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李友桂的重要性
呃。 這還不是她不想那么麻煩別人么?! 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欠人情這種的不容易啊。 然而,方華完全沒當一回事,還拉著李友桂半中途買了十多個大rou包子呢。 她硬塞給了李友桂五個rou包子,她自家就一人兩個剛剛好。 這怎么好意思?! 李友桂不想要別人的東西,可是架不住方華堅定不移的不容她拒絕的塞過來,于是只好接受了。 “你要是想要謝jiejie,以后有什么好東西就拿過來讓姐去換錢換東西,姐就謝謝你了?!狈饺A還從來沒見過一個恩怨這么分明的小姑娘,她知道李友桂為什么這么不想要自己的東西,不過就是不想占她的便宜而已。 那,好吧。 李友桂點點頭。 方華可就高興極了,心情好得可以飛上天的樣子,拉著李友桂興沖沖就回罐頭廠。 不怪她這么高興,因為她昨晚發現婆婆的身體好多了,腿也沒那么痛了,一個晚上根本不用她伺候,婆婆就一睡到了天亮,方華這才能出來辦事兒。 于是,就遇到了李友桂,解決了一場沖突。 方華就越發覺得今天的日子特別好,特別是自己的運氣,旺得很。 “友桂,你要的蚊帳呆會會有人送過來,你等著先不要走啊?!痹诠揞^廠里各自分頭走的時候,方華忍不住叮囑了一聲。 李友桂:“……” 果真沒多久,李友桂就拿到了一頂全新的蚊帳,花的錢和在百貨大樓買的差不多,這顯然就是有人有關系的好處了。 中午的時間都沒到呢,李友桂就打算回去了,反正在市里也沒事干了,該買的也買了,買不上的也買不了,不如回家去。 讓人帶了個口訊給李建華后,李友桂就提著一個麻包袋走人去車站坐車。 這還沒到下午呢,李友桂就回到了蘇鎮上,然后也沒下地干活,而是隨便找了點吃的,就拿著新蚊帳去了外公外婆家。 剛好外公他老人家正在家里呢,最近梁外公都是晚上去看鴨場,白天就在家里,幾個老人家輪流早晚班的。 李友桂向老人家問了好,就把來意給外公說了,要把新的蚊帳換下他們的舊蚊帳。 外公當然很疑惑,新的不比舊的好?不過他以為李友桂是孝順他和老太婆,頓時感動得不行。 “不用不用了,舊的一樣用,沒區別,友桂你自己留著用,不要浪費錢?!崩先思疫B連擺手,覺得自己不用那么好,給他們用白白浪費了。 這種老人家李友桂她真的是見得太多了,不過就是老人們心疼孩子心疼浪費錢而已。 李友桂:“買都買了,而且舊的我拿去有用。外公,我可不是浪費的人,真的就是只要舊的,外公不騙你?!?/br> 老人家看著外孫女這么認真的樣子,心里就信了一大半了,不問也不阻止了。 很快,李友桂就把舊的取下來換新的掛上去了,新蚊帳一下子就讓屋子亮了許多。 本來,李友桂剛開始想的是把新的蚊帳和羅中華家的舊蚊帳換一換,只能便宜隊長叔了。不過,她突然間想到了自家舅舅,便宜誰還不如便宜她舅呢。 拿到了舊蚊帳之后,李友桂還給外公外婆留下了一盒清涼油,半斤餅子和半斤的糖,讓老人有時能拿來哄一哄小孩子,或者自己甜甜嘴。 外公看著外孫女這么細心周到,心里可高興了,趕緊要從柜子里取錢出來給她,結果李友桂根本不要。 不僅不要,李友桂還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幾十元出來給老人家看看她的存款。 “外公,我有錢,你不要擔心我們?,F在我媽自己手里也有錢,我二哥每個月寄五元十元給她和我爸當養老錢,就算這錢用來買谷也足夠吃了,不會再像以前那么餓肚子沒吃的了?!崩钣压鸾o外公普及了一下自家的情況,更新一下老人家對她家的認識。 外公連連點頭:“好好好,那就好?!?/br> 李友桂拿到了蚊帳就和老人家道別了,家里的事還多著呢,不能久留了。外公也沒留她,揮揮手讓她走了。 回到了家里后,先把舊蚊帳放進自己的房間里,李友桂就去挑水,挑完了水后就劈柴,再去自家的自留地里去割番薯藤回來,又把最嫩的葉子給摘下來當菜炒來吃。 李父現在可以柱著拐杖走路了,還能幫忙剁豬草呢,摘菜看火做飯也不是問題。 眼看著時候真不早了,李友桂就把剁好的豬食提到廚房的大鍋去煮。 燒火的活兒還是李父來干,李父可以邊燒火邊摘菜洗菜邊看兩個小兒子。 小建環現在完全可以帶著自己的小弟弟了,小兄弟倆自己坐在院子里看書,或者在地上寫寫畫畫,不知道多省心呢。 李友桂步行去定村生產隊接羅美玲和關曉英,王露她們時經過自家的生產隊,正好和羅中華他們支會一聲自己去接人。 羅中華他們都知道今天下午李友桂會回來,果然就看見她過來了,那就不用他們去接人了。 等羅美玲,關曉英和王露她們三個見到李友桂時,高興得好像見到了親人似的,簡直有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李友桂在的時候她們還不覺得她的好處,當她一不在的時候,這三個姑娘就明確的發現了李友桂是真的好啊。 “友桂,你可回來了,想死我們了?!?/br> “啊啊啊,是啊是啊,我們好想你?!?/br> “李友桂,下次去城里,我們也跟你一起去?!?/br> 三個姑娘圍著李友桂嘰嘰喳喳的說著話,特別活潑,話也特別多。 李友桂:“……” 發生了什么?這三個人對自己也太熱情了吧?她好像也沒這么重要吧? 其實,李友桂根本就不知道,她不在時,她們有多不自在,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求也不好意思說不好意思提。 特別是,這兩天是由其他人接送她們,氣氛那種一個尷尬,好像把她們當任務似的交接。 更不用說,李友桂不在家,李家的飯菜也沒那么香了,東西也沒這么好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