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紅塵渡你[重生]_分節閱讀_49
沈已墨抬眼去瞧季琢,季琢的言語分明蘊著關切之意,但面上卻如平日一般。 沈已墨直覺著心頭泛起熱意,擺擺手道:“無事?!?/br> 話音還未落地,他竟又咳嗽了起來,愈咳愈烈,居然一時難以止住。 季琢見他單薄的背脊起伏不定,瞧起來甚是可憐,遂伸手拍了拍,為他順氣。 沈已墨咳了好一陣,緩過氣來時,雙目已然沾了水汽,眼角更是紅得厲害,像是被甚么人欺負得狠了,委屈萬分。 他望著季琢,略微沙啞地道:“無事?!?/br> 季琢被他這么一望,竟陡地生出些憐惜之意,同時他覺著自己覆在沈已墨背脊的掌心熱極了,仿若要被燙傷了一般。 他急急地收回手,攏在袖中,淡然地道:“等回了朱府,尋個大夫來瞧瞧罷?!?/br> 沈已墨聞言,失笑道:“我一個修行千年的竹妖,不過受了些涼,哪里用得著大夫?!?/br> 恰是這時,小二哥送了鐵觀音來,又為倆人各倒了一杯方離去。 這鐵觀音顏色翠綠,香氣馥郁,沈已墨喝了一口,待熱乎乎的液體滑過咽喉,喉間的干澀總算是褪去了些,他手中抓著茶杯,含笑道:“我方才仔細瞧了,這朱歇手指確實有薄繭,他應當會彈琴?!?/br> 季琢接話道:“莫非他便是在西院中彈琴的妖物?若真是如此,他又為何要夜半在西院彈琴?” 沈已墨搖首道:“我也不知,且我有一事想不明白?!?/br> 季琢飲了一口鐵觀音道:“我亦有一事想不明白?!?/br> “既然如此?!鄙蛞涯嶙h道,“不如我們將此事寫下來,許我們所想之事一致無二?!?/br> 季琢頷首應允,招手喚來小二哥,要了筆墨紙硯。 小二哥手腳利落,不一會兒的功夫,筆墨紙硯便整整齊齊地放置在了桌面上。 沈、季倆人各自以狼毫沾了墨汁寫了。 季琢先寫完,沈已墨稍稍慢一些。 倆人對視一眼,也不出聲,同一時間,將原本正面覆在桌上的宣紙翻轉過來。 季琢寫的是朱歇,妖。 沈已墨寫的是朱歇為何是妖? 沈已墨一把扣住季琢的手腕子,抿唇笑道:“卻原來你我這般心有靈犀?!?/br> 季琢眉間微蹙,方要將手腕子抽出來,沈已墨卻扣得更緊了些,他將季琢五根手指一一撫弄了遍,身子也跟著靠在季琢肩膀處,戲謔道:“你這手合該用來寫情信,執劍卻是失了情趣?!?/br> 寫情信作甚么?要情趣又作甚么? 季琢使了些力氣,終是將手腕子從沈已墨的鉗制中抽了出來。 沈已墨盯著空空如也的掌心,倒也不惱,反是伸手撫過季琢所書寫的三個字。 半晌,沈已墨才道:“朱瀟乃是凡人,他既與朱歇同父同母,為何朱歇卻是妖?” “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朱歇并非是朱歇而是被妖物冒名頂替了,但若是如此為何朱府眾人不知?其二,朱歇被妖物附身了?!闭f罷,季琢瞥了沈已墨一眼,又向著窗外望去。 倆人飲完鐵觀音便回了朱府去,堪堪踏入大門,卻見朱瀟急急地迎了上來。 沈已墨本以為是朱父病危,朱瀟急著要尋他們倆人救命,待朱瀟走得近了,他才瞧清,朱瀟面上竟然是一團喜氣。 他心下疑惑不已,方要詢問,朱瀟卻一把握住他的手,致謝道:“沈公子、季公子,我爹爹······我爹爹他半個時辰前已然醒過來了!” 聽得這話,沈、季倆人皆是驚詫不已,昨日的朱父渾身透著死氣,瘦得厲害,好似一張皮囊被硬生生地覆在了一具尸骸之上,怎地會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轉醒?但看朱瀟神情又不似作假。 沈已墨欣喜地道:“你且待我去瞧瞧罷?!?/br> 三人行至朱父房間前,朱陳氏聽聞腳步聲,回首一看,見是沈已墨與季琢,一下子從病榻上起身,疾步走到倆人面前,滿懷感激地道:“多謝兩位仙人相助,仙人真真是法力無邊,待我家老爺痊愈,我定要為兩位仙人蓋一廟宇,塑上金身,日日香火供奉?!?/br> 這話委實說得太過了些,季琢正要推拒,旁的沈已墨卻作出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慈憫地道:“朱夫人客氣了,我道中人自當普渡眾生,廟宇、金身便不必麻煩了?!?/br> 見朱陳氏還要再言,沈已墨正色道:“我須得先去瞧瞧你家老爺?!?/br> 說罷,沈已墨便抬步走到了朱父榻前。 朱父的模樣一如昨日,雙目卻滿是神采,應是朱陳氏已與他說過昨日之事了,他一見沈已墨,便掙扎著要起身。 沈已墨按了下朱父的肩膀,搖首道:“你雖醒了,但仍需多加歇息,就莫要起來了罷?!?/br> 朱父目中含淚,面上的皮rou皺在一處,因久病半啞著嗓子道:“多謝仙人救命之恩?!?/br> 沈已墨伸手為朱父把脈,不同昨日,這脈象竟如常人一般。 他收回手,笑道:“至多三日,你便能起身了?!?/br> 此言一出,候在一旁的朱陳氏激動得幾乎要落下淚來,對著沈、季倆人又是一番千恩萬謝。 好容易從朱陳氏處脫了身,沈已墨壓低聲音道:“這其中頗有蹊蹺?!?/br> 倆人正巧轉到書房,季琢掃過那一叢開得正盛的臘梅,猜測道:“應是幕后之人怕被我們尋出端倪,進而影響到他的算計,索性將朱父治好了?!?/br> 第39章 第二劫·第七章 三日后,朱父果真如沈已墨所言痊愈大半,已能行動自如,甚至他渾身上下的皮rou都長回了大半,又被湯湯水水滋養著,面色竟較常人更好一些。 按照朱瀟所言,朱府眾人從不會倆人一道患病,且患病者痊愈之后,不出三日,定然會出現新的患病者。 今日便是三日之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