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紈绔_分節閱讀_100
這邊說幾句話的功夫,梁九功已經將胤祚攔了下來,道:“和郡王,萬歲爺說,今兒的事兒,您別摻和,讓您先回去呢!” 胤祚道:“我不參合,我就一邊看著不吭氣不成嗎?” 梁九功頭大,就知道這位爺沒這么好說話,央求道:“和郡王,萬歲爺都是為您好,您還是回去吧,沒什么好看的!” “好不好看我看了才知道……” “前兒訓十四還訓的理直氣壯,這會兒自己跑來看熱鬧,我看你以后還有什么臉面去管那幾個小的!”胤禛冷著臉過來,轉向梁九功道:“梁公公請回吧,我一會派人送老六回家?!?/br> 梁九功送了口氣,道了謝小跑著離開。 胤祚抱怨道:“四哥您別提那事兒行不?就因為皇阿瑪那盤橙子,我眼看著都管不住小十四了!” “誰讓你成天胡鬧?小時候看著還沉穩,如今是越活越回去了!” 閑話著到了無人偏殿坐下,胤禛聲音放輕——宮里這地方,說不準哪里就有雙耳朵,道:“皇阿瑪讓你回避是為了你好,你只管隨心所欲過你的日子就好,這些烏七八糟的事兒,你不要沾手?!?/br> 坦坦蕩蕩,干干凈凈,這才是小六該過得日子。 胤祚皺眉:“我沾手的還少嗎?” 胤禛反問道:“你做了什么?” 胤祚一楞,他還真有點答不上來——他連發生了什么事兒都還不知道呢,買狗、買鳥、買園子算不算? 胤祚懂胤禛的意思,可他是宮里長大的,該算計的半點沒少算計,能干凈到哪兒去?他若真是一清如水,也不會有今天的快活日子。 皺眉道:“你先告訴我,太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兒?” 胤禛沉吟片刻,最后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太子賣官?!?/br> 胤祚失聲道:“什么?” 注意到自己聲音略高了些,忙又低了回去,道:“太子怎會如此糊涂?” 胤禛淡淡道:“其實,這不算什么?!?/br> “不算什么?” 胤禛道:“你雖不理朝政,但也應該知道謀缺之說?!?/br> 胤祚點頭。 胤禛道:“為官一任期滿,便要進京候缺。順利的話,三五個月便可上任,不順的,一等就是三年五載。而且便是有缺,同是知縣,窮鄉僻壤和江南繁華之地,便是天壤之別,所以才有謀缺之說。四處求人托人,大把的銀子灑出去……我便知道有個縣官兒,因為不懂規矩得罪了一個吏部的小吏,履歷被塞進箱底,在京城候缺一候就是七年,只能靠典當度日——可那又如何,最后事發,不過訓斥那小吏幾句辦事不利,隨便扔給他一個缺,便算了事?!?/br> 見胤祚神情不虞,胤禛嘆道:“叫你不管吧,又非要問,聽了又不舒服?!?/br> “就算不聽不看,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逼鋵嵞膫€時代沒這種事兒呢?胤祚還不至于接受不了,道:“四哥你繼續?!?/br> 胤禛道:“為何說六部中吏部最肥?還不就是在這謀缺上?一個好位置空出來,盯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誰搶到是誰的。你道為何大哥、三哥還有我手底下,能有那么多門人?朝上有人好做官,他們卯足了勁兒搶不到的差事,我們去吏部說句話,就有了。不給自己找個主子,怎么升官?你是懶得管事兒,否則你底下的門人,比我們還要多?!?/br> “若是未曾巴結上主子,也無上官賞識,若考評又不佳,要想升官,便只能靠錢,有些不重要的缺甚至明碼標價?!?/br> 胤祚駭然:“明碼標價?” 這個也太夸張了吧? “你也喜歡逛琉璃廠,是不是時??匆?,明明一文不值的東西,卻標價數百上千兩銀子?” 胤祚點頭,道:“古董鋪子不都這樣嗎,真的假的混著賣,??硬欢械摹y道這里面另有名堂?” 胤禛道:“確有這樣的事兒,可是古董鋪子的水,比你想的要深的多。有的鋪子,是那些有手段的人直接占著份子,而有的古董鋪子,做的是中間人的勾當。一文不值的東西拿去寄賣千兩,轉眼就能被人買了去,你道為何?也有價值千兩的古玩,被人用十兩二十兩買回去的……這種事,便是皇阿瑪派人去查都沒用,古董的價,原就沒個定數,只說自個兒運氣好,識貨,撿漏兒了,你能拿他怎么著?” 胤祚聽得腦袋疼,苦笑道:“四哥,你還是說太子爺的事吧!” 胤禛看了他一眼,道:“怎么,這就覺得臟了耳朵了?我這還是撿干凈的說呢!” “四哥!” 胤禛這才放過他,道:“太子的事兒和這個差不多,不過他們謀得官位不低,又有別人盯著,那些人能力不及,加上太子爺缺錢缺的厲害……” 胤祚懂了,道:“四哥,這里面,你……” 胤禛毫不瞞他,道:“當然里面有我的緣故——但凡是謀缺的,自然出身、資歷、考評等都是合格的,甭管選了誰,都是合規矩的,半點兒風險也不擔。若不是我在其中動了手腳,太子又怎會陷進去?” 胤祚恍然:“原來四哥你從沒想過用借用庫銀的事兒打擊太子?!?/br> 胤禛淡淡道:“咱們兄弟幾個,誰沒有借用庫銀?大不了皇阿瑪一頓訓斥罷了,難道能用這個理由廢了他,再立一個同樣借了庫銀的太子不成?行了,想知道的已經告訴你了,回家早點兒睡覺,以后……” 見胤禛話說了一半就閉了嘴,胤祚好奇道:“以后怎么?” 胤禛拍拍他的肩膀站起來,笑道:“沒什么,你回去吧,這會兒我也該進去了?!?/br> 胤祚跟著起身出門,目送胤禛進了勤政殿,陽光照射在勤政殿的琉璃瓦上,反射著耀目的光芒,好一番光明氣象。 胤祚輕輕嘆了口氣:吏部如此,其他地方又能干凈到哪兒去? 清平盛世,尚且如此。 ****** 勤政殿,康熙坐在龍椅上,底下所有人都跪伏在地。 包括胤褆、胤禛等人在內,無一人開口應和此事,說的都是為太子求情的話——誰都知道萬歲爺和太子爺父子情深,太子的壞話,萬歲爺自己說說就算了,別人還是悠著點吧! 而且,大清的這位太子,除了去年和六阿哥有過一次沖突之外,也沒什么值得詬病的,尤其最近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而且對朝臣也寬和大度,若換了其他,未必比的上這一位呢! 所以眾人的勸慰,便是非□□,也帶了幾分真心:“太子廢立,非同小可,關乎一國興替……萬歲爺千萬三思??!” “太子寬厚仁慈,天資過人,文武兼備,孝義兩全,處理朝政也有條不紊,便是有過,也可以徐徐改之,何至于就輕言廢棄……” “……” “眾位愛卿不必多言!”等朝中半數大臣都說過話,康熙終于開口,神色冷肅:“若是別的錯,朕可以恕,可以等!但是,堂堂一國太子,居然向官員索賄,一省巡撫,何等要職?居然誰掏的錢多誰就可以出任!何其荒謬!” 猛地一拍龍案,怒道:“官員升遷,比的不是愛國忠君,竟是誰更懂得貪污斂財、盤剝百姓!長此以往,上行下效,我大清朝廷,會成何等模樣?這朝野上下,可還容得下一個清官?我大清江山,談何千秋永固?” 長嘆一聲,語氣變得柔和許多,傷感道:“太子純孝,廢了他朕也心存不忍,但是……朕更不敢將這江山交到他的手里!朕寵愛太子,可是朕,更要對江山百姓負責!” “諸位愛卿都不必再勸了,朕意已決。來啊,宣讀詔書,明日昭告太廟?!?/br> 居然連詔書都已經些好了,眾臣面面相覷,末了輕嘆一聲,萬歲爺這是早就拿定了主意,再說什么也是無用了??! 詔書宣讀完,康熙并未多做停留,直接離開勤政殿,梁九功快步跟在身后,康熙問道:“胤礽什么反應?” “太……”梁九功拍了下自己的臉頰,改口道:“瑜親王看起來很平靜,只是說,想見見萬歲爺您?!?/br> 康熙淡淡道:“帶他到南書房?!?/br> “嗻?!?/br> 又道:“老大他們幾個的爵位也該升一升了,幾個小的……先封貝子吧!就過年的時候,吩咐禮部去做準備?!?/br> “嗻?!?/br> 梁九功偷偷抬眼看了眼康熙:太子雖然被廢,但卻封了親王,萬歲爺這是不想讓和郡王的爵位比太子低?其實萬歲爺可真是多慮了,太子還是太子的時候,也沒能欺負到和郡王,何況現在? ****** 兩刻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