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坐忘心齋作為國教,其實一直很低調且做事到位,從不會喧賓奪主,也總在關鍵時刻維護著皇室正統…… 沒有意外情況,皇帝肯定是不能說廢除這個國教就廢除的。 而一旦坐忘心齋要追究他們小師叔立朝律之死,或者說得更嚴重一點,他們直接不再支持念平帝這個當朝皇帝,轉而投向太子門下,那么民間會怎么想呢?他們肯定不會覺得是坐忘心齋的問題,念平帝這些年越來越不得民心,會立刻反噬,讓老百姓覺得是聞恪不堪為帝,失道寡助! 不不不,不行,念平帝不斷地在心里搖頭,想要挽回坐忘心齋。他努力鎮定下來,對領頭的大弟子道:“有妖道迷惑于朕,讓朕險些釀成大禍,幸而立愛卿趕來救駕?!?/br> 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不管那人到底什么來頭,隨著立朝律的死,他都只可能是妖道了。 “你們離去后,立愛卿正欲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于朕,卻不想那妖道還有同伙兒在旁伺機而動,突然殺出……”念平帝化身說書先生,開始了現場瞎編,還編的挺有模有樣,一看平日里就沒少看話本。其他藩王公主要不是都有參與,差點就信了。 念平帝說的時候,眼睛一直在看著他的兄弟姐妹們,意思就是想要串供。 其他藩王公主此時此刻的內心十分復雜,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再幫念平帝。最終,他們只能選擇了沉默。 至于坐忘心齋到底會把他們的舉動理解為默認還是抗議,那就是坐忘心齋的問題了。 念平帝終于說完了他的故事,結局是妖道的同伙兒使用卑鄙手段逃跑了,立朝律為保護在場的眾人犧牲了。實在是一代大師,為國為民:“朕一定不會讓立愛卿的犧牲白費,朕這就下令,全國緝拿賊首!” 天書教沉寂三年再次出山,事關重大,沒有人會不重視。最終,這件事就這樣被念平帝給定了性,強行塵埃落定了。 諸王及公主則帶著他們的家眷,回到了各自的府邸,閉門謝客,展開了一場內部的清洗。 不同的性格,決定了這些皇室宗親不同的做事態度。 好比五公主便決定息事寧人,反正她本來就知道,她的兒子不是她的,這日子過去怎么過,如今依舊會怎么過下去。她會待他視如己出,不再奢求更多。 神奇的是,如五公主這般,選擇了暫時忍下綠帽的人,竟還不在少數。 以靜王為首的幾個王爺,幾乎都是心照不宣的假裝無事發生,他們雖遠離了過去頗為寵愛的子嗣生母,卻并沒有把子嗣不豐和綠帽的事情嚷嚷出去。就池寧觀察,選擇了這條路的,大多是歲數大一些,本身就已經不太容易再有子嗣的藩王,看樣子是打算就這樣將錯就錯下去了。 難得糊涂,大抵如此。 另外一派則是以長公主為代表,他們不信命,回去之后,就積極挑選起了另外一半,準備拼命造人,非要生出個屬于自己的孩子不可。為此,他們還準備和坐忘心齋借人,時刻監控,杜絕再次出現綠帽的可能。 當然,還有一些中間派和個例。 有個性子烈的王爺,第二天他王府門口就掛起了白幡,一夜之間府上死了不知多少人,據說是大面積誤食了有毒的蘑菇。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該懂的都懂。 幸好,這種只是個例。 中間派的選擇和念平帝差不多,建個廟給所有的后院妃子、孩子,發配他們去念經了。既舍不得殺人,也實在是見不得他們讓自己面上無光的臉。 “這都是肅帝、魏貴妃和念平帝造的孽?!背貙庍@樣對俞星垂道。 池寧真的是感慨頗多,肅帝和魏貴妃這對在宮斗劇里找真愛的神經病都已經死了,就不多說什么了。念平帝……真不是池寧對他有偏見,實在是這位不做人,對藩王公主們說得太狠,讓他們哪怕在聽了立朝律的臨終遺言后,還是對自己的生育能力將信將疑,始終覺得自己現有的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寧錯殺,不放過。 “他對自己的孩子尚有一絲親情,對其他子侄確實太殘忍了?!庇嵝谴挂哺鴵u了搖頭,“他已經……” 失控了。 池寧與俞星垂同時在彼此眼中領會了這個意思。 雖然昨夜由念平帝制造的針對太子聞宸的危機,被化于了無形,有什么事都被原君當場給解決了。但這同時也給了池寧一個信號,他們不能再等了,念平帝已經越來越瘋,再不下手,說不定他們反而會先一步成為念平帝刀下的魚rou。 “師兄放心?!弊蛱祀x開水榭小筑后,池寧就第一時間聯系了有琴太后,把當晚發生的事,原原本本、不差分毫地告訴了她。 太后會怎么做,池寧不在乎,他只希望念平帝活不過今年! 俞星垂聽后,也是低眉斂目,摸了摸手上茶杯微燙的杯沿:“讓他在位這三五年,已經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福氣了?!?/br> 話語輕柔,卻殺機畢現。 有琴太后也是沒有客氣,很快就私下聯系了坐忘心齋,借題發揮,對念平帝發起了問責,立朝律的死,可不會那么容易被糊弄過去。太后也是好本事,竟真的說動了當晚的一個藩王反水,傳出了立朝律不是被人所殺,而是自殺的真相。 立朝律一案在朝堂之上立刻炸了鍋,想要糊弄過去已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