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紈绔_分節閱讀_151
弘暉拖著胤祚朝始發點走,掂著腳指著上面,道:“弘暉在上面做了標記,車從高的地方放,就不會掉下來,從低的地方放,倒著走的時候就會掉下來……為什么?” 為什么? 原來單講向心力和離心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轉化…… 胤祚有點后悔給他送這么個玩意兒了。 不過愛思考的小朋友都是魔鬼,就算給他個蘋果,說不定還要問,為什么蘋果熟了就會變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力學還難講。 “弘暉別纏著你六叔,”胤禛最擅長以力破巧:“我們還要進去看你瑪嬤呢!” 弘暉哦了一聲,戀戀不舍的松手。 胤祚拍拍他的小臉蛋,笑道:“等弘暉會認一千個字了以后,六叔就告訴你為什么?!?/br> 弘暉眼睛亮亮的:“好!” 胤祚起身,同胤禛向內走,嘆道:“可惜了?!?/br> “怎么?” 胤祚道:“弘暉很聰明?!?/br> 才不到兩歲的孩子,會觀察、愛思考,甚至開始試驗、分析問題…… 若弘暉不是胤禛唯一的兒子,且年紀太小,而他又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他真想收了做弟子,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 里面的烏雅氏已經等急了,不等兩人進門,就站起來相迎。 胤祚不指望他的健康狀況能瞞烏雅氏多久,但想著讓她看見自己好的一面,總能放心些,如同往常一樣,帶著笑,大步上前請安。 剛跪下,便被烏雅氏扶了起來,烏雅氏眼眶里有淚,嘴唇蠕動幾下,幾度想開口又咽了下去,最后道:“如今可大好了?有沒有什么地方不舒服?額娘給你準備了許多你愛吃的……” 胤祚笑道:“如今已經大好了,若真有什么不舒服,太醫也不會放兒子出門是不是?” 胤祚很不喜歡這樣子的見面,他寧愿烏雅氏像小時候一樣,抱著他大哭一場,大罵一頓,也不想看見這樣小心翼翼還要假裝若無其事的額娘。 烏雅氏要裝出若無其事的模樣來,胤祚便也只能跟著裝下去。 請了安,喝了杯茶,吃了兩塊糕點,胤祚便以要去陪康熙吃飯為由,起身告辭。 明明難受的是他,卻還要笑嘻嘻插科打諢的哄烏雅氏開心,他覺得有點累……面對他,烏雅氏也一樣不輕松。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約就是這樣開始產生的。 出了門,胤祚讓轎子遠遠跟著,道:“額娘是不是已經知道了?” 胤禛道:“你昏睡不醒的時候,太醫院但凡的排的上號的,都去給你診過脈?!?/br> 他倒是想瞞,可是二十幾個太醫,二十多張嘴,他能封幾張? 胤祚默然,難怪烏雅氏會這樣,若只是因為她送去的女人害的自己的兒子病發一次,烏雅氏會坦然接受這個現實。然而如今的事實,卻是自己如日中天、貴為太子的兒子的健康、前程甚至性命,都因為她的一時私心毀于一旦……這已是她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她只能選擇逃避…… 胤祚默然片刻,回頭看了眼乾清宮,道:“四哥,以后……你記得多來看看額娘?!?/br> 他太頻繁的出現在烏雅氏面前,對她來說,大約是一種折磨吧! 胤禛嗯了一聲。 胤祚繼續道:“這些日子,沒有人上折子請廢太子吧?” 胤禛道:“……幾乎沒有?!?/br> “那就是有咯?”胤祚笑道:“想不到朝上居然還有這么單純的人?;拾敍]把他怎么樣吧?” 胤禛道:“罵了幾句,貶到地方去了?!?/br> 其實現在這種狀況,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好的。 康熙正值盛年,有一個病弱的太子,其實是好事。 對于純臣來說,太子病弱,朝不保夕,就不必擔心皇帝和太子之間隱形的爭權奪利,省了許多內耗,而且他們不管是替誰做事,都可以大膽施為,而不擔心被上面忌憚。 對于皇子黨來說,康熙年富力強,兄弟們能力出眾,誰都不敢保證上位的一定是自己,如今有一個病弱太子占住那個位置,讓他們有時間積攢人脈、擴大勢力,是最好不過的。 對于康熙來說,撇開感情因素不提,那個位置上,除了胤祚,還有誰更能讓他放心?而皇權繼承問題——若胤祚先去了,再立一個就是,若他先去了,胤祚自然也會挑個最合適的繼承人出來,除非兩個人一塊沒了,這江山才有可能亂一亂。 不提其他人,便是胤祚自個兒,如今也覺得,這個時候有個太子身份,其實也蠻方便的——如今的太子身份,帶給他的,就真的只剩了權利,而沒有了義務,也沒了猜忌。 在坤寧宮,是胤祚哄烏雅氏,到了乾清宮,就換了康熙哄胤祚。 成了病患,胤祚在康熙面前反而更自在了幾分。 他曾對胤褆說,太子這張椅子不好坐,并不是隨便說說的。 之前他和康熙雖親密,但在有些事上,他還是把握著分寸,譬如關于兵制,他明明知道世兵制存在許多弊端,卻沒有立刻提出來,便是怕豁然插手軍隊這一塊兒,會引得康熙不快,是以準備等胤褆巡查完畢,才趁機提出來。 如今卻不管做什么,說什么,都不必再擔心康熙多想。 胤祚他們去的早了,還不到飯點兒,康熙還在看折子,不過看的不是回事折子,而是請安折子,這種折子,也不必批復,閑來看看了解民情,順便打發時間罷了。 雖然對胤祚的懶惰頗有不滿,但康熙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讓他的日子輕松不少,但對朝廷的掌控卻并未松懈多少。 見胤祚兩個進來,免了他們的請安,笑道:“胤祚啊,你的育嬰堂,生意可不怎么好??!” 胤祚道:“育嬰堂生意不好,難道不是好事兒嗎?” 一面從康熙手里接了折子,看了一眼,笑道:“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的就是這個吧?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育嬰堂的生意不好,不是因為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沒多少孤兒,而是老百姓想出了賣孩子的新招。 他先前制定了人口買賣制度,讓父母親人很難將孩子賣出去,于是“義父義母”這種東西就應運而生了。 你不許我將兒子買給人當奴才,我把他“送”給別人當干兒子可以吧?賣了身十六歲可以反悔贖身,當了干兒子可不行,得一輩子給人做牛做馬!要是不聽話,自己的兒子嘛,隨便打罵!便是翅膀長硬了想飛,去官府一個“不孝”,就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但是不管怎么樣,從律法上來說,干兒子,也是完完整整的自由人,這也算是進步啊。 胤祚道:“那要是干爹干娘都去了,那干兒子還要不要侍候干弟弟什么的?” 就算要,那干兒子的兒子,也不必再去做干弟弟的干兒子了吧? 不過這種事兒,也不是朝廷能管的,只能慢慢引導,看社會如何發展吧! 康熙又道:“前兒國營部和地方官兒打官司,胤祚你有什么想法沒有?” 胤祚愕然,道:“先前不是定了規矩嗎,國營部的生意,同老百姓的生意一樣,該給的地皮費、稅錢一分不少,同樣的,地方上用國營部的東西,一樣得掏錢……有什么官司可打?” 胤禛解釋道:“國營部的攤子支的太大,需要的人也多,而且薪水也不低,不少雇農就辭了工,跑去廠子做工……可是地沒人種可是大事兒,所以地方官又派人把他們攆了回去。這事兒也就在廣州那一塊,別的地方建的東西少,人手還算充裕?!?/br> 胤祚道:“我記得,前兒不是撤銷了賤籍嗎?難道那些人還不夠用?” 胤禛道:“那也得看他們愿不愿意??!他們原本靠著三教九流的手藝,也能養家糊口,先前是身在賤籍,不能改行,如今這行當不是賤籍了,那也就不必改行了!不過也不是全都不愿意,還是有近三成,進了廠子的?!?/br> 胤祚撐著頭嘆氣:“果然做什么事兒,都不能太想當然?!?/br> 又道:“如今人手不足,倒也不是壞事。先前咱們不敢將紡織廠在大清普及,是因為紡織廠需要的人手少,產量又大,若是豁然普及,會使原本以紡織為生的百姓沒了生計。但明明有更快更省力的法子而不用,委實是一種浪費。如今既然人手不足,不如緩緩用紡織機取代舊的紡車織機,多出來的人,如果他們愿意,可以安置到別的地方去?!?/br> 康熙點頭,對胤禛道:“你派人跟老七說一聲,讓他們先定下章程來,寫出折子遞上來,等下次早朝上商討?!?/br> 吃穿住行,這事兒,涉及到“穿”這一行業的整個改革,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