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配她越來越敗家[穿書]、重生之蘇晨的幸福生活、重生之盟主追妻記、套路金主的正確姿勢、一個不愿做家務懶癌的分手案例、快穿之逆襲打臉一起來、重生之平凡的生活、錦鯉老公在六零、槍王之王、影帝是我前男友
那人說道:“避開了寧陽這邊,走的水路繞道建江府,再由九湯、昌源附近入京?!?/br> “主子,可要奴才帶人去截了他們?” 宇文崢聞言睨了他一眼,“截他做什么,不過是一具棺材兩個死人?!?/br> “蕭遂死了,眼下蕭家已經沒人能夠牽制蕭勉?!?/br> “鹽幫雖然是江湖勢力,可是別小瞧江湖里的那些人,他們的確是不敢與朝廷大軍正面對峙,可如果真發起瘋來只顧著尋仇解恨,也足以鬧出不少亂子來?!?/br> 他殺祁文府和蘇阮,是為了之后的布局,也因為他們知道太多不該知道的東西,太過容易壞事,可如今人已經死了,他自然沒有必要再在這個關頭,為著兩個死人去逼著蕭勉與他對立。 宇文崢手握大軍大勢所趨,固然不怕鹽幫那群烏合之眾,可若是鹽幫真亂起來一心尋釁,終歸也是麻煩一件。 他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盡快領兵攻入京城,取得皇位。 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待到他奪權之后,再慢慢清算就是。 “不必讓人理會蕭勉,只盯著鹽幫其他人的動靜,只要他們不與我們作對,蕭勉要入京城就放他進去,正好也能把祁文府他們的死訊帶回去,叫一些人死心?!?/br> 那人遲疑了下,總覺得放過蕭勉有些冒險,可他卻是知道自家主子的性情,他既有了決定,他們也只能照辦。 “對了,阿棠最近去了哪里?”宇文崢翻了兩頁手里的戰報,突然想起沈棠溪來。 下面那人連忙道:“沈公子回京了,去了兩次天牢?!?/br> “去看謝家的人?”宇文崢挑眉。 那人點點頭道:“是?!?/br> 宇文崢問道:“他還做了什么?” 那人說道:“沈公子還見了一次季閣老家的公子,與周奇、龔雙成等人小聚了一次,說了些關于裴耿和謝家的事情,除此之外就一直留在相府別院里?!?/br> “相爺想要讓沈公子來寧陽幫主子,可是沈公子不愿,為此還與相爺起了爭執,沈公子后來就時常一個人買醉,然后醉醺醺的倒頭就睡,也不管其他事情?!?/br> 宇文崢聞言搖搖頭:“他啊,總是這般性子,既拿不起,又放不下?!?/br> “你傳信給老師,讓他不必讓阿棠過來了,就讓他留在京中也好,否則以他的性子就算是過來怕也只會添亂?!?/br> “那謝家……” “謝家?” 宇文崢神色淡漠,“他們若是安安穩穩的待在天牢,看在阿棠和老師的份上,自然讓他們活命,可他們若不安分,便送他們去和太子團聚?!?/br> 那跪在地上的人聞言垂頭道:“是,主子?!?/br> …… 祁文府和蘇阮身亡的消息傳進京城時,無論是朝中眾人,亦或是焦頭爛額的明宣帝,此時腦海里都有瞬間的空白。 祁文府,死了? “這消息是從哪兒來的?”莫嶺瀾豁然起身道。 瑞王沉聲道:“應該是真的,荊南那邊知州府送來的折子已經到了圣前,交代了經過,而且據說是蕭家的人親自認得尸,蕭勉扶靈上京已經在路上了?!?/br> 莫嶺瀾身形微晃,“砰”的一聲撞在了身后的椅子上。 若是旁人,他還能騙自己有可能認錯了人,可是蕭勉親自帶著祁文府他們回來,他連騙自己都沒辦法。 安陽王坐在一旁,臉色也是難看。 他本就已然年邁,短短幾個月時間,整個人更是如同老了一大截,特別是在謝家出事之后,朝中亂起來,明宣帝又固執己見幾番為著謝家與他爭執,甚至還曾斥責他是不是和謝家一同有了不軌之心。 等到那所謂先帝和元后的血脈發了檄文,大軍直奔京城而來時,焦頭爛額的明宣帝又找上了他,想要讓他出面鎮壓朝中諸人,可他已經久不在朝中,且京城里早已經被人滲透,單憑他一人又哪能壓得住那些鬼魅魍魎。 安陽王幾次提議讓明宣帝放了謝家的人,讓謝淵領兵抗敵,可是明宣帝卻一直都是顧左言右前后猜疑,怕謝淵怨恨之前太子之事,怕他趁機謀逆造反,更怕謝淵從牢中脫困之后反投了那所謂的義軍,轉過頭來對付大陳。 安陽王從沒像是現在這般悔恨,當初怎么會覺得明宣帝還算是個合格的君王。 早知道太子未亡之前,就該早早輔佐他登基,也不至于如今朝中亂成這個樣子。 第484章 軟禁 安陽王被明宣帝弄的心力憔悴,又要cao心朝中和京中的事情,鬢邊白發陡聲,短短時間就像是老了十歲,而安陽王妃也為著入獄的謝老夫人cao碎了心。 安陽王說道:“祁文府能不能回來,對如今京中都幫助不大,眼下最重要的是,到底讓誰出城去定康調兵?!?/br> 瑞王聞言臉色漆黑,胖乎乎的臉上滿是怒意,“調個屁的兵,皇兄緊抓著虎符不放,曹雄那個龜兒子又不愿意借禁軍給我用?!?/br> “城中城防全落在了曹家手里,城外四營也被曹家鉗制,曹雄記恨當初和謝家之事,不僅對著謝家落井下石,在軍中大肆排除異己,皇兄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寧肯把人給了曹雄也不肯給我?!?/br> “我前幾天偷偷派人想要出京去定康求援,剛到城門附近就被人當了叛軍拿下,唯一趁亂跑出去的那人也死在了半道上?!?/br> 瑞王說著說著,就氣不打一處來, “王叔,你說陛下他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眼看著叛軍都快打到京城了,他還不肯放謝家的人,我真是……” 他真是恨不得錘爆明宣帝的腦袋! 安陽王眸色沉暗:“陛下他,怕是被人軟禁了?!?/br> 瑞王一驚:“王叔是說,曹家……” “不只是曹家?!?/br> 安陽王緊抿著唇低聲道,“陛下已經兩日未曾上朝了,外間之人求見也極為不易,哪怕見他之時每每也都有沈相在旁,幾乎難以單獨與陛下說話?!?/br> “本王之前見到陛下時,他還未曾糊涂至此,可最近幾日他越發昏聵,除了日日召沈鳳年入宮之外,就連本王要見他都得等他召喚才行?!?/br> 瑞王臉色瞬變,安陽王是如今朝中宗親里輩分最高的王爺,更是明宣帝和他的親叔叔。 往日安陽王若要進宮,從來都不需要通傳,想見明宣帝時更可時時入宮,可如今連安陽王入宮也得照著宮規行事,而且想起這段時間南元山被貶,沈鳳年以相位盡攬朝中大權。 瑞王緊握著手:“沈鳳年也投了叛軍?” 莫嶺瀾沉著臉:“他怕不是投了,而是從頭到尾就是,若非如此,謝家之中的那些東西是從何而來的?!?/br> 瑞王想起從謝家搜出來的那些“鐵證”,還有謝青珩身上來不及扔掉的“毒藥”,若非是親近之人,又怎能那么輕易的將東西送到他們身邊,甚至讓謝家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之時,就已經滿盤皆輸,落得個鐵證如山、罪證確鑿的下場。 “那個逆賊??!”瑞王咬牙低罵了聲。 安陽王緊緊皺眉:“眼下京中局勢危險,沈鳳年哪怕投奔逆賊,可明面上他什么都沒做,且也未曾在朝中做過什么大逆之事,本王就算想要動他也不能?!?/br> “不如我禁宮去見陛下,向他求虎符?”瑞王沉聲道。 安陽王直接開口否決:“不行?!?/br> “你雖是皇親,卻也不能擅自入宮,如若沈鳳年和曹家當真已經勾結,甚至軟禁了陛下,那如今宮中上下都已經被他們握在手里?!?/br> “別說是你,就是本王無詔擅入禁宮,怕是也會被他們趁機落下個死罪?!?/br> “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難道就坐在這里等死嗎?!” 瑞王氣聲道,“現在這情形已經至此,沈鳳年和曹雄如果與那宇文崢是同黨,甚至覬覦皇位多年?!?/br> “宇文崢已經起兵,甚至大軍直逼京城,眼看著就要成事,沈鳳年何必還隱而不發搞出這么多的事情來,他為什么不索性反了?” 安陽王聞言也是不解,若沈鳳年當真反了,他們倒也好處置了,大不了想辦法弄死了沈鳳年,或者索性舍了明宣帝逃出京城強行率兵平叛,這天下總不會所有人都反了,只要沈鳳年反了,他們便有借口替明宣帝報仇,哪像是現在這般進退不得。 沈鳳年如今維持著表面君臣之誼,只守著皇城、把持朝政,與曹家一起維系京中表面太平,甚至鮮少有人知道他所做之事。 他們若此時說他反了,甚至動手,恐怕會被他反咬一口扣上個污蔑朝臣、意圖趁亂不軌的大帽子,名正言順的拿了他們這些僅剩的皇親。 莫嶺瀾緊緊攏眉,心中各種猜測不斷,許久后他才對著安陽王道:“老王爺,您與我說句實話,那宇文崢和元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陽王一頓。 瑞王扭頭:“王叔,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瞞?” 安陽王聽著瑞王憤憤的語氣,許久后才低嘆了聲道:“本王也沒想到,當年陶宜靈居然會有孩子?!?/br> 陶宜靈便是先帝元后的閨名,是當時京中出了名的才女。 她長相極美,琴棋書畫皆是精通,聰慧絕倫且滿身風華,卻又不像尋常閨閣女子般默守陳規,活的如同她最愛的桃花一般明艷熱烈。 當年還是皇子的先帝遇襲落難京郊時,被外出上香的陶宜靈救下帶回了城中醫治。 先帝對陶家之女一見鐘情,不顧其已有婚約百般癡纏,甚至以權勢相逼讓與其定親之人主動退親,后求得圣旨強娶了陶家女。 陶宜靈最初的厭憎先帝的,甚至從不愿予以先帝一個笑臉。 可是先帝卻是極為執念之人,也是最善手段的人。 他知曉陶宜靈喜歡桃花,就在滿府之中種滿了桃樹,還將他們相遇的地方也變成了桃林,他知道陶宜靈喜歡古琴,就遍天下的替她尋訪名琴古譜,甚至不惜自貶身份去替她與人求琴。 陶宜靈厭惡什么,他便從不沾染。 而陶宜靈喜歡的,哪怕他曾經再不喜歡他也能愛屋及烏。 先帝幾乎知道陶宜靈所有的喜好,她愛吃的,愛用的,喜歡的花色,愛聽的曲子,善用的熏香,甚至在后來登得皇位之后,也毫不猶豫的立了出身不高的陶宜靈為后。 當一個男人捧著全天下到了面前,只為討一人歡心時,真的很少有女人能夠拒絕。 陶宜靈最初的確是不喜歡先帝,可這世間有幾個女子能夠對著這般體貼深愛自己的夫君,半絲不動情的? 她之前厭惡先帝,只是厭惡他霸道和以勢壓人,卻并非是對之前那樁婚事有多在意,而后來隨著時間流逝,當初的蠻橫褪去之后,就只剩下柔情。 第485章 元后之死 陶宜靈愛上了先帝,也心甘情愿的留在了皇宮。 那一段時間是整個京中最安穩的時候,而那時候皇宮之中種滿了桃樹。 每逢春日桃花盛開之時,四處可見粉白花海,踏入宮中猶如進了世外桃源,呼吸間都是淡淡清雅的香甜。 那時候,所有人都以為先帝和元后會一直相愛。 可誰又能想到,后來先帝居然會寵幸別的女人,甚至將其他女人捧到了元后之上,更與元后走到了那般決絕慘烈的地步,生生將那個明艷剛烈的女子逼死在了冷宮里。 “元后是自戕的?”莫嶺瀾問道。 “不知道?!?/br> 安陽王說道,“當時元后被打入冷宮之后,先帝不許任何人探視,不準任何人提及她,整個宮中的人都好像是忘記了世間還有一個陶宜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