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設立一個能與東廠抗衡的,更加忠心于他的機構,便是如今的破局之法。 好比,西廠。 池寧不僅給了建議,還推薦了堪稱他現在事業上死對頭的馬太監來當西廠的提督……也算是應了那一句“舉賢不避仇”。 西廠在建立之初,可以專管天書教一案,至于以后怎么樣發展,那還不是皇帝說了算? 它可以成為新帝掌管朝堂的又一把刀。 新帝已經從不得不覺得池寧說得對,進化到了在心里想,這樣的池寧怎么不是他的人,反倒是一心一意忠心于他已經死去的皇兄呢? 真是太可惜了。 “當然,說實話,臣做這樣的推薦,也是有私心的。俞星垂是臣的師兄,有他在內官監,臣不用擔心再被傻逼絆了腳步;馬文對臣有意見,無外乎是覺得臣擋了他的路,若他能忙于他事,臣也能省心不少?!背貙幒苊靼走m當“掏心掏肺”地說大實話的重要性,“當能力足夠時,私心也算是有錯嗎?人非圣賢,有所偏好……” “有何不可?” 最后四個字,就像是狠狠敲打在了新帝心中的鐘鳴,替他問出了他已經郁結于胸多日的問題。他是皇帝,但他也是人,在事情誰做都可以的情況下,他偏心一點自己的人,有什么錯?他為什么不能封自己的母妃當太后?也沒有礙著誰??! 池寧今天就給了他這個答案。 是的,他沒錯! 池寧說完就閉上了嘴,很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悄悄跪安了。 走出大殿時,池寧的腳步都是輕快的,心里別提多美了,要不是怕被人看到他的得意忘形,他甚至想唱個小曲。 今天是內官監掌印,誰知道下一回師兄會去哪里當掌印呢?御馬監就很不錯啊。 而他最大的競爭對手要是專心去搞西廠了,東廠可不就是他的了嗎?池寧入京的目的,就是坐上東廠提督的位置,進而得到進入司禮監的踏板。 圈子繞得再大,他也不會忘記他的初心! 回去之后,池寧就修書一封,告訴了他的二師兄,事情辦成了,你就等著回京吧。蜀地雖好,但永遠不可能比天子腳下的京城好。 任何一個有野心、有抱負的人,都不會滿足于只在地方上當土皇帝。 池寧的二師兄俞星垂也是如此,只是中樞沒了師父照應,又是過去的死對頭暮陳一派掌權,他有點不敢輕易在任職快要到期的時候提交回京述職的疏奏,生怕雞飛蛋打。 池寧早在江左時,就知道師兄的顧慮,可惜當時的他也是沒什么頭緒,一直到今天才找到了契機。 新帝這個工具人可真好用。 …… 長安宮內,聞宸看著伺候在自己身邊的三位女裝大佬,表面上已經能夠把一個小孩子演繹得活靈活現,滴水不漏。 內心想的卻是,該來的總還是來了。 上輩子臨伴伴就給他安排了這么三個各有特點、平分秋色的“宮女”,“她們”的性格雖然不同,卻對他一直很好很用心,伴隨著他直至十六歲。他也一直是jiejie長,jiejie短的,表達了足夠的尊重,一心想要給自己的三個jiejie找個好人家。誰知道…… 沒有一個是真.jiejie。 聞宸當年感受到了多少來自世界的惡意,他已不打算再提,他現下最為關心的還是臨伴伴和朝堂上的事。 重生成小孩子既好也不好,好處是很多遺憾他都可以一一避免,壞處是他再次感受到了沒有權勢所帶來的無力感。 皇子偏居大內一隅,又過于年幼,不要說影響到外界了,他甚至幾乎很難探知到外界都發生了什么。 聞宸也是在經過多方努力后,才做出了一件事——設法聯系到了之前忠心于他父皇,目前一直在暗中保護他的暗衛,也是對方在他落水時救了他。 這支暗衛的存在,是很有想法的天和帝搞出來的。恰逢當年東廠與錦衣衛圍剿了一個民間的殺手組織,發現了一些還沒有被培養成合格殺手、但明顯已經無法正常融入社會的孤兒,于是天和帝就從話本子中得到了一個“天才”想法,把這些孤兒轉變成了他的暗衛。 天和帝真的想得挺美的,當他將來老了,大限將至時,再把這樣一股強大的力量交到自己的太子手上,太子一定會很震驚吧。 可惜…… 天和帝失蹤時,他帶走的八個暗衛也和張精忠、蘭階庭等人一起失去了蹤跡。而掌管暗衛的正是蘭階庭。 也因此,新帝登基后,一直到現在都沒能發現這股隱藏在宮中的神秘力量。 暗衛們也一直沒有現身,因為他們內部對于到底該效忠誰產生了分歧:有覺得他們應該效忠新帝的,暗衛誕生的意義就是效忠皇帝;但也有覺得他們應該效忠聞宸的,這才是正統,新帝是亂臣賊子,他們不應該助紂為虐。 一直到現在,暗衛們的意見仍沒有達成統一,他們只能先分出了武藝最高強的一個,對聞宸進行了適當的暗中保護。 對新帝他們也是這么做的。 在分歧結果出來前,只能如此。 而在聞宸的努力下,他加速了這個過程,讓結果更早的出來了——他成功收攏了所有效忠之人,讓暗衛徹底化為了自己手上的一股得用力量。 不過聞宸很謹慎,并沒有急著這么快就插手朝廷政事,他唯一小試牛刀的,就是找人攛掇了后世朝堂上一個著名的龍屁精,把對于新帝生母的追封之爭,提前引入了朝堂,給新帝添了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