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復仇_分節閱讀_199
沿途一直有人在抱怨收稅收的越來越重,趙晴卻也發現,大部分的土地,其實都已經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了,而且這些少數人,不少還都是不用交稅的,就算真的要教,他們也會瞞下很多土地,于是稅一年比一年重,國庫收入卻又一年比一年少。 也就是這里的人都被壓迫慣了,很多人都餓死了還不知道要反抗,而這些年又風調雨順的,所以才沒出什么問題。 但是,有可能一直風調雨順的嗎? 趙晴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離開,但是按照惡魔當初說的話來看,對方似乎是會給他足夠的時間讓她解決在這里的一切……想了許久以后,趙晴就做了還是沒放棄自己最初的打算。 他們一路往南,過了兩個月以后,就到了南方,而這個時候,正好是糧食收割的時候。 趙晴在這里趁著糧食上市糧價下降的時候收購了很多糧食,然后又開了好幾個作坊,并找了一個地方,繼續培養那些她當初收留的孤兒。 殷朝很久沒發生什么大災了,但小災卻是時不時就會發生的,這一年冬天,南方就又發生了雪災。 南方的房子大多木結構,不能御寒不說,往往屋頂積雪積的多了點,房子還會塌掉,同時,人們也大多也不會囤積木柴,于是想要生火取暖都做不到。至于衣物……窮苦人家本身就沒幾件衣服,偏偏這年冬天的風冷的刺骨,就算穿再多的衣服,也感覺不到餓。 城里的路邊常??梢钥吹揭呀洷话歉蓛袅艘路氖w,這些尸體有時候會被家人帶回去,有時候卻會一直留在那里成為一個個冰雕,這些沒人認回去的人數量不少,很多都是逃難來到城里,然后在這里做些短工維持生計的男人,而他們雖然以前逃掉了,這次卻沒能逃過。 趙陽因為這一切而感到憤怒,卻又無可奈何,而且,他雖然不能接受這一切,但是那些即將被凍死或者家人已經被凍死的人卻全都表情麻木,對這一切見怪不怪。 最后,等這個冬天過去的時候,不管是趙陽還是張淑,兩人都成長了很多,而趙晴,又收留了更多的孤兒,還有一些他們救回來的男人女人。 第二年的時候,趙晴手里的人手就多了許多了。而且跟男人相比,那些干活更加賣力,而且直到很久以后,趙晴都還記得這些女人在知道她們干活甚至可以拿到工錢以后那不可置信的表情。 至于三從四德,至于那些用來約束女人的種種規定,那一向都只對大戶人家的女人有用,對于眼前這些連飯都吃不飽的女人來說,讓她們理解那種寧愿餓死也不接受陌生男人手里的食物的行為就太難了。 趙晴其實還是很愿意幫幫那些受苦的女人的,不過事實上,她救助的女人的數量遠遠少于男人——在現代女人都比男人少,在古代,女人的數量就更少了,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男人還會有不止一個的女人…… 也許只有打過一次仗以后,男女的數量才能平衡。 趙晴當時雖然這么想了,卻完全沒想到,殷朝,竟然真的要開始打仗了! 這年的雪災,影響了南方,卻也影響了北方,更影響了更北面的游牧民族,在那里,大批的牛羊被凍死,冬天的時候還好,被冰凍住的牛羊能讓他們活下來,但是能開了春,缺少食物的他們,卻開始南下了。 而且,因為一開始規模不大的緣故,根本沒有引起邊關將領的重視,而等最后所有的小部隊集合到一起開始跟殷朝正式開戰的時候,卻已經是這年的夏天了。 111、叛亂 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往就算會來殷朝燒殺搶掠,但他們并不會過多地在殷朝境內逗留,只是這次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之前的雪災讓他們的牛羊被凍死了大半,而且因為他們常常來殷朝搶劫的緣故,靠近草原的殷朝農民的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以至于在這年的春天,他們并沒有依靠搶劫得到足夠的物資不說,那些在冬天被凍死又在春天集體腐爛的尸體,還給他們帶來了一場瘟疫。 席卷了整個草原的瘟疫,讓那些幸存的牛羊又死了十之八九,以至于在草原上出現了人比羊賤的情況,餓死了無數人。 這對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過,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年輕的部落首領站了出來,他強橫地帶領著手下的部隊收服了好多小部落,聯合了幾個大部落,然后就提出他們可以南下去搶劫殷朝的食物來養活自己。 他給了所有人一個希望,將人心凝聚了起來,最后揮軍南下。 殷朝邊關的將領和守軍,以往看到游牧民族進攻,都會選擇大門緊閉過自己的日子,卻從不會跟對方戰斗,這次的做法也一樣,而那些游牧民族,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吃飽肚子活下去,因此也不管這些守軍,直接繞過他們,就去了他們以往搶劫的時候不曾去過的地方,還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攻占了幾座城市,得到了大批的物資,而到了這個時候,殷朝朝廷的人,才終于得到了消息。 德明帝是個不管事的,對他來說,修仙可比治理國家來的重要多了,而且游牧民族時不時地就會來幾趟,他也已經習慣了,因此對這事并不是特別在意,幸好,朝廷的官員還是不想亡國的,所以他們所有人聚在了一起,開始商量是該戰還是該和。 國庫里面根本沒錢,兵器都繡了,記載在冊有那么多的士兵,但事實上真的能上戰場的最多一半,而且現在殷朝糧價極高,于是那么大的一個國家,竟然連糧草都湊不齊…… 那些官員爭了好幾天,最后,等一個城市因為進行了反抗而被屠城的消息傳來以后,主戰的呼聲,瞬間就消失不見了。 幸好,游牧民族的那些人也需要修生養息,更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于是,對方同意了和談,并且獅子大開口要了無數的東西,最后,他們就帶著搶到的糧食、搶到的女人還有殷朝賠償給他們的牛羊,浩浩蕩蕩地回去了。只留下了破敗的城池和滿地血腥。 趙晴終于從江南趕到北方戰區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滿目瘡痍,而始作俑者,則剛剛撤離。 “jiejie,那些人為什么不打仗?”趙陽開口問道,他年輕氣盛,之前雪災時縣衙的人毫無作為都給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現在看到那些侵略者竟然在自己的國家燒殺搶掠了一番以后還拿著朝廷送的東西走了,又哪里接受的了? “因為那些官員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壁w晴開口,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沒錯,這次那些游牧民族來勢洶洶,但事實上,因為之前的雪災和瘟疫,他們能憑借的也就是一股氣而已,而這股氣,在他們打下了幾個縣城,得到了足夠的糧食補給以后就泄的差不多了。 而且,對方那結盟似的統一更是非常的不牢靠,如果殷朝那個時候選擇戰斗的話,就算會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但至少能將這些人趕出去,不給他們修生養息的機會,讓他們無力再進攻殷朝。 可是,朝廷偏偏就選擇了和談。 按照得到的情報來看,那些帶著無數戰利品離開的人里,是有著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存在的,而一旦給了對方修生養息的機會,讓對方聚攏起了強大的軍隊,那么,他有可能不覬覦殷朝這個富饒但是好欺負的國家嗎? 趙晴想了想,然后就看向了趙陽,讓他分別站在朝廷大臣和那些游牧民族的立場上去想這件事,接著又問了對方的看法,最后,才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趙陽歲數并不大,但見識不小,又有趙晴在旁邊指點,因此很快就弄明白了這件事,本來義憤填膺的他,最后沉默了下來:“姐,我們能幫幫這里的人嗎?” 如今的北方經歷過一場浩劫,幾乎所有縣城都被毀了,人們的糧食被搶掠一空,年輕的女人也都被搶走,甚至很多壯年男子,都成了對方的奴隸,在他們的鞭子下,幫著對方將自己的糧食和女人送去關外。 最后剩下來的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如今已經入秋,地里的糧食卻全被牛馬給啃干凈了,他們收獲不到糧食,接下來卻還有一個冬天要過…… 南方的雪災讓趙陽見識了人命的不值錢,而現在這一切,卻比那場雪災來的重要多了。趙晴想了想,然后看向了弟弟:“陽兒,我們當然可以去救這里的人,但是,你打算怎么救?” 趙陽一愣,他知道去年豐收的時候,趙晴是囤積了很多糧食的,也知道趙晴能跟德明帝聯系上,總覺得對方應該可以拿出足夠的糧食來救人,但具體要怎么救,他還真沒想過。 遲疑了好一會兒,趙陽才道:“jiejie,向人求救不如自救?我要想辦法救活他們,但也不能讓他們只知道被動地等待救援,是嗎?” “你想出一個具體的方法來吧?!壁w晴開口,她以前也處理過幾次類似的情況,知道現在應該怎么做,但她遲早要離開這個世界,所以還不如就早早地開始培養趙陽。 而且,小時候的趙陽也許只想好好讀書考個狀元,但是癡傻過兩年,又被她教育了幾年的趙陽,眼界當然不會這么小。 趙陽將他們擁有的資源全都列了出來,給趙晴過目以后,就劃去了不能用的,然后,他又花兩天的時間,跟英兒一起實地考察,然后想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案。 趙陽的打算,是讓趙晴得到德明帝的允許,然后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去修筑城墻,去修路開河,并以此得到食物,當然,太小的孩子和太老的老人,就要用另一套救助方案了。 看到這個方案,趙晴很快就點了頭,趙陽做的,已經比她想象中好了太多了。 朝廷并不允許私自救人,可偏偏,他們在“和談”以后,已經拿不出錢來救助這些人了,甚至連新的官員,短時間里都沒有派來,幾乎就是準備讓那些家破的人亡的人自生自滅了。 有人對此很不忍,上書德明帝,但德明帝一轉手,就將這事全權交給了兩個丞相處理,而兩個丞相互不相讓各有主意,一時間也沒個定論。 就在這個時候,消失了一年多的安三成回到了京城,他去見了德明帝,獻上了一枚自己花了一年時間煉制的仙丹以后,就告訴對方,修仙也是要有功德的,德明帝雖然不見得能修的長生不老,但若是真有大功德,定然能多活百年。 殷朝的皇帝大多只活到五十來歲,德明帝就已經快到這個歲數了,能多活一些的誘惑可想而知,于是,對之前的戰事都不怎么關心的他,如今卻馬上追問了起來。 安三成當即表示,他看過了殷朝的地形,只要能在北方臥龍之地鑿出一條連通南北的臥龍河,然后再開鑿九曲十八彎的水渠,那么必然就能得到大功德,氣運加身。 聽到安三成的話,德明帝沉默了,他縱然不怎么管事,也知道要開鑿運河的艱難,也知道這注定了會勞民傷財,就算他同意了,但是手下的大臣卻絕不會同意。 “陛下,您完全可以換個說法跟那些大臣交代,”安三成摸著胡子開口,“如今那些大臣不是都在煩惱那些流民的安排嗎?我看,陛下倒是可以下旨讓那些流民來干活,說是以工代賑,而需要給那些流民的糧食,也可以想辦法讓別人來付?!?/br> 德明帝眼睛一亮,馬上就想到如果真的按照安三成說的來做,那么對他也就有著巨大的好處了——最后大功德能成不說,他應該還能有個好名聲!“那些大戶手里應該是有糧的,只是他們又怎么會愿意拿出來?” “陛下可以弄些無權但有名的虛職賣了,再在京城刻一個功德碑,捐糧之人,就能記在功德碑上,流芳百世?!卑踩砷_口,其實賣官鬻爵之類的事情,在殷朝早就有了,不過如果真的賣了有實權的官職,最后害苦的還是百姓,因此他并不贊同,而那些只有名頭好聽的虛職就不一樣了,至于功德碑……那只要豎起個石碑,就更省錢了。 “功德碑?”德明帝眼睛一亮。 “功德碑的上方,當然要先留下歷代帝王的名號,下面給陛下墊腳的位置,才能拿來賣?!卑踩砷_口,又道:“陛下,我此次前來,從南方帶來了一塊天石,自帶仙氣,正好能用來當功德碑?!?/br> “有勞仙師了!”德明帝馬上開口,然后就跟著安三成去看了那塊巨石。 這塊巨石其實是上好的漢白玉,基本沒有瑕疵,卻足足有三十米高,方形的底座的長寬也有近十米,而這塊石頭,是趙晴找了人在一個石山上鑿出來,然后用乾坤袋裝了帶來的京城的。 如今,這么巨大的一塊石頭突然出現在京城,出現在皇宮附近,本身就是一個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