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節
顧老爺子笑呵呵地,“幾根華發而已,算不得什么,老臣在陛下您這個年紀時,二十年前吧,比陛下您的白頭發多?!?/br> 皇帝聞言忽然想起來了,二十年前,他登基之前,顧家出了一次大震蕩,幸虧顧老爺子力挽狂瀾,否則顧家就完了。那時,他還是皇子,還聽先皇感慨地說,顧家不愧是顧家,每一代都獨具慧眼選出了最出眾的顧家繼承人。 彼時,顧輕衍還沒出生。 如今,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已在位二十年,而顧家依舊安安穩穩二十年,這一代,又出了個顧輕衍。 不過對比顧老爺子一生對顧家傾力支撐,顧輕衍反而比顧老爺子多了任性,若是當年的顧老爺子,一定不會為了一個女人,在宮宴里對禁衛軍動手,對他來說,顧家永遠比女人更重要。 這樣一看,顧輕衍也算不得什么合格的顧家繼承人。 皇帝問,“顧輕衍呢?可回京了?” 顧老爺子裝模作樣地搖頭嘆氣,“陛下,提起他,老臣便得向您請罪,我這個孫子啊,被我看錯了眼,他不是個聽話的,任性妄為,他昨日回了家,老臣罰他跪在祖祠里思過呢?!?/br> “哦?昨日才回來?”皇帝不信。 顧老爺子一臉赤城,“正是昨日才回來,老臣臭罵了他一頓,又對他動了家法,將他敢去祖祠了。先關他些日子,讓他好好反省反省,待他反省好了,改過自新了,老臣再押著他來向您請罪?!?/br> 皇帝擺手,“不必,你明日就讓他來見朕?!?/br> 顧老爺子一本正經,“陛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老臣教孫五方,讓他惹出了這么大的事兒,若是不教導好他,不敢放他出來惹陛下您生氣?!?/br> 皇帝:“……” 顧家的家規,的確跟國法差不多算是等同的。誰讓顧家是世家大族呢? 皇帝一時無言,他雖然很想懲治顧輕衍,但是先不說以顧輕衍的身份顧家的勢力他拿什么懲治,就說他也得見得著他吧?如今真是連他的人影都摸不著。人回來了,還不來見,怕是對他不滿到了極點。而顧老爺子,他才不信他將顧輕衍真關去了祖祠。 不過顧老爺子這樣說,他也只能這樣聽,他心中罵了句老狐貍,話語上卻讓了步,“他是朕的吏部尚書,他的位置,朕一直給他留著,吏部總不能一直空懸,少關他幾日,便讓他來見朕吧?!?/br> 皇帝到底是退了一步。 就拿今日顧老爺子匆匆進宮來看,雖然說的不是老南陽王的事兒,一個字沒提老南陽王和南陽王府,但是他心中清楚,這是擺明了顧家幫著南陽王府的態度。 玉雪嶺之戰后,他一直希望安顧聯姻,一文一武,守護大楚,可是八年過去,他發現安華錦這個小丫頭不如他所想,便改變了主意,想掌控住他,卻沒想到弄巧成拙。 如今雖然他取消了兩家的婚約,但顯然沒什么用,阻止不了兩家來往。 他殺不了安華錦,也奈何不了顧家,如今所能掌控的已不多,若再不后退一步,那么,他是不是就等著自己的兒子楚硯回來,等著他聯合安家、顧家逼迫他退位讓賢了? 他是一定不準許的。 本來他一腔怒火,卻是在見到顧老爺子這一刻,猛地清醒了過來。 所以,當老南陽王懷揣著滿腹話語打算若是皇帝發作他,他就好好地與他理論一番的心思入宮,在見到皇帝后,看到了對他和顏悅色的皇帝,以為看花了老眼。 皇帝對他是這么待見的嗎? 皇帝與他不是應該指著他鼻子罵他教導孫女五方,讓他教出安華錦問罪的嗎?最差也該是對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大發雷霆一頓才是。 這是怎么回事兒? 老南陽王迷惑了,直到皇帝給他賜座,他瞧見了坐在一旁的顧老爺子時,終于恍然大悟。哦,原來懷安那小子將他爺爺給請來幫他撐場子了,怪不得呢。 他就說嘛,陛下怎么會不給他個下馬威了,反而一反常態對他禮遇有加了。 老南陽王霎時心情不錯了,與顧老爺子打招呼,“老顧,你可還好???” “我很好,老安,你近來身體怎么樣?我聽說你進了七皇子府后,就病倒了?”顧老爺子也心情不錯,關心地問。 老南陽王心想我才沒病倒呢,不過還是順著他的話接道,“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成了個老藥罐子了?!?/br> “你年輕時太拼命了,到老了可不是一身病痛?”顧老爺子嘆了口氣,“少cao些心,仔細養著吧!你若是出了什么事兒,可是我們大楚的損失啊,有你的赫赫威名震著,南齊和南梁就不敢興兵來犯?!?/br> “老嘍,總有兩腿一蹬的那一日?!崩夏详柾鯌n國憂民地道,“如今只能指望小輩們了?!?/br> “如今你來京,南陽王誰在管?”顧老爺子故意問。 “我那不爭氣的孫女,她自小跟在我身邊教導,雖然脾氣不好,但是秉性還是純正的,南陽軍也信服她,有她在,南陽就不會亂?!崩夏详柾跽f著,轉向皇帝,“我臨走時,她讓我好好地跟陛下替她告個罪,她是犯了錯,但到底是事出有因,望陛下大人大量,不要怪罪她了,她這條命,雖然不值什么錢,但南陽軍值錢,南陽的百姓們值錢,還望陛下留著她這條小命,為大楚盡忠職守,護衛大楚百姓,也算是戴罪立功了?!?/br> 老南陽王這番話說的高明,一是說事出有因,什么因,陛下自然明白。二是點名安華錦對南陽軍南陽百姓的重要性,他離開,南陽也不亂,說明南陽盡在她手里。 對陛下請罪,反而成了最其次順帶的。 皇帝深吸一口氣,他至今仍記著安華錦殺了花似玉那一日他的怒火,怒沖心肺,但如今,他就算說要殺,不答應老南陽王這般輕描淡寫的請罪法,能管用嗎? 若說早先他還有一定要殺死安華錦的心思,如今也算是看出來了,他殺不死她,而老南陽王從入京后一直不見他,態度擺在這里,明擺著護著孫女外孫,顧家又是明著向著南陽王府的態度,而楚硯又爭氣,楚瀾三人聯手也奈何不了他,他還能做什么? 他是個利益至上的皇帝,早先,花似玉是他喜歡極了的女人,如今,花似玉是個過眼云煙,婉美人才是他的心頭好,早先他一定要掌控安華錦,掌控不住,就不惜殺了她,如今形勢比人強,他這個帝王也不例外。 所以—— 皇帝不用多加思索地接過話道,“早先朕是氣壞了,也無非是嚇唬嚇唬她,如今嘛,老愛卿既然進京來替他請罪,此事就到此為止,作罷吧!” 老南陽王拱手,“多謝陛下寬宏大量,老臣有生之年,一定多加管教她,拘束她的性子,再不惹禍?!?/br> 至于死后,那他就不管了,也管不了。 誰也沒想到,就連顧老爺子都沒想到,轟轟烈烈的三四個月的安華錦謀害花似玉謀害皇嗣案,就在這一日夜晚,輕描淡寫地被老南陽王和皇帝來回兩句話給揭過去了。 當然搭橋的人是他。 但也實在是出人意料。 第五十八章 低聲下氣(二更) 于是,這個夜晚,沒有雷霆震怒,沒有腥風血雨,過往的一切隔閡以為結死了的結,似乎一下子解開了,天色雖黑著,但仿佛風和日麗,只有君臣和睦。 一個帝王,兩個白發蒼蒼的老臣,一起坐在南書房,其樂融融地閑話起加長來。 足足閑話了一個多時辰。 張公公守在一旁,看著三人,心里是無限的欷歔感慨。 想想幾個月前的宮宴之后,再想想今日,實在是不敢置信。 陛下不愧是陛下,原來也是個能收放自如的人,怪不得當年從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最終是他坐了皇位。 怕是所有人,連他都覺得,陛下鬧這么大,不好收場了,不是與南陽王府你死就是我活,誰知道,今日,聽聞不止四皇子、五皇子、敬王聯手派出的人前往五峰山敗了,四皇子、五皇子隨后傾巢而出的人也敗了后,陛下召老南陽王入宮,不管是存著什么心思,但在顧老爺子一進宮,陛下見到了顧老爺子的那一刻,都平息了。 顧家,也是個令人敬佩的存在,顧老爺子也不愧是二十年前力挽顧家狂瀾的當家家主,幾句話,就調和了這一樁解不開的死結。 要說,還是七公子厲害,在他傳了信后,請了顧老爺子進宮,怕也是算準了。 若說算無遺策,也非顧七公子莫屬了。 他想著,過幾日,七公子該進宮見陛下,該回朝堂了吧? 一個時辰后,皇帝道,“天色太晚了,兩位愛卿別回府了,就在宮里住下吧!” 顧老爺子搖頭,“陛下,老臣擇席,就不留了?!?/br> 老南陽王也搖頭,“楚硯還在五峰山,老臣實在是擔心的睡不著覺,免得在宮里亂走擾了陛下,也還是回去吧!” 皇帝到底是內心強大,見老南陽王提起楚硯,面上也不見尷尬,道,“朕也是歷練他,相信他的本事,他走了幾日了,至今不見他有不好的消息傳來,若是老愛卿實在不放心,不然,朕明日吩咐楚宸帶著兵去一趟五峰山?” 老南陽王雖然知道五峰山是個什么情形,但也順勢應了下來,“也好,他不像是小安兒,自小沒行過軍打過仗,老臣實在擔心?!?/br> “明日一早,朕便派楚宸去?!被实垡蚕胫牢宸迳饺缃竦降资莻€什么情形。 收了話,顧老爺子和老南陽王一起告辭,出了南書房。 皇帝吩咐人提著宮燈送二人出宮。 走出南書房,好一段路,老南陽王與顧老爺子都沒有說話,兩個老人并排走著,心中都是感慨。 陛下收了手,退了一步,不再咄咄逼人,總歸是好事兒,朝局容不得亂。 入宮一趟,老南陽王沒對陛下提皇后,皇帝也沒提。 不過,老南陽王和顧老爺子離開后,皇帝獨自一人沉默地坐了好一會兒,才對張公公說,“去向鳳棲宮傳話,解了皇后的禁,后宮不能一直無皇后統轄,讓她從明日起,擔起皇后的責任?!?/br> 張公公抬頭看了皇帝一眼,應是。 他正要吩咐人去,皇帝忽然改了口,站起身,“罷了,以她的脾氣,若是沒有朕去給她下氣,她怕是聽了這話連理都不理,還是朕親自去與她說吧!” 張公公頓時笑了,“陛下您說的對,老奴正犯愁怎么去向皇后娘娘說呢?!?/br> 皇帝哼了一聲,“她的兒子厲害,她的娘家厲害,她看著綿軟,實則骨子里硬氣的很。這么多年,雖然時常與朕說些軟話,但一旦遇到事情,強硬的很,三年前大皇子私造兵器案,她就十分強硬地護著,如今更是護著安華錦,朕以后怕是還要看她臉色過日子?!?/br> 張公公立即說,“陛下嚴重了?!?/br> 張公公嘴里雖然說著嚴重,但心里卻覺得一點兒也不嚴重,陛下以后可不是得壓著脾氣看皇后娘娘的臉色了嗎?皇后娘娘明顯是忍了這么多年忍夠了,陛下為了個花似玉這么個鬧法,自然是傷了皇后娘娘的心了,本就夫妻沒多少真情,如今已半絲不剩了,以后啊,陛下就算想讓皇后娘娘對他如以前,怕是也不能了。 哎,人啊,就是不能作,哪怕是帝王,也不行。 張公公提著宮燈,一路陪著皇帝來到鳳棲宮。 鳳棲宮的宮門緊閉,十分安靜,像是整座宮殿都在沉睡中。 皇帝擺手吩咐,“都撤了吧!從明日起,皇后的禁令解除了?!?/br> 守在鳳棲宮外的人立即應是,齊齊撤走了。 張公公帶著人去敲宮門。 有守夜的小太監露頭瞧了一眼,頓時愣住,連忙打開了殿門,跪地見禮,“皇上萬歲!” 他這一聲,聲音很大,頓時驚動了整個鳳棲宮。 皇帝有多久沒來鳳棲宮了?鳳棲宮的宮女太監們幾乎都記不起來了,總之好久好久了,他們也曾膽戰心驚過,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后閉宮越久,沒人來打擾不說,御膳房也從來沒敢克扣鳳棲宮的膳食,六局一應供用,俱都如以前,便也都漸漸地放下了心。 畢竟,皇后的背后是安家,安家有百萬兵馬,實在是讓人安心的存在。只要是安家不倒,皇后就不會倒。 哪怕,陛下與安家鬧到了很是僵硬的地步,但只要但分有顧忌,就不會奈何皇后。所以,陛下雖然曾經嚷嚷過要廢后,但依舊沒有,連鳳印都沒收回,哪怕支持敬王,提了良妃的貴妃位分,皇后依舊是皇后。 各宮殿的門齊齊打開,宮女太監們都齊齊出來迎接皇帝。 唯獨一處殿門緊閉,正是皇后所住的鳳棲宮的正殿,靜靜地關閉著,沒有絲毫的動靜。 皇帝本來十分滿意鳳棲宮闔宮上下跪拜迎接他的態度,如今見正殿門緊閉,皇后絲毫沒出來的打算不說,連門都不開,臉色一下子不好看。 不過他也清楚皇后的脾氣,夫妻幾個月未見,在最近的一次見面時,鬧的如此之僵,如今他來了,她不給開門,不出來接,也符合她硬起來冷起來的性子。 皇帝咳嗽一聲,來到殿門前,對里面道,“皇后,給朕開門?!?/br> 皇后倒沒有不答話,而是十分冷清地隔著殿門說,“陛下今日怎么想起來鳳棲宮了?是來對臣妾廢后的?” 皇帝一噎,僵硬地道,“不是。真是來看看你?!?/br> “那可多謝陛下想著臣妾了,臣妾很好,不用陛下深夜來看,陛下請回吧?!被屎罄淅涞鼐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