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昭和鈿》作者:迷幻的炮臺【完結】 文案: 小皇帝八歲之前,晏昭和就沒有聽過小皇帝對任何人開口說一句話。 不過他撞見過一次,也就僅僅那么一次。 小皇帝八歲生辰那晚穿著單衣站在院中,面對著墻角根那棵營養不良長相曲里拐彎的柳樹自言自語。 他站在小皇帝身后,隱隱只聽見那么一句。 李洵追:晏昭是個jian佞小人。 昭和鈿(dian四聲) 金翠珠寶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飾 微博:一只斐六 年下年下年下(重要的話說三遍)標簽沒標錯?。?! 王爺您可真是個混著鋼筋混凝土的實心兒混蛋 第一章 酷暑難耐,還未入夏御駕浩浩蕩蕩挪去淦渝行宮避暑,今日又被太醫院的太醫們簇擁著迎回來。昭王上午才去柳崇清觀,當日傍晚便快馬加鞭一路暢通無阻地進了宣化門。宣化門是皇宮第一道禁衛軍把守的大門,也就只有昭王這樣的人敢騎著馬進去見圣上。這是先帝給昭王的特權,令人妒忌且招搖的狂妄。 昭王御前服侍,第二日洗漱后代小皇帝主持早朝。 五脊六獸安安穩穩待在明黃色的琉璃瓦上笑聽風聲,瓢潑的大雨降下來沒停的意思,烏云黑壓壓糾作一團籠罩整個京城,直至更遠的地方。聽說南方的數道堤壩受連綿的摧殘,前些日子終于挨不住轟然倒塌。 河水侵占田間地頭,溺死的牲畜與百姓被泥水灌著身體泡發了,白花花的皮膚腫地老高,沒人敢收尸,敢收尸的都是找到了家人的,一家子都死在水里的就這么泡在水里頭,保不準哪天就病變成瘟疫。 賑災款遲遲不發,百姓哀嚎連天,罵昭王的罵官府的自成一片,唯獨沒人敢罵皇帝。 為什么?因為罵不起。 數千里外的京城,小皇帝病懨懨流連床榻,整日的湯藥送進寢殿不準任何人來探望,唯一能得知小皇帝情況的昭王也閉口不言,重臣們著急多說幾句,他笑著三言兩語堵回去。 饒是萬民書在民間搞得熱鬧,朝堂上最近的爭論也是圍著禮部侍郎和刑部侍郎轟轟烈烈互掐轉悠。 **日前,刑部侍郎參了禮部侍郎一本。正好逢上小皇帝回宮養病,此事便順理成章成了昭王的管轄范圍。 禮部侍郎趙傳之的二兒子趙源乃是整個京城數一數二的登徒子,和他那些臭味相投的公子哥們常駐煙花柳巷,煙花之地最有名的便是鶯歌小筑,姑娘們好看且都讀過一些書,有錢的公子哥們都喜歡去那。 趙傳之一共就兩個兒子,大兒子前年考取功名如今在禮部當個小官,二兒子趙源不學無術但頗得太夫人的喜歡。趙傳之家中老母慣是縱容,趙傳之這人又是個結結實實的慫蛋,上不敢對抗老母下不敢教育夫人,平時一罵趙源,老母指著他的鼻子吼,夫人趴在桌邊裝哭煩人的很。久而久之他將心思都放在前途不可限量的大兒子身上,這二兒子的名聲越來越狼藉在外,他也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沒有這個丟人的兒子。 本來去鶯歌小筑不是什么大事,眾人瞧見二公子又去,私下樂一樂便是。誰知道前幾日二公子在小筑看上一樂妓,那樂妓心有所屬已有郎君為她贖身,不愿賣身于趙源,趙源著人將那樂妓拖走,第二天郎君帶著錢來贖身時,樂妓的身子都涼透了。 郎君當即報官,正巧刑部侍郎最近正愁抓不到禮部侍郎的小辮子。 所謂敵人,便是最了解彼此的知心伙伴。刑部侍郎專門養了那么幾個家仆天天站在趙傳之家門口監視,今趙夫人出門買了幾個丫鬟,明小妾買了多少綢緞,府中一日的花銷是多少,這些他比自家的事都清楚。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讓他逮到了空子! 這郎君其實本沒想到報官,還是這家的家仆站在人堆里扯著嗓子嘶吼:“我的老天爺,這還有沒有王法!官家強搶民女不成殺人滅口!” 趙傳之淚若泣血地跪在地上,生生嘶啞求皇上開恩,前一陣還烏黑的頭發竟生出好幾縷雪白出來。 刑部侍郎挺直了腰逼問:“青樓妓女也是人!二公子怎可如此草菅人命!我朝開朝以來從未見過如如此罔視王法的猖狂之徒!” 昭王坐于皇位左側,一言不發。 …… 懷安三十七年,京城兵變,懷安帝的兄弟們聯合外邦前逼宮后侵犯邊疆。鎮寧候晏均拼死護著懷安帝逃離皇宮,后領兵擒拿眾王爺,京城初定便又帶著大軍收復邊疆。 鎮寧侯府晏家三代名將,先后保四代皇帝穩坐皇位,駐守邊疆保家衛國。所有人都以為這次晏候也能凱旋而歸,于朝堂上交還兵符,誰知道途中突發瘧疾又遭人暗算死在了他一生護著的邊塞。 大約是殺伐之人血氣太重,晏侯死后所有人期盼著再來一個挑大梁的名將,卻數來數去發現晏氏一脈嫡系居然只留下一個僅僅九歲的大公子——晏昭和。 鎮寧侯曾生前立下遺囑,死后何須馬革裹尸,將他直接葬在他守了一輩子的邊塞,與黃沙作伴。 懷安帝許晏昭和入宮伴駕,晏昭和所學所認均師從懷安帝,懷安帝某日興起稱晏昭和頗有乃父風姿。 晏昭和提筆忘字,淺淺笑道:“陛下此言差矣,家父乃是死后也不愿回家的老混蛋?!?/br> 懷安帝被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尷尬地笑了幾聲,也就晏昭和敢說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