒沒想到她們一人只要拿出二毛就可以了呢,本來她們已經打定了一人出三毛錢,結果不料比她們想的要低得多。 再次,三個女青年真正體會到了李友桂的大氣大方,以及對她們的照顧,真不是說說而已的。 很快,先是暑假到了,小學和初中都放假了,李友桂姐弟妹三個的考試成績都非常的不錯,特別是李建文和李友柳,完全達到了大姐的要求,進了班級前三,他們可以去市里玩兩天了。 不過,李友桂也說了,夏收到了緊接著又要搶種,搶種完才有些空閑。如果不能在暑假去市里玩,那就過完了秋收,李友桂再帶弟妹們去市里,李建文和李友柳當然同意了。 夏收是非常辛苦的,先收了玉米番薯花生就割稻谷,盡快得腳跟打腳跟,一點空閑也沒有。 不說李友桂她有多忙了,關曉英,羅美玲和王露她們是頭回體驗夏收,累得傍晚下工時都不想走路回李家了。好在,早上起來疲憊消失了,不然早上她們也不愿意走路去定村生產隊了。 太累了,太苦了,天氣還特別的熱,好幾次,她們都快要中暑了,頭暈得緊。 要不是有李友桂早就給她們準備的風油精,清涼油,以及頭痛散,早中飯都吃得又飽又好,還有雞蛋糖水喝,三天兩頭有雞或者鴨吃,她們三個早就頂不住了。 一連忙了一個多月,這才終于把秧苗給插完了,剛好到八月,暑假才過了一半多點而已。 時間既然還來得及,李友桂打算休息幾天,就帶大家伙一起去市里玩兩天,讓大家松快松快。 這回要去市里的不止是李建文和李友柳,小建環他們,還有關曉英和羅美玲,王露這三個女青年呢,一共有七個大小人的隊伍。 人數眾多,要不是家里離不得人,李友桂還想把李母和李父,小建業他們給一起帶上呢,一家人齊齊整整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