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王老爺?!?/br> 王炯是曾經的威烈將軍,在西泉帶兵,精明干練一眼就看得出來。只是不知是不是京師的油水太大,被圣上特召回京做了幾天侍郎,肚子都腆了出來。 “下官奉議司副使孟非原?!?/br> “正好要找你,這里有一封信,你看看可認得?” 王炯自懷里掏出一張深色的信紙,我一眼掠過,只看得到上邊字跡彎曲如同爬蟲一般,有些丑。 隨著他把信紙打開的動作,我這才注意到那信紙本非深色,而是血跡洇就。 “前幾日在丹州截獲一支南撾國的部隊,不知南撾國從何處改進的武器,小而精,射程遠,威力大,比我朝紅槍要厲害許多?!?/br> “這是我們的人偷出來的圖紙,可這文字有些難以辨認?!?/br> 丹州離我福州有些距離,我福州與南撾國僅一江之隔,若有戰事,南撾為何舍近求遠,非得從丹州繞一個大圈子?更何況,既然有了改進的武器,從福州上岸,直奪黃州與徽州不是更好嗎? 事關國運,我不敢再恍惚。 字倒也不難認,我福州口音與南撾相似,是而他們的文字我也認得些。 只是雖認得,卻依然看不懂寫了些什么。 我新找了一張紙,逐字逐句的將那封信上的南撾字翻譯成我朝文字,遞給王炯,“福州與南撾雖文字相似,但也不排除有錯漏之處,這些翻譯老爺且先拿回去,這封信……容下官謄錄一份,再與同僚研究研究?!?/br> 今日我給自己加了會班,將奉議司里有關南撾的藏書都翻了一遍。 倒不是因為我格外熱愛這份工作,只是想起回府之后還要面對芳芳,心里就有些為難。何況,身為大夏的一份子,我又是唯一進了京都的福州人,我總覺有義務為大夏做些什么。 待要回府時,天色已暗了。 出了辦公室鎖好了奉議司的門,才發覺不知何時已下起了雨,點點滴滴的在天地之間穿針引線。 這雨看著不大,卻格外綿密,沾衣即濕。 我有些愁,青衿這個腦子有坑的,往日里羅里吧嗦,現在也不知道來給我送把傘。 正想著,街角處忽然轉過一個人來,深藍的傘面遮去了他大半臉面,但我還是眼睛一亮,沖他揮著手叫了一聲,“明大人!” 第16章 我自覺并不是個無趣的人。 但每每與明誠之在一處,我都找不到合適的話題來打破我們之間的尷尬,仿佛我們之間是有著天然的壁壘。如今為了半面傘,就要忍受這樣的壓抑……我忽然覺得,方才的自己著實是太沖動了些。 “今日兵部的王炯去過了?” 明誠之很奇怪,明明自己最重禮法,可除了稱呼鴻臚寺的何大人會叫大人外,稱呼旁的人都是直呼其名,就連對鳳相也毫不避諱。 大約旁的人也知道他是有這樣清傲的資本的,畢竟近日來,圣上要選他當駙馬的小道消息愈發多了,只是偏偏他對何大人這樣恭敬。人都會相互比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明誠之直呼其名,就怕明誠之叫了自己的名字,還喊別人大人。 我亂七八糟的想著,隨口應了一聲。 “你都知道了?” 明誠之看了我一眼。 我這才想起來今日王老爺前來所為何事。 接著便又想起來牛存方丁憂前跟我說的那席話,想起每日里在禮部忙的腳不沾地的鳳相、禮部尚書、明大人以及賀在望。難不成是與今日王老爺來說的丹州南撾部隊有關?只是若敵國來犯,圣上光明正大的研究便好了,何必這樣遮遮掩掩偷偷摸摸。 “在丹州發現南撾小股流竄部隊,他們的武器遠比我國紅槍要厲害許多。但南撾要進我大夏,最近的路是自福州上岸——況我記得,福州守備并不精良,對陣南撾的新式武器,完全沒有一戰之力?!?/br> 明誠之將傘往我這邊傾了傾,我這才發覺傘外的雨下的更大了,他的肩膀已濕了一半。于是我格外不好意思的和他擠得近了些。 這也是我今日所疑惑的。 若為攻城略地,自然是從福州來更省事些。何況福州所臨之徽州黃州都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豈不好過那丹州百倍? “聽王炯說,你們福州與南撾話差不了多少?!?/br> “一水之隔,有相似之處,理解起來總是容易些?!?/br> 我有些謙虛的笑了一聲。 便是丹州有了南撾的部隊,我也從未覺得戰爭會影響到我,我在大夏的權力中心,就算沒了其他州部,圣上也會護住京師。 “果然浪費了這么幾日,還不如尋你來得快些?!?/br> 明誠之輕嘆。 這幾日我在休婚假,便是找我,我也斷不肯去。 如此想著,我又笑了一聲。 “這事……茲事體大,你既明了內情,便不要隨處去說了?!钡搅宋腋T口,明誠之又語重心長的對我道,“聽聞若白住到了你府上,有些話我也不便多說,你自己掂量著罷?!?/br> 明誠之難得的話多了一次。 我琢磨著大約是因為南撾國語有求于我的緣故。 這種感覺,很像是在明誠之面前揚眉吐氣了,我心情舒爽,覺得什么都可以答應他。 回了府,青衿正拎著一把傘要出去,與我當面撞上,“大人回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