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紈绔_分節閱讀_114
康熙點頭:“你決定就是了?!?/br> 胤祚怏怏的應了一聲,他向來不喜歡決定什么事兒。 又閑聊了幾句起身,道:“兒子去見額娘了,好些天沒見了,怪想的?!?/br> 先前有人去德妃宮里取了胤祚的衣服,德妃哪還不知道胤祚來了?早在宮里備好了胤祚喜歡的吃食。 她消息靈通,前朝的事兒,她不說全知道,但也能知道個七八分。小六身體不好,小十四還小,她本來指望都在胤禛身上,冷不防忽然換了小六,高興是高興,但也有些擔心。 擔心胤祚的身體經不經得住cao勞,擔心胤禛會不會失落,擔心小六肯不肯娶福晉…… 胤祚一面聽著德妃的嘮叨,一面吃東西,他性子好,又坐得住,所以德妃有什么話,對他說的最多。正聊著,梁九功來了,帶的卻是天大的喜訊——德妃要封后了! 德妃喜極而泣,磕頭謝恩,送走梁九功,笑道:“額娘最擔心萬歲爺只是拿你做個擋箭牌,如今萬歲爺肯在你封太子前,先給你一個嫡子的身份,額娘就放心了?!?/br> 德妃的封后大典就設在半個月之后,時間緊的很,胤祚幫不上什么忙,也就不添亂了,恭喜德妃之后,就出宮回府。 胤祚一回到郡王府,就聽門房說起,胤禛正在里面等著他。 胤祚差點扭頭走人,又一想,自己又沒做對不起胤禛的事兒,要躲也是胤禛躲著自個兒才對! 于是掀了簾子進門。 “這個給你?!币娝M門,胤禛直接推了一本賬簿過來。 “什么?” “是那七十二家超市的賬本,還有細賬回頭再給你送來?!必范G道:“我要那么多錢也是無用,這七十二家超市,你是要留著自己花,還是并入國營部,都隨你?!?/br> 胤祚皺眉:“為什么要并入國營部?” 這天底下哪有嫌錢多的?好端端的拿自己的錢去充公——吃飽了撐著??? 胤禛干咳一聲,遞了個折子過來。 胤祚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才接過細看,完了都不知道該用什么表情面對胤禛了,好半晌才道:“四哥,你說史書上會怎么寫我?歷史上唯一一個靠賄賂全體官員當上太子的皇子?” 這是要持續丟人一千年的節奏嗎? 難怪那些家伙一個個表情那么古怪! 胤禛繼續干咳:“只是順便罷了……” “所以我的國營部還沒開張呢,四哥就給我攬了這么大一個生意?” 胤禛道:“其實官員俸祿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只有上了品級的官,俸祿才歸朝廷出,那些小吏、捕快之類的,俸祿都是地方上出的——這七十二家超市,再加上你折騰的水泥、布匹什么的,也將將夠了?!?/br> 將將夠…… 胤祚提了外衣就走。 胤禛忙追上來:“胤祚!你這是去哪兒?” 胤祚一邊穿衣服,一邊向外走,道:“還能干什么?掙錢!你那幾個超市,就留著你自己零花吧!” mama的,真是火大! 水泥現在民間還沒有會用的,不能大肆販賣,靠國營部那點人手給人裝修房子,來錢太慢,布倒是多,但并不太精細,只適合平民百姓用,這么多一下子放出去,市場立刻就要混亂了,還有超市——那是爺的零花錢! 和這種只懂政治不懂經濟的人沒話說! 胤禛道:“那也不必急于一時。國庫現在還充盈,怎么都能先頂個一年半載?!?/br> 這不剛剛才清理了欠款嗎? 胤祚冷哼道:“謝謝了!不用!只要四哥你以后別再坑我,弟弟就感激不盡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卡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寫了,腦子打結了……今天就這么一丟丟,明天有沒有還真不敢說…… 關于胤禛執著小六當太子的事兒,看見很多議論,可能是文中表達的不清楚——胤禛聽了劉氏的話,現在反什么貪、訂什么策,都可能被后人推翻,但是工業的大肆發展,科技和生產力的進步,是不會倒退回去的,所以寄希望與小六,但是小六的脾氣,自由散漫慣了,想干嘛干嘛,所以想將他用責任綁住——小六的性格,不愛攬事,但歸到自己頭上的事兒,還是很負責的。 當然,這些都只是俺個人的想法,不對也是多多自個兒見識淺薄,不要怪罪在四爺頭上,他是個抓了小六當救命稻草的可憐人……其實正如一些讀者所言,四爺的形象,其實一直都是黑的…… 第七十四章 康熙正準備用午膳,便聽到底下人通報,說剛出宮的胤祚又回來了,后面還跟了個胤禛,想著他們八成還沒用飯,索性叫過來一塊兒吃。 胤祚一看見滿桌子的牛羊rou就皺眉:“怎么今兒的菜又這么油?” 梁九功在一旁解釋道:“萬歲爺口味重,有油膩的總忍不住多吃幾口……漸漸的,就成這樣了?!边@事兒他也不是沒管過,可沒奈何康熙愛吃??? 御膳房的御廚不止一個,康熙每頓的飯菜都不是一個人準備的,誰做的菜康熙用的多,能得賞賜不說,地位也會有所提升,那些御廚自然都緊著康熙愛吃的做。 胤祚也是無奈,他管內務府的時候,給那些人定了規矩,如一頓飯葷素比例該如何,魚rou果蔬各多少等等,而且時不時還會去御膳房看一眼,所以他們上的東西還過得去,如今沒人管了,又恢復到原來。 雖然他定的規矩還在執行,但里面名堂多了,他總不能連什么菜放多少油多少鹽都規定吧?再說了,他就算能管得住御廚,也管不住康熙的嘴??! 只得道:“旁的也就算了,山藥、玉米、冬瓜、銀耳,讓他們每頓必要上一兩道?!?/br> 梁九功應了,胤祚又對康熙道:“皇阿瑪別管喜歡不喜歡,每頓都用些,這些東西最去油膩?!?/br> 油膩的吃多了,心臟病、高血壓各種病就來了,嚴重的還可能引起心臟病、腦中風等等,大約是傳自草原的習性,整個愛新覺羅家的人口味都偏重,年輕的時候還顯不出危害,等以后老了,不是這兒就是那兒的毛病。 又看看胤禛,歷史上的雍正死的早,但他現在這位四哥,飲食還是蠻健康的,身體也沒什么毛病,應該不會和原主一樣吧? 胤祚的事兒也不怎么急,兩人陪康熙吃完了飯,才去書房說話。 “四哥說,要讓國營部給官員們發俸祿,”胤祚道:“但這會兒,國營部暫時還沒這個能力,是以只能先另想別的辦法?!?/br> 康熙看了胤禛一眼,敢情還沒影的事兒,就敢在朝臣面前說大話,原來這個兒子也不像他想的那么沉穩嘛! 轉向胤祚,道:“那你現在過來,是有法子了?” 胤祚點頭,道:“兒子先前建的紡織廠,如今已經積累的大量的布匹,兒子想著,將它賣出去?!?/br> 他在“出去”二字上加了重音,兩人一聽便知其意,康熙道:“你準備賣哪兒?” “東瀛?!必缝竦溃骸皟鹤釉胫眠@些東西去換糧食,但現在急著掙銀子,所以運去東瀛最好?!?/br> “東瀛糧食產量不高,但是金礦銀礦卻極為豐富,素有黃金國之稱,”胤祚道:“別看東瀛彈丸之地,但其金銀產量,卻還在我大清之上。東瀛離我們近,金銀又多又廉價,要銀子,從他們那里弄自然是最快的?!?/br> 他記得從江戶時期到二十世紀,東瀛黃金的產量,足足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那么點兒人口,拿那些黃金有啥用?還不如捐給大清呢! 康熙沉吟道:“話雖如此,就憑著那點布,也換不了多少銀子吧?”東瀛的金銀再廉價,也廉價不到這份上。 胤祚點頭:“所以這些布,只是敲門磚?!?/br> 如果就只那么幾臺機器的產量就夠發所有官員的俸祿的話,那就不叫紡織機了,該叫印鈔機了。 又繼續道:“東瀛對外貿易極少,咱們大清算是頭一份兒,只要開了這個頭,以后絲綢、瓷器、茶葉,都可以大量運過去,還可以在沿海附近,多開幾家紡織廠,專供海外銷售。就算他們不喜歡咱們的東西也沒關系,東瀛的金、銀、銅比例與大清差距甚大,便是只倒賣這個,也有掙不完的銀子?!?/br> 康熙手指輕輕敲打扶手,道:“朕記得,東瀛國王向來不許金銀任意對外輸出,而且也不許他國商船隨意登岸,售賣商品?!?/br> “所以才叫敲門磚??!”若不是因為這個,胤祚自個兒就做主了,哪用來找康熙?胤祚笑道:“皇阿瑪,兒子想請您派個使者隨船過去,除了賣東西,也見見他們國王,簽訂全面通商協議,最好能在他們的土地上,劃塊地方出來,作為通商口岸?!?/br> 康熙看了胤祚一眼,這種協議,只怕稍有作為的君主就不會答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