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杜絕北宋滅亡,那么就只能從根本上,體制上進行改革。 想到這里,魏拾遺忍不住站起來想去搖著皇帝的腦袋讓他改革,但下一刻他就忍住了。宋神.宗會讓王安石改革,也會支持王安石改革,這是歷史的進程,無法避免。 魏拾遺早就發現了,這里雖然是平行世界,但是大多還是和他原來的那個歷史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在這里改變了歷史,他原有世界的歷史不會有任何影響。 所以,他需要關注的就是竭力幫助王安石變法成功,當然,他只是一個平民,平民不可能影響政治,可是他現在能接觸到王安石,那么他就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忙。 還有就是,他覺得王安石變法里面肯定也包含了軍事上的改革,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沒能實施。魏拾遺沒在朝廷當官,他也清楚自己的腦子不比那些在朝廷里打滾的人聰明,甚至腦袋也沒他們轉得快,所以他想改變軍事也無能為力。 如果他和王安石接觸,知道了改革內容,發現沒有關于軍事的,或許他也能提提意見,這樣一來改革的內容就沒有了缺陷,接下來需要注意的就只有讓改革成功了。 改革期間遇到的問題,他們極力解決,改革中有人反對,他們就拿出不讓他們反對的東西。要是這樣,那些人應該就沒有反對的理由,宋神宗也沒有打退堂鼓的理由。 現在想起來,宋神宗之所以年紀輕輕的就去世,王安石之所以在變革失敗,被貶之后也跟著去世,似乎就是因為變革失敗,抑郁而亡。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想要北宋不滅亡,就得要改革成功,神宗不死。 不過想要接近王老先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周府大堂,俊美冷冽的少年坐在凳子上,手里拿著書,垂著眸靜靜看著,間或端起旁邊的茶杯抿上一口,大堂里很是安靜。就在這時,外面傳來輕巧的腳步聲。 周浦是習武之人,走路沒有多少聲音。但聽在周赟的耳朵里,那聲音卻是不小。 “虞候?!敝芷诌M來向周赟行了個禮,他的表情有些奇怪。 周赟輕輕抬眼,道:“什么事?” 想了想,周浦道:“虞候,魏小哥來了,說有事和你商量?!?/br> “魏拾遺?”周赟微不可查的愣了一下,隨即他遮住了臉上的表情,問道:“他說了找我什么事嗎?” 周浦搖頭,說不知道。正是因為魏拾遺不說他為什么來找周赟,所以他才覺得奇怪。 周赟放下茶杯,對周浦點頭,說:“帶他進來?!?/br> “是?!?/br> 周浦應下,就轉身出去了。周浦走后,周赟把手里的書也放下了,心里忍不住想到魏拾遺為什么會來找他。魏拾遺來過周府兩次,但是每一次都是他去找魏拾遺來的,之前他倒是主動過一次,但那次是為了報恩道謝。 那這一次呢? 周赟忍不住思索道,他對魏拾遺的觀感還是挺不錯的,他有能力,性格也不錯,做事也認真。最重要的是——他不怕他。 周赟是一個孤兒,自幼被王府撿回去收養,后來老爺少爺相繼當了皇帝,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這就使得周圍的人不敢和他走進,不敢和他說話。 其實他的性格也自幼不是這樣的,但是這樣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身份地位,都注定了讓其他人不能把他當朋友,不能和其他人平常相處。 久而久之,他也就習慣了少言寡語,冷漠待人。 可魏拾遺卻有些不同,周赟記得魏拾遺見到他的所有反應。 第一次見面,是他救了落水的魏拾遺,兩人沒有任何交談,他只以為他是一個沒有膽氣,跳河自殺的人。 第二次見面,魏拾遺看見他,那一雙黑色的眼睛里只有驚訝而沒有害怕,周赟記得那時他對魏拾遺很冷淡,那個少年也只感到尷尬,也沒有害怕,然后他知道少年并不是自殺,而不是一不小心落河。 第三次見面,魏拾遺的眼中仍舊沒有害怕,只有他弄錯了一個稱呼而導致的尷尬,他還是對他很冷淡,但那個少年卻自己主動找話題聊天說話,然后周赟覺得那個少年還挺健談。 第四次見面,那一次見面破滅了他對少年的特有印象,那個少年侃侃而談起現在大宋的形式,還冒著觸犯律令的壓力給他送了火.藥配方,很有膽氣。 第五次見面,魏拾遺救了他,然后在醫館的幾天里,他們兩人的關系變得很近,不僅如此,那個少年還會調侃他。 這幾次見面,雖說次數不多,但是每一次少年留給周赟的印象都很深刻。也因為這幾次見面,周赟知道了魏拾遺一點都不怕他,不僅不怕他,還會揶揄調侃他,很是大膽。 周赟想,他和魏拾遺應該是朋友。 周赟沒有交過朋友,從小到大,他都是一個人呆著,一個人生活,這是第一次嘗到朋友的滋味。 對朋友,周赟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他放下了書,放下了茶杯,然后他會忍不住的想他這唯一一個朋友,會在這一次見面里,帶給他什么樣的影響。 周赟看似冷漠,但實則好奇的等待著,清冷的眸子也不斷的看向門口,看到熟悉的那個身影走進來,他怎么也想不到魏拾遺是來毛遂自薦的,而且還是毛遂自薦為外賣小哥。 送外賣這個難道不是歸他自己管嗎?魏拾遺為什么要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