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紈绔_分節閱讀_106
他還真不知道,有什么重要理由非要老六做太子呢! 胤禛一字一句道:“諸位兄弟中,只有六弟做太子,兒子才會全力輔佐?!?/br> 康熙神色驟冷,居然敢在他面前說這種話!這種大實話,他不愛聽。 胤禛對他的神色恍如未見,繼續道:“唯有六弟做太子,兒子才會全力以赴,皇阿瑪,會這么想的,不止兒子一個?!?/br> 康熙臉色凝重起來,盯著胤禛,道:“你舉薦老六,可你知道有多少人舉薦你,難道,你就不想做太子?” 胤禛全然不受影響,道:“皇阿瑪,說句大不敬的話?;拾敋w去之后,若六弟登基,兒子想做的事,一樣可以做,還可以全心全意的做。但是,若是登基的是兒子,兒子只怕只能將大半的精力,用于內耗?!?/br> “皇阿瑪,咱們雖然兄弟眾多,但皇阿瑪對我們弟兄,每個人都費盡了心血……康熙十四年,正是三藩之亂最為困難的時候,大哥出痘,皇阿瑪輟朝九日專門護理;二十二年六月,圍獵途中,大哥不慎從馬上掉下,肩膀受傷,皇阿瑪令隨行六萬人原地駐留,直到十日后大哥臂傷基本痊愈,才繼續前進;二十四年六月,皇阿瑪出巡塞外的,兒子染上痢疾,皇阿瑪聞訊后立即趕回京師……這么多年來,皇阿瑪只要在京,不管多忙,無論寒暑,每日都要去南書房檢查兒子們的課業,皇阿瑪對兒子們的好,兒子們都謹記于心……” 胤禛磕了一個響頭,聲音有些哽咽,道:“皇阿瑪,兒子們不負皇阿瑪教誨,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且自認并非庸才??墒腔拾?,您真的愿意看著您精心養育的兒子們,因為內斗,一輩子碌碌無為,甚至拖這個大清朝的后腿,甚至自相殘殺?” 康熙眼圈也有些泛紅,但神色依舊冷肅,道:“胤禛,你不覺得自己說的太過了嗎?” 胤禛道:“皇阿瑪英明神武,這種事會不會發生,皇阿瑪應該心中有數才對?!?/br> 康熙默然許久,道:“為什么老六就不會?” 胤禛道:“因為在六弟心里,兄弟就是兄弟,不管他做了太子,還是做了皇帝,兄弟還是兄弟,不是……奴才?!?/br> 所以只有他,才能整合所有兄弟的力量,將這大清,變得更好。 康熙以手扶額,許久之后才嘆道:“你先回去吧,讓朕好好想想,讓朕好好想想?!?/br> 胤禛應了一聲,起身退下。 康熙忽又開口道:“你今兒過來的事,老六只怕還不知道吧?” 胤禛神色一僵。 康熙道:“你覺得,這事兒就算朕答應了,老六會答應?” 胤禛道:“六弟的脾氣,雖然不肯管事,但是只要是歸在他身上的事兒,他硬不起心腸不管?!?/br> 這倒也是。 康熙揮揮手,令胤禛退下,忽而又想,于成龍他們之所以會舉薦老六,真的是因為“交情”二字?還是覺得…… 第六十九章 “皇阿瑪這是怎么了?怎么氣色這么差?”胤祚一進門就嚇了一跳,這是上火了還是怎么了?道:“晚上讓他們把溫度燒低一點,被子蓋厚實些,反而睡得香?!?/br> 梁九功恭敬應了。 胤祚還是有點不放心,怎么才幾天沒見,康熙的氣色就差成這個樣子,眼圈發青,臉色蠟黃,眼睛里還帶著血絲,說話聲音也不對……問道:“找太醫看過沒?” 梁九功偷偷看了眼康熙,悄悄搖頭。 康熙道:“朕身體好著呢,沒事。你忘了朕也懂醫了?” 胤祚顯然不信,道:“醫者難自醫,皇阿瑪您還是看看好?!?/br> 又道:“冬天氣候干燥,容易上火……兒子回頭給御膳房說一聲,讓他們少上些燥熱的東西,皇阿瑪您也克制著些,別吃的太油膩了?!?/br> 一面吩咐宮女多端幾盆水進來,放在不打眼的地方,又讓她們換了決明子茶上來,道:“皇阿瑪別嫌它廉價,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您平日里吃的油膩,喝這個最好不過?!?/br> “行了,別折騰了,”康熙招手道:“朕就是心里有事兒,睡不著,吃什么都沒用……來,過來坐?!?/br> 胤祚這才坐下,道:“皇阿瑪還在為立太子的事兒犯愁呢?” 康熙嗯了一聲。 是,又不是。 這些日子,胤禛的話一直在他腦海里轉悠,若說這些兒子之間,會有些勾心斗角,他信,可是扯大清的后腿,甚至自相殘殺,他是不想信的…… 可有個小小的聲音,在他心里說著:自相殘殺的事情,不是已經發生了嗎? 連他都兩度遇險,若不是有老六,他早就死了……他可以跟自己說,這些都是索額圖所為,與胤礽無關,可是皇子的母族或親信為了扶他上位,去謀害其他皇子甚至弒君,難道就不叫自相殘殺了? 現在他正值盛年,這些兒子們都還羽翼未豐,先前又有地位穩固的太子,他們之間的爭斗還一時不太明顯,可等到他年紀大了,壓制不住了,而他們卻實力膨脹的時候——以那些個兒子的個性,誰是甘心屈居人下的? 胤祚詫異的看了眉頭深鎖的康熙一眼,竟真的是為了太子的事兒!可立太子的事都這么久了,前兒都還好好的,怎么這兩天就忽然發起愁來了呢? “愁什么??!有什么好愁的?”胤祚安慰道:“實在不行,就隨便立一個唄!等覺得不合適就換,反正皇阿瑪您還年輕,慢慢瞅就成?!?/br> 隨便立一個……康熙無語,這不著調的小子,一國儲君,那是多大的事啊,居然讓他隨便立一個!真隨便立一個,萬一又立個心思不純的,一門心思想著早些即位,那就不叫立太子,那叫給自己立仇人! 又想到,若論心思純粹,再沒誰比得上這小子了……難道真要立他不成? 真是被胤禛帶歪了!康熙忙將這想法從腦海里驅逐出去:若是真要立老六也就罷了,若只是找個擋箭牌,卻萬萬不能找他的……廢太子的日子,豈是好過的? “胤祚啊,朕準備下旨,讓皇子和宗室也上折子舉薦太子?!笨滴醯溃骸澳銣蕚渑e薦誰?” “四哥啊,”胤祚理所當然道:“咱們是一個……” “知道了!知道了!”一個娘生的嘛,朕的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你們還是一個爹生的呢!康熙道:“那你說,老四會舉薦誰?” 胤祚毫不猶豫道:“當然是兒子了,咱們是……” “知道你們是一個娘生的!”還有點正經理由沒有了! 胤祚翻了一個白眼:知道還問。 康熙又問:“你不是在辦籌備國營部的事兒嗎?現在弄的怎么樣了?朕可聽說你這段日子天天窩在家里吃喝玩樂,寫寫畫畫,連門都沒出——你半點兒不cao心,這是等著朕給你辦呢?” “不是有科岱嗎?要兒子cao什么心?”胤祚道:“聽他說,現在已經將鐵器工坊、紡織工廠、水泥廠那一塊的資源和廠房分割出來了,還有內務府的瓷窯也分了一大部分過來,連人手也都圈好了,就等著皇阿瑪您劃塊地方出來建總部,不對,是建衙門……科岱把磚瓦石料什么都備好了呢,隨時可以動工。不過我讓他不急,咱們的國營部,可是替大清掙錢的衙門,一定要體體面面的才好。等開了年,天氣暖和了,到時候水泥就可以用了,玻璃也燒制好了,咱們把房子修的寬敞明亮,一看就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那種,讓但凡是去過的人,都忍不住買咱們的東西?!?/br> 康熙無語,要是把最后一句話去掉,還像那么回事兒……點點他的額頭:“盡會躲懶!” “怎么叫躲懶呢?”胤祚不滿道:“那科岱不就是兒子找的嗎?既然能找到人把事兒辦好,人家還辦的高高興興的,兒子為什么要自個兒做?有那功夫,兒子還不如在家陪洪福呢!” 就這還不承認是躲懶呢! 康熙搖頭失笑。 只聽胤祚忽然換了話題,有些發愁道:“皇阿瑪,兒子準備帶幾個徒弟出來,有機會再修個學堂……皇阿瑪,您說兒子從哪兒找人比較好?” “怎么突然想收徒弟起來?” “現在跟著兒子的那些人,一個個手藝是不錯,可是學問不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兒子建的那些東西,在他們眼睛里,跟天書似得,壞了也不敢修,連根管子堵住了都要找兒子。但凡遇上兒子沒事先預料到的情況,連一根手指頭都不敢動……”胤祚嘆道:“若是不教幾個懂得、會的、比兒子強的出來,這會兒兒子自己受累不說,若萬一哪一天兒子不在了,那這些東西不都成廢品了嗎?” 總不能讓他辛苦建出來的東西,成了曇花一現吧? 胤祚又嘆一聲,道:“不讀書識字的,兒子不耐煩教,讀書識字的吧,都一門心思讀四書五經考科舉呢,誰會愿意跟著兒子學格物???兒子想著回頭在流民里找找,看有沒有讀過書又有些天分的小孩子?!?/br> 哪怕能教會一個人也好啊。 同胤祚說說閑話,康熙的心情也漸漸好轉,打起精神來看折子。 胤祚找了一大疊紙來寫寫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