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分豬rou
好吧。 看著他們的狀態不錯的樣子,李友桂就放心了。 剛好,她這里還有一個好消息。 “隊長叔說了,年二十九的時候,給你們分一副豬下水,一些骨頭和幾斤rou,雞鴨就不給你們了?!?/br> 生產隊殺豬分rou是年二十九那天,羅中華已經和生產隊干部們商量過了,牛棚的人養了一年的豬,總不能什么也不給他們,人家有功勞也有苦勞,多少也要給一些。 李友桂就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他們了,反正,她盡量的給他們多爭取一些好東西吧。 其他的,只能慢慢來了,明年的冬天,總能讓他們能穿暖吃飽。 其實今年,牛棚的人都能吃了八分飽了,這已經相當的不錯了,而且基本上能近大半的米混番薯或者野菜,一個月還有李友桂幫忙偷偷加個雞蛋什么的,日子很好過呢。 冬天的rou都是能放得住的,所以牛棚的人一聽到有這么多東西分,人人都喜氣洋洋,非常的高興。 因為年二十九就要來到了,明年就是年二十八了,這個年總算是像樣了。 李友桂回家后睡了一個好覺,新家新棉子,暖洋洋的,而且過年還有新衣服,一人一件,還是棉衣呢,雖然不是很厚,但是這生活條件是真的不錯了。 布料和棉花是方華那次來家里時給的,雖然不多,可也夠一家人各做上一件穿了。 這是李友桂幫了方華的大忙,人家才費心思準備了這些好東西,結果很對李友桂的胃。要是只是吃的,那李友桂就沒什么興趣了,吃比穿的還容易找呢。 年二十八這天,隊伍就來車來人了,而且是李友桂最熟的羅霆,于鋼鐵柳愛國羅小龍和龍子健他們。 除了從李友桂拉走了一頭豬,還從牛棚里拉走了另外兩頭豬,一只羊,以及幾十只雞鴨,這些東西當然是要給錢的,其中一只豬的錢是給了李友桂的。 李友桂家的另一只豬同時也被生產隊的人給帶走了,這是她家上交的任務豬,這就結束了今年的養豬任務。 牛棚,羅霆是第一次見到李友桂嘴里的那些人,他不露聲色的掃了這一群老和小,重點是落到了那些小嬰兒和小姑娘的身上,誰都沒有發現他的打量。 隊伍要的豬不用生產隊幫忙殺,直接是裝上車回去殺的,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豬羊啊雞鴨啊弄上車了。龍子健是負責給錢的,價格都是一樣的,這是隊伍的要求,并不會占生產隊和社員們的便宜。 等到羅霆他們走了之后,豬圈里只剩下六頭豬了,這六頭豬還不是牛棚的人養的,而是生產隊領養豬的社員上交的任務豬。 這六頭豬是生產隊明天自己要殺掉分給全體社員的福利,暫時先住在牛棚的豬場里而已。 這一個年李友桂也不用提前去市里購買年貨了,因為方華昨兒過來的時候給她說了,年三十她二哥李建華會帶年貨回家。 今年過年,李建華和李建明兄弟倆都打算回家過年呢,去年大哥李建明沒回來,今年建了新房子,這個大哥倒是要回來了。 回不回來這種事兒,李友桂倒無所謂,她提前幾天還是去供銷社找熟人買了些糖和餅。然后自己家又做些發糕和粉利,以及包些粽子,這個年過得也是相當的好了。 李家這個年是真的喜氣洋洋的,不說李建華和李友柳兄妹倆的成績在班級前五,年級前二十,就連李友桂這學期的初中段考和期考,全部在九十多分以上,班級前五名,年級也是前二十名的。 這樣的好成績,大大的長了羅中華的臉,令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都很驚訝,后來都沒放棄游說李友桂去上學,然后李友桂自然也是不同意的,只保證了每次考試都考前五或者前三,學校這才放過了她。 年二十九的這一天,整個生產隊的人都人人無心干活,盼著殺豬分rou,好像過年一樣,幾乎人人都出門去看殺豬去了。 當然,放牛依然是李母的活兒,不過這個活被李建文和李友柳給接過去,兄妹倆一起邊放牛邊看書,自得其樂,根本不去湊和。 李母在家給大兒子和二兒子鋪床呢,其實也沒什么好東西,鋪的全是舊的棉被,再蓋一床舊的被子,家里現在有三床新被子,四床舊被子而已。 現在大家睡覺都是把全部的衣服都穿完了才進被窩的,這樣才夠暖和,倆兄弟回來也得這樣做,不然會冷得睡不著的。 李友桂也沒去地里干活,她正在做粉利,早早起床就把昨兒磨好的粉水份滴干了,這會兒正在灶房里翻炒著呢,炒完了她就在桌子上各種揉搓。 今年不像去年只做五斤米了,她足足泡了差不多十二斤米,一大盆呢。 李母很快也過來幫忙了,李友桂揉得差不多了就扔給她,最后是李母搓成一條條的粉利。母女倆足足干了三個多小時,才把粉利全部蒸上。 蒸粉利的活就給李母干了,李友桂看了看時間,這才去拿一只盆往生產隊大隊部的方向走。 她要分rou去啰。 李友桂到的時間真的是剛剛好,六頭大肥豬已經殺完,正在給社員們分配。 先分到rou的自然是勞動力最多的社員,自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李友桂當剛好在中間這一檔,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后,就輪到她了。 因為李友桂家養豬也有功勞,干活也是先進分子,她家分到了六斤rou,三斤肥三斤半肥瘦,另外再給了三根骨頭。李友桂也沒說什么,先把分到的rou和骨頭放進盆子里。 然后,她又向生產隊再買了十根骨頭,這些骨頭自然不像上次在隊伍打到野豬那次給的rou多,上面都只帶了二兩rou的樣子,不過李友桂一點也不嫌棄。 除了買骨頭之外,李友桂還買了豬肚豬肝豬肺之類的豬下水,凡是別人不喜歡的,她能買的都買了。 生產隊的人也沒為難她,特別是那些分到很多rou的人家,不怎么稀罕這些豬下水和骨頭,也不愿意花這個冤枉錢。分得少的人家舍不得花錢也舍不得買舍不得吃,自然只能便宜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