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只服你
四十元??!??! 方華一直知道這錢很好賺,但好賺成這樣子,她還是頭一回。 從認識李友桂到現在,方華突然覺得這個小meimei的身上有著無數的驚喜和意外,李友桂不是一般人。 “妹子,這姐可不要,姐不怕實話跟你說,姐我也是有拿到了中介費的,不差你這一點。姐是真心把你當親meimei對待的,你就別跟姐來這一套了?!?/br> 方華的心思瞬間已經想了很多,突然認識到李友桂是個不可多得的可以相交的人,這樣的人就應該和她成為真正的朋友。 呃。 李友桂知道方華肯定得了好處,只是沒想到人家大大咧咧的說出來了,就不怕人家有想法么? “姐,一碼歸一碼,你得那邊的好處是你應該的,你拿我這兒的好處也是應該的,應得應份的。又不是什么都是理所當然的,我要是不認識姐你,要是沒有姐你冒著危險幫我出手,我那東西還不知道拿它怎么辦,姐你要是不要,我以后有困難就不找你了?!?/br> 李友桂很堅決的往她手里塞,有來有往才是交情,人家冒的風險也挺大的,高收入高回報不也應該嗎?她絕對是很真誠的要給人家回扣。 方華被李友桂這番話給說得特別的感動,因為這個妹子還真沒說錯,風險確實很大,難為人家為自己著想,這姑娘太會做人了。 “你這個meimei我是真心交定了,有什么困難你就來找我,我認識的人多門路多,絕對比你一個人瞎摸的強,你可別去冒風險啊,聽姐的?!?/br> 真把李友桂當成了親妹子,方華才多嘴多舌的叮囑她,也收下了李友桂給的二十元。 李友桂把方華的話聽進去了,她也不是真的想去冒這風險,主要還不是她有空間這個神器嗎?完全就不怕查不怕搜。 方華在李友桂走的時候,還包了六個菜包給她帶走,說是給李父和李建文嘗嘗的,讓她不要跟自己客氣。 不客氣就不客氣吧,李友桂就把菜包帶走了,直接去的李建華的宿舍。 這個時候還沒到上班的時候,李建華他們還在宿舍里,也是剛吃過了早餐。 因為方華跟李建華打過了招呼,所以見到李友桂過來也沒驚訝。 六個菜包誰也沒吃,早飯都吃過了,誰也沒饞那菜包子,而是留著等中午再一起吃。 李友桂就背著李父,領著李建文一起去醫院,等到中午吃過了飯,李友桂就去車站坐車回家。 到了醫院后,李友桂先把李父送到治療室,因為他們進來的時候,老醫生就過來沖她招手,李友桂讓大弟守著李父,自己過去找那老醫生了。 老醫生看完一個病人之后,沒叫下一個病人進來,而是讓李友桂把門關上,他才從底下的抽屜里取出一個小包遞給她。 什么東西?!這么神秘? 李友桂又納悶又好奇,她真當著老醫生的面打開了這個小包,結果就看到了一張灰黃色的蚊帳。 原來舊蚊帳啊。 此時此刻,李友桂她一看到蚊帳就明白了老醫生他的意思,這個老頭子。 “你帶去給那小孩子,是我家里用過的,讓他們別嫌棄?!崩霞一镄⌒÷暤牟缓靡馑嫉恼f道。 嫌棄?! 這蚊帳比她自己家的還好呢?洗得干凈,還沒什么補丁,嫌棄什么呀?用得用就不錯了。 “這蚊帳挺好的,嫌棄什么?我覺得還應該在上面多打十多個補丁,再熏黑一些最好?!?/br> 別人還沒嫌棄呢,李友桂自己就先挑剔上了,她覺得還不夠破,太好就不合適了,打眼不說,讓那些沒有蚊帳喂蚊子的人怎么想? 好像說得很對啊。 老醫生還真聽進去了,他也不是沒去過鄉下,知道有些人家里的條件非常差,連蚊帳都沒有也是有的。 “哪,這瓶墨水給你,你回家的時候給蚊帳倒上,別洗太快,也別洗得太干凈,你再打上幾十個補丁,再給他們送去?!?/br> 結果,老頭子正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的時候,兩眼昏花的看到了桌子上的墨水,靈機一動,就把墨水蓋好了遞給李友桂了。 李友桂:“……” 連這種神cao作都有?! 大寫的服。 墻都不扶,只服你。 不過,這個可以有,不然呢?難道她得拿著煤油燈往蚊帳上熏?這得多費煤油啊,不說她媽舍不得,她自己也舍不得啊。 行了,就這樣辦吧。 李友桂趕緊收好了蚊帳和墨水,就跟老醫生交代了一下中午就回鄉下了,下次再過來看他。 老醫生揮手讓她快走,他還得接著看病人呢,哪有空浪費時間。 李父的治療時間就一個小時,而李友桂已經連續交了七天的費用,只要人去治療室就行。 因為她要回去了,所以李友桂就把這事兒交給了李建文,又叮囑他除了照顧李父,還得好好學習,不能浪費時間。 先把李父背回罐頭廠的宿舍里,等扶完李父上完廁所喝過水后,李友桂就帶李建文出去了。 難得到市里來一趟,李建華要上班,就沒人領李建文出去逛逛,李友桂只好趁著這點點的時間,就帶人出來見識見識了。 公園這會兒是去不成了,因為她時間不夠,只能帶著大弟去百貨大樓,人民公園門口,市中心這一帶逛了逛,又教李建文認了路,還帶著他去買了十多個空瓶子,到時間了姐弟倆就一起回罐頭廠。 回到罐頭廠的時候,李建華也下班了,和平時一樣,先是在食堂買了一些飯菜,自己再煮一點,加上六個菜包,中午也吃得不錯,反正是吃飽飯了。 吃完了飯之后,李友桂就收拾東西回家了,打算再過五天再來接人。 但是,李建華卻說不用她過來接人了,到時他給拉到車站,給父子倆買票讓他們自己回去,經常走的路線坐的汽車,不用擔心他們回不了家。 李友桂想了想,就同意了。五天后她也不是非得一定要到市里來接人,反正也沒什么事要辦,這樣也好。 于是,兄妹倆約定了日期和大概的時間,李友桂就拎著一大麻包袋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