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也是在這個剖析講述的過程中,池寧明白了為什么上輩子的他,會給太子聞宸留下他不滿所有王爺公主的印象——他在遮掩他對靜王的恨。 上輩子的池寧不想小太子深陷父皇其實活到了回京,但在沒有人發現他時又絕望死去的痛苦里,這樣就沒有辦法對聞宸解釋清楚靜王到底做了多少糟心事,那他就只能找個掩護。和所有的皇室過不去,也算是個神奇的思路了。偏偏上輩子的聞宸就接受良好。 這輩子不會了,池寧決定對聞宸說出所有的實情,萬一小太子還能再重生呢?說不定在另外一個世界,他可以救下天和帝。 “我告訴殿下這些,不是想殿下愧疚,也不是想殿下一遍遍地問自己,為什么沒有救下回京的父皇。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您再后悔也沒有用。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或者說,我們真正應該專注的,是未來如何防范再有這樣的慘劇發生?!?/br> 聞宸已經被一波又一波的真相震傻了,他再一次清晰地認識到,不是他重生了,他就可以變得有多厲害,他就可以洞悉一切。 恰恰相反,有太多的事,他上輩子的理解和真相完全是背道而馳,這輩子看到了真相的一角,仍心有余悸。 幸好這輩子他沒有擅自行動,沒有導致更可怕的事情因為自己的重生而發生。 “您想未來再有像先帝遇到的類似的事,發生在您身上,或者您的親朋好友、您的子民身上嗎?”池寧問聞宸。 小太子老老實實地搖了搖頭:“我,孤不想這樣的事,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甭勫吩秸f越流暢,雖然依舊笨拙,卻至少能看到他一顆想要努力的心,“孤不想看到孩子失去父母,孤不想看到孩子在失去父母后便再沒了生路;孤不想看到老人失去子女,孤不想看到老人在失去子女后就再無人養老送終,孤……” 他有那么多的不想看到。 聞宸不能夠保證自己未來就一定可以做到這些,或者做得如何完美,但至少他可以保證他會去做,會用畢生的時間去努力、去嘗試,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兩輩子,聞宸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 月上柳梢。 池寧對小太子微微一笑:“那可真是太好了呀,臣很期待未來能在殿下治理的天下中生活?!?/br> “孤一定不會讓臨臨失望的!”小太子握著拳,仰著頭,被池寧忽悠得熱血沸騰,一點沒覺得有什么問題。上輩子他沒有來得及說,這輩子他覺得已經不用說了。 臨臨就如孤亞父。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上輩子,一直、一直在努力地保證著孤的快樂。 這輩子,輪到孤來保護臨臨啦! 池寧微微勾唇,月下,玉人如斯。只不過這位玉人在心里對原君說的卻是:【您看,這就是養兒子的回報了啊。上輩子的我種樹,這輩子的我乘涼,養兒防老,不外如是。我可真是太英明,太厲害,太了不起了!】 原君:……你開心就好。 第88章 努力當爹第八十八天: 很快,池寧就再次陷入了忙碌的海洋——籌備太子登基,這可是重中之重的頭等大事。宮里朝外,大部分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期待著新君能一掃念平帝朝時的沉疴,帶來不一樣的全新氣象。 念平帝本人,和他所代表的不算愉快的統治時期一起,被眾人徹底遺忘在了腦后,只能終日躺在陰冷的萬安宮中,被動的接受了現實。 萬安宮,被直接改為了念平帝的寢宮,名義上是說為了念平帝好,在他的身體沒有恢復起來之前,都不用再挪動了,免得出現意外。但實際上懂的都懂,這個足夠華美卻老舊破敗的宮殿,便是念平帝這輩子最后的安身之所了,他會被軟禁在這個四角囚籠里,一直到死。 讓念平帝再次吐血不止的,是圣旨里對他的稱呼——代王。 新帝即將登基,他卻不是“太上皇”,只是“代王”,“代替”的“代”,朝堂上下一副恨不能把他從這段歷史里挖去的心思,根本不打算隱藏。 別人不會說這是即將登基的聞宸殿下心狠,畢竟眾所周知,聞宸還只是個孩子。 這是“議政王會議”共同商議出來的結果,誰也改不了。 議政王,不是攝政王,這就是池寧等人互相妥協的結果了。這個會議以廷議為主,三方代表顯而易見地分別就是內閣王洋、司禮監池寧以及仁壽宮的有琴太后,每遇到重大事件,便需要三人來開會,舉手表決,不是少數服從多輸的模式,而是每個人都有一票否決權,用以達到互相制衡。 好比在對待念平帝的處理問題上,池寧和太后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種最狠的方式。 要不是史官那邊不愿意妥協,堅持要記錄真實的歷史,池寧和太后甚至想要把念平帝和他的年號一并抹去,假裝這幾年根本不曾存在。 可惜了,史官太有風骨,只能讓步。 不過,能效仿漢朝,把廢帝降級為“王”,而不是捏著鼻子讓對方當太上皇,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王洋對此并不是很贊同,但他有其他事情需要池寧和太后妥協,便沒有否決。 池寧本來是想稱聞恪為“偽王”的,但也不知道太后和王洋達成了什么協議,最終還是決定用了“代王”這個頭銜,稍微給聞恪挽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