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聊齋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總裁大叔,咸魚少女要翻身、新婚第1天,總裁先生難招架、妖君在上:小仙哪里跑
何炎瞇著眼睛聽葉杏嬌說完,自有一番思量,只說他昨日也吃了那‘麻辣小龍蝦’,雖未多說只那食物的香味卻一直在齒間環繞。 不得不承認葉杏嬌的小龍蝦做的是極成功的,他篤定這樣的吃食自是能在縣上闖出一番名堂。 如此一想,倒也能明白的她的顧慮,畢竟這樣爽口的吃食,大家更注重的肯定是吃,哪里會和去茶館一般只為了故事,怕是沒幾個人有心思聽得進幾句。 可葉杏嬌的想法雖好,卻也不是無可挑剔,何炎只說了自己的顧慮:“你這想法到是好,只這說書先生自有師承,肚子里的故事也都有限,哪里做得到日日講上一個故事,如此只怕江郎也才盡?!?/br> “這便是我今日為什么找你來?!比~杏嬌說道,只說這話時臉上忽然有些多了一抹羞色。 說來她哪里不曉得,如今的說書先生能講的故事無非翻來覆去那幾個,沒甚新意。 只她卻不同,她活了兩世,看得書那就不消說了,自有幾大籮筐。 有趣味又適合古代說書的,首選莫過《聊齋》、《三言兩拍》;這《聊齋》全篇共有四百九十一個故事,《三言兩拍》又有七十余個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短小精悍膾炙人口。 尤其是聊齋中那些書生小姐狐妖們的愛情故事,最符合當下這些人的胃口。 她雖說記不得全部,可自小喜歡看這類書半數卻是記得,只得這一半的故事便能把鋪子撐下去,況且也不只這兩部書,能講的故事那便更多了。 只如此卻是要盜用幾位老先生的傳世經典,這怎地能不讓她臉紅。 可說來天下文章一大抄,如今為了鋪子只得豁出去了。 “說來,我這里倒是有些故事,今日勞動你幫我記錄謄抄下來,往后交給說書先生收著?!比~杏嬌說這話時,更加覺得心虛。畢竟不說自己的故事,便更不好解釋這些故事是如何來的。 “哦?”何炎到底是讀書人,這話倒是引起他的興致,他倒是好奇一個閨閣中的女子能藏了什么樣的故事。 “唔,我的字不太好……”葉杏嬌說道,她其實也不想麻煩何炎,可她雖然活了兩世,又是在大戶人家伺候的,這識字上倒是沒有問題,可這寫毛筆字問題就大大的了,她說字不太好委實是說的含蓄了,那簡直是不能看。 “研磨?!焙窝最┝怂谎壅f道,他自是知道葉杏嬌想自己口述,讓他做記錄,可這忽如起來的紅袖添香哪有不享受的道理。 這葉杏嬌在大戶人家伺候,研磨的事做得自是手到擒來,何炎不喜奢侈他讀書用的筆墨都是世面上常見的并不貴重。 饒是這樣,葉杏嬌仍是低著頭一點一點將墨汁劃開,細細的研磨,直到墨汁濃稠流暢。 何炎偷偷看了她一眼,忽就覺得歲月靜好大抵如此…… 只說這何炎的字寫得又快又整齊,這臨到晌午飯的時候,二人便記下了三個故事:《聶小倩》、《畫皮》、《陸判》。 這何炎原在記錄這些故事時并不大上心,可隨著葉杏嬌講的越來越深入,他竟然也沉迷起來,尤其是蘭若寺旁聶小倩和寧采臣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無一不催人熱淚。 而且雖是口述,大部分用詞都比較白話,可起承轉合之處都是嚴絲合縫,讓人無法不聽下去。 “這些故事都是你想的?”何炎驚訝的問道。 “也有些是從旁人那聽來的?!比~杏嬌含糊說了一句,她總不好說,這些故事都來自《聊齋》。 “這些故事若是整理成話本子,必然都能大賣,這樣的故事只怕如今沒幾個人寫的出來?!焙窝自桨l驚嘆的說道,如果說葉杏嬌自有一番生意經,他到不覺得有什么??扇缃襁@故事擺在面前,這些怕是熟讀十年圣賢書都學不來的,自是得有不同于常人的天賦。 恍惚間,何炎覺得如果葉杏嬌是個男子,只怕會是他在讀書之路上的一個勁敵,幸虧她是女子,幸虧她是他的…… 葉杏嬌聽得他這樣說,卻是搖搖頭:“這些故事,留在鋪子里講給大伙聽聽便罷了,倒不必整理成冊放在市面上?!?/br> “你可是想清楚了,憑這些故事,你大可走出另一條路?!焙窝捉又鴦竦?,雖說如今這個時代只重科舉,這話本子不入流。 可平時借著這些打發閑趣的讀書人倒也不少,這寫話本子的才子們,雖都不算名流大家,可也各自有各自的影響力。 尤其是葉杏嬌這故事大都是才子佳人,最最討讀書人的喜。必能惹來一番追捧。 “還是不了,我也不想讓人知道這故事出自我這?!比~杏嬌依舊搖頭,再她看來既偷了蒲松齡老先生的故事,來給自己掙銀子。哪里還有將人家故事變成自己的道理。 說來她只想安安靜靜的做生意,做美食。這成為個寫話本子的才子,她到是沒想過。 見她這樣堅持,何炎也不好再勸,只說:“原就你自己的故事,端看你自己吧。只一樣,這說書先生簽的都是活契,若回頭有人重金挖腳,你這故事怕是保不住了?!?/br> 葉杏嬌聽的這些只一笑,這她是不怕的。只與何炎說道:“我鋪子的說書先生,自是要立契的,他從我這拿的故事,哪怕是日后離開我鋪子,五年內都不許在其他地方說書,否則賠百金。另有我的說書先生,自是要發了原始股的,年年都能分到鋪子里的紅利,我的人哪里就那么好挖?!?/br> 這一切,她早就想到了,所有人都是得立契的,哪有用了她的東西,回頭再去別處發財的道理。只說若是踏實肯定的人,也定少不了他的好處,這便是先小人,后君子了。 如此一來,這事便是說定了。 這會子也恰巧錢氏在外頭喊了兩個人吃飯,忙碌了一小天,這兩人的肚子也是咕咕直叫,飯菜的香味只繞在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