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那黨項兵背上插著一根沒入大半箭身的箭矢,正中心窩,哪怕沒這墜馬的傷,也定然是活不成的了。 剛以為自己要逃出生天的這十六名黨項精兵,頓感心驚rou跳。 宋軍之中,竟還有擁有如此精湛箭術之人! 他們毫不遲疑,沒命般地快馬加鞭,只求快快擺脫那名神箭手的追獵。 然而只是眨眼功夫,那惡鬼發出的追魂索命的箭矢,就又奪走了六名同袍的性命。 幸存的黨項兵,瞬間只剩十人。 “愣著做甚!”眼看著他們將出騎射范圍,狄青藏在面具后的唇角微微一笑,嗓音卻仿佛充斥著極大憤怒地大吼道:“快追!若是放跑了他們,張郎吳郎勢必危矣!” 第二百四十六章 盡管相隔越來越遠,幸存的這幾名黨項兵仍舊不敢放松絲毫警惕,不要命似地快馬馳騁。 唯恐只要有片刻松懈,那索命的箭羽,便會毫不留情地出現在自己背上。 在清晰聽到為首那名頭戴青銅面具、殺敵尤其悍勇的小將焦急萬分地喊出這話時,他們心里倏然如明鏡一般,認定搞明白這場栽得莫名其妙的跟頭后面,罪魁禍首究竟是誰了。 ——果然是那兩個漢人搗得鬼! 待終于逃出生天,所有人心里皆是沉甸甸的,根本沒有絲毫歡喜,唯有滿心仇恨。 “漢人詭計多端,狡猾多詐,我早就瞧出些端倪,請求過世子離那兩條漢狗遠一些的!” 然而李元昊素來剛愎自用,壓抑已久的野心被張元吳昊二人道破后,以精心勾勒的藍圖給哄住了,哪里聽得進去部下的規勸? 見他一意孤行,底下人才不好多勸,也因張吳二人知曉自己身份敏感,幾乎足不出戶,對他們的一切安排具都毫無怨言,漸漸地也就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直到此時此刻,他們才得以知曉,連同世子在內的所有人,究竟掉入了一個如何兇險的精心設計的圈套,叫jian邪的漢人玩弄在股掌之間的! “倘若我勸說世子時再加一把勁,”其中一人不知何時已是滿臉淚水,雙目赤紅,咬牙切齒道:“今日說不定便不會犧牲那么多,那么多的弟兄了!” 他那兩個同胞弟兄,皆被永遠地留在了榷場上,無法回家了! 對僥幸生還下來的其他幾人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之所以能成為李元昊身邊備受重用的親信,多與他們貴族出身、家族同李元昊聯系密切有關,這便也意味著在方才戰場上殞命的人里,就有著不少他們的骨rou血親。 哪怕活了下來,回去后對李元昊是問心無愧,但對痛失至親的家人,又要怎么交代? 幾人放慢了馬速,一言不發,皆沉浸在哀戚之中。 許久之后,才有人略微緩過一口氣來,慢慢道:“這如何怪得了你?只恨那倆漢狗包藏禍心,精于裝模作樣,才讓所有人都被蒙騙了!” “不多!”另幾人憤聲道:“一定要盡早回去告知世子此事,將那兩罪魁禍首碎尸萬段,切莫叫宋軍將人給救走了!” 懷著這份刻骨銘心的深恨,他們顧不得歇息,撐著滿身傷勢拼命趕路,僅用了半日功夫就回到了部族之中,面見了還在為順利擄走南廷高官而得意的李元昊。 “你說什么?!” 李元昊聽完他們簡單匯報后,面上由起初的難以置信,極快地轉為了勃然大怒:“軍機之事,需要胡言亂語!” “若有半句虛言,世子取了我等首級便是!”幾人皆毫無畏懼,梗著脖子道:“若世子還肯相信我等,便即刻將那兩頭jian邪漢狗給斬了!” 李元昊面色沉沉,不置可否。 一邊是近來交談甚歡、給他出謀劃策的張元吳昊,一邊是追隨自己多年,家族與自己聯系緊密的親信。 孰重孰輕,一看便知。 若他理智尚存,說不定還能保持對此事的懷疑。 但大戰失利,手下精銳盡數折損,僅剩下這么幾人的哀痛,已將他那本就為數不多的清明給焚燒殆盡了。 他更清楚,若非慣他們對自己忠心耿耿,怕是根本不會等到前來匯報過軍情,而直接殺到那處秘邸去,把那倆元兇大卸八塊了。 也難怪。 一將張元吳昊二人套上大宋忠臣的面具,過往一些叫他生疑的地方,便能看得清清楚楚了:若當真對他懷有敬意,當初又豈會以那樣無禮之至的方式,引他出來? 那所謂的激將法,不過是刻意羞辱罷了。 他瞇起眼,順手取了一旁的長刀,唇角露出一抹殘忍的弧度:“安心罷,莫說是膽敢愚弄我的賊子,哪怕只為了還你們一個說法,他們也休想活著走出那宅邸了?!?/br> 此時此刻還在秘邸處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好知道精心勾畫的策謀是否生效的張元吳昊,很快就迎來了殺氣騰騰的李元昊一行人。 目光觸碰到他們面上的可怖殺意時,饒是最近沒少同這些蠻族打交道、在刻意逢迎下有所了解的張吳二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 旋即便是心里一沉——看李元昊神情,只怕進展并不順利。 張元吳昊對視一眼,一同迎了上去。 “好啊,”李元昊看著明明眸光閃爍,卻硬要裝出毫不知情的二人,幾被氣笑了:“大計已成,二位智將還裝什么?” 計成了? 張元吳昊心中更是不解:若真成了,李元昊對待他們,不說該敬重有加,也該加重禮遇,怎會是這么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 張元面色微沉,隱約感到幾分不妙,面色卻尤做鎮定。 他先是不悅地輕咳一聲,接著一擰眉,不卑不亢道:“若是我等計謀有誤,令世子失利,世子直言便是,何必說這反話來嘲諷?勝敗乃兵家常事,若世子真是那般輸不起的人,也真是枉費了我與吳兄嘔心瀝血,為君籌謀的這些時日,要殺要剮,便悉聽尊便了?!?/br> “好,”李元昊不怒反笑,甚至饒有興致地鼓了鼓掌,只是那份冰冷的笑意并未透到眼底:“這副大義凜然中不失冤屈的模樣,演得可真好??!難怪我們皆叫你們耍了個徹底!” 吳昊一聽這話,迅速以為猜出緣由,心里反而放松些許,輕笑道:“世子信不過我等,也就罷了,但世子難道還信不過自己的能耐么?自投于世子麾下以來,我與張弟連這大門都鮮少涉足,偶有出行,必先請示過你,從未自作主張。而這院中,素來有嚴密看守,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何談通敵?” 張元亦坦然道:“原以為世子胸懷雄才大略,絕非輕聽輕信之人,卻不想聽了居心叵測的外人三言兩語的挑撥,便為我等定了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而此事一但傳出,世子面臨的,自不可能是歸心,而是徹頭徹尾的失心局面了!” 對于這點,他們還真是坦坦蕩蕩:在決定離開宋境、投奔黨項時,二人便歃血為誓,此生再不以漢人身份入南地半步,又好不容易博得了李元昊的信任,怎么可能在這時自毀長城? 李元昊面色陰沉,吳昊仿佛絲毫無懼道:“世子也不想想,我等自入府后,便注定在宋地眾叛親離,身敗名裂,哪兒來別處可去?” “放你娘的屁!” 一直沒開口,只死死盯著這倆巧言令色的始作俑者,等世子質問完的那幾名黨項精銳,再忍無可忍了:“死到臨頭,還巧舌如簧,如此狡辯!” 竟還敢污蔑他們是‘居心叵測的外人’,真是荒謬至極! 話音剛落,已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其中一人,便手起刀落,直將剛還在大放厥詞的吳昊當頭劈下。 腦殼在重擊下猛然破開,漿水和鮮血混雜著噴濺出來,而失了生命的軀體,則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張元離得最近,被濺了滿滿一臉的血,做不出任何表情來。 他與吳昊雖知自己是與豺狼為伍,知曉早晚有兔死狗烹的那日,卻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出人頭地的夢尚未實現,就已粉碎得如此徹底。 李元昊面上亦有被濺上的溫熱鮮血,越發顯得他面孔冷酷無情。 他毫不在意地擦去眼睛附近的那些血漬,笑著問傻愣愣矗立在原地的張元:“你若沒別的話說了,不妨告訴我,在如此嚴密的看守下,你們究竟的怎么同陸姓小兒搭上的?” 陸姓小兒,是指得陸辭? 在巨大的驚嚇下,張元的神智已有些恍惚,聞言半晌才搖了搖頭:“我……不知世子在說甚么?!?/br> 自陸辭高中之后,他們與其僅有的交集,便是請托對方批閱自己文章的那次。 之后,連面都不曾見過了??! “不肯說啊?!崩钤宦詭нz憾道:“那便留著下黃泉后,再與你那吳兄好好聊吧?!?/br> 既然決定再不信漢人,那也沒了將人留下拷打的必要了。 說白了,不管是真是假,在計謀全盤失敗的情況下,他也絕無可能再任用二人。索性將這罪名扣牢,再把人速速殺了,好安撫蒙受慘重損失的親信的家族。 隨著一道雪白刀光劃過,張元脖頸被利刃利落地割開,鮮血噴涌下,轟然倒地。 他們當初來時,是想著黨項王的世子年輕氣盛,懷有濃重野心,只要投其所好,定好糊弄。 ——卻漏算了,既然是他們能輕易糊弄的程度,也極容易被別人所利用,令他們遭到慘烈的反噬。 除此之外,還有蔑視道義和臣格,所代表的冷血無情。 “書房里剩下的東西,都給我燒干凈了?!崩钤幌訍旱仵吡硕说氖硪荒_,漠然下令道:“去查查,我擄來的那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若是假的,當場格殺;若是真的,我暫還有用,姑且留人一條性命?!?/br> 痛快地看著二人的慘狀,對世子的怨氣,也很快消散許多,幾人迅速領命:“是?!?/br> 在黨項忙著清理門戶時,陸辭也已來到榷場,召來李超等人詢問戰情了。 李超正要開口,眼角余光瞥到正老老實實幫忙打掃衛生的狄青三人,不由一笑,主動道:“其中具體經過,還是由狄郎同知州你說罷?!?/br> “哦?”陸辭挑了挑眉:“這是何故?” 李超并無嫉賢妒能之心,反倒高興軍中漸漸變得鋒芒畢露的年輕一輩,聞言便將原本被眾人恥笑的萬勝營里特批入場的這三人,在戰事時的優異表現,給大說特說了一遍。 見著李超手勢,以為有要務,趕緊撇下手中事情前來的狄青幾人,就將這番吹得天花亂墜的話,給聽了個正著。 狄青:“……” 他無助地看了眼唇角含笑、正饒有興致地盯著自己瞧的公祖,只覺耳根guntang、都快被羞恥心給燙熟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陸辭早已習慣了狄青在自己跟前就是一副小害羞的模樣,笑瞇瞇道:“聽聞青弟今日大發神威,斬敵無數,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不容小覷啊?!?/br> 狄青被調侃得面紅耳赤,半晌才輕聲道:“……只請公祖莫再笑話我了?!?/br> 聽出他話語里的討饒之意,陸辭加深了唇角的笑意,倒是大方地放了他一馬:“你們隨我來一趟?!?/br> 狄青力持鎮定,但耳廓上的高溫,一時半會卻是下不去的。 于是發現這個不得了的大秘密的高繼宣,就忍不住邊走邊一臉驚奇地盯著那紅通通的耳根瞧,直到狄青用殺氣四溢的目光狠狠地瞥了他一眼,才訕訕地有所收斂。 楊文廣在眼角余光瞟到后,就明智地回避了那處,只專心平復因戰斗余韻而還顯激烈的呼吸。 盡管已聽李超大體匯報過一次戰況了,陸辭還是極其看重奮戰在最前頭的這三人的看法。進到營房中后,他便逐一問過細節。 在聽狄青客觀評價黨項兵勇力卓群,人人皆悍不懼死時,陸辭若有所思地以指節叩了叩桌面:“看來還是低估他們了?!?/br> 他雖早對兩軍較為懸殊的實力差距有所預料,但也沒想到,在宋軍占盡先機,人數上也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打這么一個令對方措手不及的反伏擊,竟然還是讓逃走了好幾人不說,就連殲滅那千人部曲的效率,也是低得可憐。 若是李元昊在場,有主心骨在的黨項兵定然更加棘手了。 思及此處,陸辭更堅定了要擊敗黨項,收回馬場的決心。 別看大遼和西夏對中原的瓷器與茶十分青睞,但對機要的軍需物資的管控上,卻是半點都不曾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