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崔教授:“蟲族在阿斯塔羅德星系并不罕見,很多植物星上會爆發大小規模的蟲災,甚至在帝星歷史上,我們也曾經有過幾百次的、歷史上有所記載的大型蟲災?!?/br> “蟲災中,蟲類的體型不完全一樣, 但是類型都非常容易分辨。通常會有42種以上蟲種以及200多種亞型, 但是最常見的反而就只有幾種,比如獨角仙種,蝗蟲中,天牛種等?!?/br> “目前所有發現的蟲災時起飛的蟲族, 都不吃活的動物。它們中的個別食物種類很雜,比如類螳螂亞種以及一些蝗蟲種, 并不僅限于植物,但是也只發現吃死去的動物尸體?!?/br> “并且, ” 教授在屏幕上介紹道:“樹人母星雖然遭遇到了蟲災, 但是這些蟲類并不會吃樹人, 只是吃自然樹木。所以在這片區域里, 節目組和樹人溝通后,提前安排了400多位樹人使用樹形態潛伏?!?/br> “大家可以看到,幾乎兩兩樹人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平方公里,這也是樹人能自然感知的最小距離?!?/br> 加布力:“對, 最后,向你們展示一下所有嘉賓簽約過的風險協議書。對,就是這些,除了我和教授因為年齡問題沒有參加外,其他嘉賓都提前做過身體檢測,并且簽訂過節目風險協議書?!?/br> “好了,彈出的救生艙一共是七個,有一個嘉賓提前去了樹人母星,并且會在約定的十小時后行動?!?/br> “崔教授,為什么會設定十小時?” 崔思豪教授:“通常來說,救生艙顯然比外面更安全,待在救生艙里等待救援定位也更方便。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七位嘉賓最初的六個小時,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在救生艙內不出來?!?/br> 加布力:“對,觀眾朋友們,就是這樣。那么你們先看著,我們六個小時再見。而新的嘉賓是一位重量級明星,他會在十個小時后才出現,別忘了一直要鎖定我們關注喔!” ………… 救生艙只有2.5立方米大小,只適用于大多數帝星成年男性的坐高,座位下放置著是足夠24小時內單人食用的食物和水,還有一些簡易的藥品和睡袋。拆除座椅后,成年人略微蜷曲,橫向躺臥較為舒適。 幸好危寒承是地球人的體型,這個空間對他的身高來說,還是十分寬松。 當救生艙落地后,危寒承就按照救生艙的提示解開安全帶,把座椅拆除。食物和水放到一邊,整個人蜷縮在救生艙里,蓋好毛毯,用睡一覺來減緩用氧,并且保存體力以及等待救援。 睡其實是沒睡著的。好在四周的防護罩是透明的,即使躺著也能夠很好的看清楚四周。 救生艙自動遠離了生物體密集的區域,在動力支持的最大范圍內尋找了較為安全的降落地點。不過這也使得彈出來的安全艙可能分落在不同地方,且彼此距離較遠。 危寒承是記了幾個方位的,但是四周樹林茂密,他不確定自己一會還能找到正確方向。 這里的樹木非常高大,幾乎都在二三十米,伸展開的枝條在密林里形成了樹冠羞避,讓恒星日光從縫隙中撒落下來,帶出一些丁達爾效應。 從樹冠看,這里的樹木十分密集。但是從樹木與樹木間的間距來說,反而比地球上茂密的樹林要稀疏太多。 危寒承看了看腕腦,這里是完全斷網狀態,無法發送消息。不過腕腦是由生物電支持,只要使用人活著并且持續佩戴,就能完成一些簡單cao作。 他在艙內用腕腦貼著救生艙窗拍了一些照片。 實在是森林中的陽光,看起來十分優美。 他再一次躺下,安靜地看著天空,竭力讓自己松緩下來。不知道為什么,他不覺得害怕,就像上次火山救援,他隱約覺得自己好不容易跨越黑洞,應該不會就這樣輕易死掉吧。 雖然理論上,這大概屬于人類的盲目確信心理。但是不得不說,危機的時候這點盲目自信反而緩解了他的恐慌。 危寒承慢慢地閉上眼睛,其實現在的四周,比較符合他對樹人母星的幻想。 甚至覺得沒準在丁達爾效應里,會走出一只純白色的獨角獸。 就這樣迷迷糊糊地半夢半醒間,危寒承被一陣尿意漲醒。 這是六小時用緊急逃生艙,所以并沒有裝循環水系統……這就很尷尬了…… 或者把淡水儲存喝掉,用容器儲存溲溺,要么就打開逃生艙,去深林里便溺。 這會兒艙內顯示倒計時還有一個半小時,危寒承又堅持忍耐了一陣子,漸漸他變得焦慮起來,連呼吸也變得急促。救生艙彈出提示,提示艙內人員保持舒緩的心情,不然氧氣存量不足以支持完整的六小時。 危寒承看看倒計時顯示是五十多分鐘了,干脆心一橫,打開了救生艙。 在樹根下放水的時候,他爽得渾身顫抖。講真,憋尿甚至可以造成人的昏厥,還會導致尿毒癥,實在不是什么好選擇。 樹人母星的含氧量因為大量的樹木,所以比帝星要高許多,屬于人呼吸著能夠保持非常清醒,但又不至于醉氧的優良狀態。 危寒承抖了抖尿,把小兄弟收好,然后四處走了走。他有格外注意,沒有離開救生艙太遠。 不遠處就有一條小溪, 這條小溪非常窄,幾乎是一個跨步就能跨過的淺水溪,不過溪水非常清澈。 危寒承洗了洗手,攪和起了一陣混泥,溪水的土很粘,很像是細膩的淤泥。危寒承沒敢做死去攪合,也沒有再摸,這里的水非常淺,也沒有明顯的富氧藻類,水應該是無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