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滿衣花露聽宮鶯_分節閱讀_158
“這個就不清楚了,皇上親自過問,著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堂會省,還沒有最后定罪,不過,說是人證物證都在,魏中郎在外做官時也多和商人走得近,他和父親比起來,差得遠了。最后結果如何,也等不了幾天了?!边@位大人說著,又小聲對同僚道,“不過最后還是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不是對魏家多有器重偏袒,說不得最后把案子壓下去也未可知?!?/br> “將案子壓下去能如何,魏中郎年紀輕輕,犯了這種事被告上來,他自己倒也罷了,卻把魏尚書給氣中風過世了,哎,這些年輕人啊……” “現在這魏家小兒子跑到這里來給皇上遞狀紙,這不荒唐嗎,怎么不遞到大理寺去?” 有人小聲地道,“聽說皇上看上了這魏家小兒子,對他有龍陽之好,這是不是真的?” 沒有人回答這位大人的話,幾位只是搖頭裝作不知,不想在此談論皇帝的閑話。 魏頤抬起頭來看著那些對他議論的大人,眼睛冷冷的。 那幾個大人被他看著,心中一凜,心想這個小娃娃還這么小,這眼睛怎么這么冷,倒像是和他們有仇一樣。 不過,看到魏頤即使一身素縞,面色蒼白,依然掩不住一身絕代風華,眉目如畫,長相之俊美,的確世間難得。 大部分官員是只看魏頤一眼就趕緊走了的,只這幾位嘴碎的多站了一會兒討論了幾句,看到魏頤的長相,那位剛才說皇上看上魏家小兒子的也不再多問了,覺得那個傳言大半是真的。 容琛早早起床準備去早朝了,走在路上有宮侍前來上報,說魏家的小兒子跪在東元門前遞狀紙為兄長申冤。 容琛聽到這個消息,眉毛一下子皺了起來了。 他沒想到魏頤對他來搞這一套。 雖然現在已經初夏天氣暖和起來了,但大清早的,還是挺冷的,更何況東元門前一片開闊的廣場,那里風大,地上還有寒氣,跪著肯定很冷。 容琛想到魏頤居然故意跑到那里去受罪,心里對他就是又氣又心疼。 要說他前段時間去魏府求著見魏頤一面,魏頤還每次在他面前關門不要見他呢,現在居然跑到東元門前給他遞狀紙去了。 容琛趕緊交代了身邊的李昌中,又叫了兩個侍衛跟著,說去讓把魏頤帶進宮里來。 那兩個侍衛是一直跟在容琛身邊的,其中一個正是李步,他最是明白魏頤那犟脾氣了。 臨去向容琛請示道,“若是三公子不愿意跟卑職們進宮,當如何?” 容琛一想,果真有這個問題,魏頤以前脾氣就犟,自從家里遭了難,他那脾氣更是又臭又硬又犟了,他要是不進宮來,李步他們過去,也不敢硬是把他帶進來。 容琛一想,道,“就說是朕的手諭,讓他進宮來說他兄長的事情。那么多朝臣從那里過,有人看著,他很守規矩?!敝笥旨恿艘痪?,把他帶進宮來后,好好照顧著。 的確是這樣,魏頤只在私底下和皇帝犟沒規矩,在人前,一向是恭敬地讓容琛想朝他發火。這樣去傳旨,料想魏頤不會反抗。 李昌中他們是小跑著到東元門前去的,就怕魏頤在地上跪得久了,他那身子骨矜貴著呢,跪出了什么事來,皇上肯定心疼,到時候要怪罪,可不會怪罪故意跪那里的人,少不得是他們這些做奴才的受氣。 李步已經有段時間沒見過魏頤了,從東元門出去,看到一個一身素縞的人跪在那里,身形清瘦,像是早晨的露珠一般清透又脆弱,似乎陽光一照就要消失一樣。 這時候太陽還沒有出來,東天邊還是一層碧青色,地上甚至還有露水。 李昌中是個伶俐的人,過去后就躬著身子對魏頤輕聲說道,“三公子,皇上說您要申的冤事關重大,請您進宮去和皇上好好說清楚,皇上現在要早朝,需下朝后才能夠召見您,您看,是不是這就和奴才進去?!?/br> 魏頤遲疑了一下,然后就點了頭,道,“有勞公公過來傳旨了,我隨著你們進宮去吧!” 清早的石地板上寒氣非常重,魏頤跪著,寒氣從膝蓋傳遍全身,他已經冷得有點發抖,要不是心中對那些害了他家的人的恨意支撐著他,他這段時間這么勞累加心力交瘁,身體本身又不好,該早昏倒在地了。 聽聞魏頤愿意跟著他們進宮,大家都松了口氣,李昌中趕緊上前去攙扶魏頤起身,魏頤整個身子都僵了,依靠著李昌中才能站穩。 李昌中現年三十歲出頭,是容琛做皇帝之后新提上來的貼身大太監,他能夠有如今地位,全是因為這人聰明伶俐,又不多話,最主要是他搞明白了一件事,心里只裝著皇帝,那么,以皇帝的眼睛,什么都看在眼里,即使皇帝本身不愿多親近太監,也愿意重用他了。 而且李昌中長得五官端正,又面帶佛相,給人極慈善溫和的感覺,聲音也不似別的太監那么尖利,容琛才對他有更多好感,然后重用他。 魏頤被接進宮里去,有被好幾位路過的大臣看到,這些都猜測魏暉的案子說不得真有玄機,皇上估計還會再查了才定案。 這些與魏家以及這個案子沒有關系的,自是不慌不忙,等著看事態發展,而那些心中有鬼的,看魏頤被帶進宮,心里就開始忐忑了,就怕皇帝因為美色而仔細徹查這件案子,到時候,恐怕就是一場腥風血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