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開宗立派!
書迷正在閱讀:對不起,讓你一個人了、醫妃天下,太子強勢寵!、日久生情:老公,要夠了沒、總裁的貼身邪醫、睡服那個作精、重生之合歡訣、以性為由po-18.com(兄妹骨科,1v1)、炮灰女配要獨寵(穿書 1V1)、霓虹港灣
竇總監等人聽著暗自心想,這是什么?秦風大鼓,用在嘻哈上?這文聯的人是不是腦袋進水了…… 等等……先是單鼓,地震山河。 然后是排鼓,鋪天蓋地! 接著這悠揚的樂聲,咦,是編鐘……? 一系列華夏傳統敲擊樂器,讓眾人感覺自己心臟都和鼓聲在震動。 竇總監動容不以,一抬頭就發現周君,孟昭陽用同樣被震動的目光望向他。 你確定你們這是搞的嘻哈?不是放錯音樂了,心頭正疑惑呢,音樂陡然一轉,電吉他的重音轟鳴而來,楊千禧歌聲也緊跟著起來: “以敦煌為圓心的東北東(dong) 這民族的海岸線像一支弓(gong)1押……” 彈幕里頓時都瘋的發:“又是中國風!”“果然是中國風!”“真是中國風啊……”“還真是說道做到!” 但并沒有多少人理會,因為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在數韻上去了! “那長城,像五千年來待射的夢(meng)2押 我用手臂拉開這整個土地的重(zhong)3押……” 第一段結束,彈幕上刷著“3押”“3個押!”“3押!” 別的什么押韻大家都不懂,唯一懂的就是押每句的最后一個韻,這個就算沒特效字幕也可以數出來。 竇總監等人都已經聽著暗捏手心,這編曲簡直太奇妙了……明明是電吉他為主音,但是背后的古箏背景卻是若隱若現,兩相呼應,簡直天作之合。 這編曲才氣縱橫……完全超越了他們的固有思維,怎么能把這兩種東西方截然不同的樂器融匯在一起的? “蒙古高原南下的風(feng)4,寫些什么內容(rong)5 漢字到底懂不懂(dong)6,一樣膚色和面孔(kong)7 跨越黃河,東(dong)8,登上泰山頂峰(feng)9, 我向西,引北風(feng)10,曬成一身古銅(tong)11……” 第二段完,字幕里無數人驚呼著“11押了!”“11押了??!”“11押!”的同時,媒體評審里有7,8個人都直接從板凳上跳起來。 把周君都嚇了一跳,罵旁邊的孟昭陽道:“突然站起來做什么???” 孟昭陽瞪大眼睛,一副“你耳朵聾了嗎?你沒聽到剛才楊千禧怎么唱的嗎???” 所有人站起來的人,都是和孟昭陽一樣的,他們都注意到了,楊千禧唱的那段極為神妙至極的“唱法“! 第一句:“蒙古高原南下的風,寫些什么內容”字數是前8,后6。 而第二句:“漢字到底懂不懂,一樣膚色和面孔?!弊謹凳乔?,后7。 第三局:“跨越黃河東,登上泰山頂峰”,字數是前5,后6. 第四句:“我向西引北風,曬成一身古銅?!弊謹凳乔?,后6! 四句押韻不算難,可他娘的,這四句句句前后句式分明都不同!竟然還可以押在一個韻上,這簡直是妖怪級別的演唱方式了! 要知道,英文和中文演唱的最大不同在于——英文的單詞長度是不一的! 英文單詞有長有短,而中文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所以在演唱上,英文詞遠遠比中文歌詞要靈活得多。 可就算這樣,黑人最頂尖的說唱歌手,也還要用幾個“喲!”“e,on”“baby”這種無意義詞匯的填充,才能達到這種不規則的句式押韻效果。 可現在楊千禧,竟然沒有用一個英文,沒有加一個廢字,竟然用全中文做到這種匪夷所思的效果! 這種節奏 旋律的獨特“律動”感,只是每個字發音中十六分之一個細小的縫隙中微小移動,徹底打破了中文演唱的界限,完全實現數字錯落間也能互相咬合的美妙感! 天才……能寫出這樣的詞曲,真是舉世無雙的天才,而詞曲竟然兩個碰到一起,這是華語樂壇何其大幸??! 普通網友自是不懂,這些音樂人內心的洶涌澎湃,他們只懂得最簡單的數字,他們依然在緊張兮兮地數韻! “11押了!”“11押了!”“只差4個了!” 雖然已經接近李亦晗剛才的15押了,但所有人都明白,說唱的押韻就跟成語接龍一樣,越到后面就會越難,因為越到后面就會越沒有詞。 隨著一段精彩的古箏旋律間奏,楊千禧的聲音再度響起: “渴望著血脈相通(tong)……”第12押 “無限個千萬弟兄(xiong)”第13押 “我把天地拆封將長江水掏空(kong)”第14押 “人在古老河床蛻變中(zhong)~~~~~”第15押?。。。?! 數到這里時,每一個李亦晗的粉絲,剛剛還用“15押!!”刷屏的人們,臉上都呈現著同樣的難以置信。 全中文……沒有一個“喲”,一個感嘆詞,連續15句都押在一個韻上。 此時3300多萬的網友,都感到心臟隨著音樂中的巨龍翱翔,澎湃轟鳴。 看著手機,電視上,一身勁裝的楊千禧,少年舞姿狂放,舉拳高唱著: “我右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long)~第16押 把山河重新移動,填平裂縫(feng)第17押~~??!” 將東方的日出調整了時空(kong)第18押! 回到洪荒,去支配,去cao縱(zhong)第19押! 我右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long)第20押! 那大地心臟洶涌,不安跳動(dong)第21押! 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種(zhong)第22押! 等待英雄(xiong)第23押! 我就是那條龍(long)第24押~~?。。。。?!” 歌聲終于結束了……楊千禧的拳頭舉到半空中,這位少年在舞臺上宛如一條開天辟地的巨龍,縱貫全場,震徹得在場的歌迷都感到全身熱血澎湃。 一首歌結束,現場鴉雀無聲,不少人都是用嘴型跟旁邊的確認著“24嗎?”“他連押了24句尾韻嗎?”“是24嗎?” 直到主持人激動到顫抖的聲音響起,才打破了這片寧靜: “太驚人了……一整首歌,全部用中文,竟然從頭到尾,每句的句尾都是押的一個韻,還能這么完整,這么動聽,這首歌絕對是華語嘻哈歷史上,空前絕后的作品?。?!” 現場這才一下子爆開了。 “天啊,我還以為我數錯了!” “嗚嗚嗚千禧寶寶太棒了!” “太厲害了,沒見過這么厲害的?!?/br> “服氣了……這次真的是服氣了……” “媽呀……這輩子就沒聽過這種歌?!?/br> “押韻就算了,還這么好聽?!?/br> “寫歌的簡直是妖怪啊……” 此時導播室里,已經接到了總導演的命令,現在插廣告,從現在起不要在讓媒體評審說任何的話。 可媒體評審席已經沸騰了,竇總監,周君,孟昭陽等人都已經不顧剛才和許樂的針鋒相對,而且是急沖沖拿起手機,走到了一邊。 這場比賽已經結束了! 什么24連押,根本不重要。 《華夏有嘻哈》的總決賽不重要了。 楊千禧不重要,李亦晗也不重要了。 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場華語樂壇的變革到來,中文流行樂中開天辟地的天才已經出世,新時代即將到來了。 什么“autotune”,那都是模仿別人,總有一天被人戳穿的泡沫,最多流行一,兩年,而這種“新中國風”,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流行樂風格! “查一查青江市文聯下屬音樂協會,到底有哪些人,寫這個《龍拳》是誰?” “不管他開什么條件,只要我們能滿足的,馬上簽下來?!?/br> “作詞作曲都要,如果是一個團隊,就簽一個團隊,一個都別放過……” 這首歌人家提起筆,不著痕跡的就把韻押了,輕描淡寫,因為押韻只是他最不在意的,真正令人汗顏的是歌詞的‘敦煌’,‘長城’,‘蒙古高原’,‘泰山’一連串的華夏意向連綿。 以往流行樂壇,都是你愛我我愛你,嘻哈最多是你比我叼,我有錢,可人家用的是華夏傳統詩詞的手法,以景敘情啊。 可那詞氣韻連綿,形散神不散,意在言外…… 而那作曲的天才,卻又有中國詩歌最短缺的節奏,兩者相結合,真是天作之合! 在今夜之前,他們這些音樂集體在一起,為李亦晗的autotune(自動調音)吹捧,試圖用國外一種小眾音樂類型,營造一種“時尚”感。 可楊千禧背后的創作人,卻僅憑一己之力,開創了一種嶄新音樂風格! 完全不同于現在市場所有風格,沿用了古詞賦的押韻,古文化的內涵,古樂器的旋律。 同時卻換了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三古三新”的嶄新“新中國風”。 《龍拳》這首對現今的華語流行樂壇,絕對是開宗立派般的存在。 今天過后,autotune不會是樂壇的“時尚”,“新中國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