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一天一天過去,小嬰兒長成了大嬰兒,鄰居們知道這事兒,家里正好也有小孫子的就偶爾送點兒奶粉過來,這一片是老城區,都住著老人,不怎么富裕,老爺子感激不盡,撿破爛賣了錢就還回去。 沒錯,老爺子還在撿破爛,背著小孫子撿,不撿不行啊,一份低保養不活兩口人。 除了喂養,還得上戶 “貓崽快快長大,爺爺的老腰快不行啦?!?/br> 貓崽是男孩兒的小名,大名叫尤簾,跟他老伴兒的姓氏。 冬末春初,夏秋交替,日子過得很快,就在老爺子勞心勞力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中,尤簾學會了走路,還會說話了。 “爺爺,飯?!?/br> 幾歲的小孩兒還說不好太長的句子,大多時候是一個詞兒一個詞兒往外蹦。 但是很會抓關鍵詞。 正望著空面袋發愁的老爺子,“……” 這哪是貓崽,這是撿了個豬崽。 說尤簾是豬崽,是因為他能吃,可要是看相貌,這孩子一點兒不胖,又瘦又小,袖子下露出的小胳膊細的沒一點兒rou。 “爺爺……” “哦哦哦有飯有飯,爺爺想想辦法……有了!貓崽,你想不想吃魚?” “驢?” “魚!” “驢!” “……”教小孩兒說話是個力氣活,老爺子不急,當務之急是去后山的小河里抓幾條魚回來。 現在正是下午,時間足夠,尤簾乖乖坐在凳子上,大貍乖乖趴在桌子上,兩貓一同望著爺爺從家里的“雜貨攤兒”里翻東西。 翻啊翻,翻出一個網兜子,又翻,翻出水桶,還有木棍兒。 “齊活兒啦,貓崽、大貍,出發抓魚!” 尤簾蹭一下跳下地,雖然不太懂但是很高興,“驢!” 大貍蹭一下也跳下地,它也不太懂但是更高興,“喵!” 初夏時節,晴空萬里無云,氣溫暖烘烘的,一老一小一貓,在后山的山野間腳步輕快地走著。 尤簾穿著又肥又大的灰色布衣服,短袖下擺遮到腿上,短褲直接成了長褲,這是別人扔了的舊衣服,爺爺撿回去洗干凈,成了尤簾的新衣服。 三口人一路到了小河邊,河水潺潺,有深有淺,時不常有大魚和小魚從上游游下來,嘩啦啦的,吸引著某兩貓的視線。 爺爺往水桶里接了小半桶水,看一眼身旁目不轉睛杵河邊兒往里看的小孩兒,叮囑道:“貓崽啊,不要靠太近,小心跌進河里,可危險了?!?/br> “……” “聽見沒?!” “爺爺,驢!”尤簾突然興沖沖喊了一聲,蔥 還是第一次見貓崽這么快樂呢,爺爺也笑了,“……嗯,驢!” 那一天,一家三口玩兒了個痛快,爺爺用網兜子網了三條大魚,小的網了更多不過都放生了,大貍居然也用爪子拍出來一條,看得那爺倆目瞪口呆。 小尤簾木有捉到魚,但是吃到了魚,生平頭一次的美味體驗讓小孩兒快樂無比、狼吞虎咽,于是,生平頭一次被魚刺卡了嗓子。 雖說很快就咽下去了,還是被扎出兩泡眼淚,委屈地看著碗里的魚,決定再也不…… 還想再吃點兒~ 捉魚不是這個家的主業,爺爺還得靠撿破爛買糧買油,好在不用像前幾年那樣背著貓崽干活了,現在這個小崽子不僅不用他背,還能幫他撿破爛。 尤簾是個眼靈手快的孩子,又聰明又懂事兒,不怕臟不怕累,總能在一堆垃圾里一眼找見塑料瓶,小小年紀還能扛動裝得滿滿當當的大|麻袋。 每當鄰居夸獎貓崽子又機靈又孝順的時候,爺爺時常是喜憂參半,喜的原因當然是孩子這么好,憂的原因……也是孩子太好了,他一個撿破爛的,怕把這么好的孩子耽誤了。 這種心情持續到尤簾從垃圾桶撿到一本書后。 那是尤簾第一次知道書。 書還很新,紙張厚厚的,上面有漂亮的圖畫,圖畫旁邊是文字,尤簾不認識字,可他能從一頁一頁不同的圖畫里看懂有趣的故事。 好像鄰居家的小孩兒看的就是這樣的書,尤簾聽到過鄰居阿姨講故事的聲音。 尤簾跑去找爺爺了,翻開第一頁,手指指著上面的字,“爺爺,念故事?!?/br> 爺爺呆了呆,看著小孩兒充滿渴望的眼神,心情復雜得要命,半晌,忍住眼里的淚花,使勁兒擠出笑容道,“貓崽愛看書?好孩子,爺爺給你買……咳,給你撿!” 從此以后,凡是書和紙,爺爺都不往回收站送,全部拾掇干凈給尤簾留著。 好在老爺子是認得字的,雖說到不了教尤簾識字的程度,但是讀故事還是可以的。 這一開始讀,就成了每天的任務,不讀的話貓崽不睡覺,讀的話就得挺長時間,硬是讓爺爺被迫改了這么多年早睡的生物鐘 而當某一天,爺爺突然發現尤簾不用他讀書了,奇怪之下才知道,這聰明崽子居然把那些故事全背會了! 爺爺再不猶豫,當即決定,送尤簾上學! ~ 九月一日,開學日。 小學校門口熙熙攘攘全是人,大多都是父母送孩子來上學,少數是其他親人護送,更少數,比如尤簾,他是自己來的。 爺爺忙“工作”,顧不上他,也因為學校和家離得并不算太遠,還不如他平時外出撿垃圾的距離,所以爺爺放心讓他自己“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