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洲際賽前夕,便有多家媒體新聞扛著長槍短炮爭先報道直播這一盛事的進行。 作為權威賽事之一,idh在賽道的選擇上全程都貫穿了“出乎意料”這一理念。 這次同樣與青海丹霞一致,打破了以往常規選擇,不再以速度為主,反而選擇了觀賞性成高的多彎道、曲率多山地形。 而西班牙,作為地中海的南歐國家,其富裕的地勢山型便是出名的多樣。 海島的山頂是一塊好觀賞點,在這,所有人都能清楚看見整座巨大海島被一片蔚藍清澈的海水環繞, 沿海線曲長,光線的折射使其波光粼粼; 晴空萬里,各樣的沙灘、海灣和礁石海岸爭先映入眼簾。腳下的每一處壯麗的自然景觀, 也是由數不勝數的山脈丘陵與叢林而組成。 海岸澄澈, 山巒巍峨。 要是作為度假場所,那一定會是很棒的選擇, 但要在這進行高危險難度的極限運動競賽,那或許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畢竟誰都無法忽視懸崖下鋒利而刻薄的山峰、礁石, 遍地叢生。 危險系數飆升。 * 辦理完參賽手續,燕肆與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乘坐巴士,跟隨主辦方工作人員,共同來到了賽段的起點。 這里是一處沿海山脈的頂點。 距離島嶼的邊緣很近,即使山體落差近千米,燕肆也能在空氣中嗅到海水的咸味。 這擦肩而過的海風,讓他回憶起距離自己上次來海邊,應該是在離開大學前的一次。 過去很久了。 燕肆站在山頂某棵粗壯的橡樹后,短暫的走神后,他看到風拂過海面,掀起一層一疊純白色的浪層,濤花連綿,幾艘帆船平靜的停滯在遠處。 是淺藍色。 “各位請按照編號順序來?!?/br> “試跑環節會一直開放到傍晚六點鐘前?!?/br> “請各位選手注意全程安全!” 據點的工作人員用著帶有濃烈南歐口音的英語進行最后一遍的提醒。 但速降老手無需多言提醒,他們也清楚自己應該要做什么。 各自與伙伴、同行人在合適的區域熱身,排隊,準備滑行。又或有幾名本身熱度較高的選手,接受著媒體的采訪。 相較于孤身一人的燕肆,這些人都是成群結隊。反而襯得燕肆這邊有些冷清。 可停留在他那張出眾的東方面孔上的目光,卻不會少。 “誒,你看那是亞洲人嗎?” “他怎么在角落一個人熱身?!?/br> “我猜他肯定是在等我,嘿嘿——不過之前的環節里我怎么都沒見過他?” “別自戀了?!睂Ψ椒藗€白眼:“分站比的時候人山人海,那么多人,你怎么都記得住?!?/br> 那人拍著胸脯說:“不可能!我對帥哥很敏感,那帥哥的長相完全是我的菜,我要是見過絕對不會忘!” “……” “我記得中國有個很牛的大神,好像是叫羅明,我怎么沒見到他?上屆瑞士洲際賽時,他真的太亮眼了!” “或許他壓根沒想來今天的試跑熟練場地吧?!?/br> “畢竟有不少速降的瘋子喜歡未知的刺激……那可真是不要命?!?/br> “喂格魯斯,你說我現在上去搭訕那個亞洲帥哥,會不會太唐突了?!?/br> “首先,現在大家都在排隊試跑。其次,對方如果聽得懂你蹩腳的英語的話?!?/br> …… 沉浸在熱身中的燕肆全然不知自己身上被多少目光所注意著。 而他如此格格不入的原因,除了那張出眾到令人無法挪開目光的長相,更因他似乎是全場唯一的亞洲面孔。 即使燕肆在歐洲賽區像是“無人問津”,可對于青海杯賽冠軍一聲不吭就前往其他賽區洲際賽這一事,國內的論壇帖子卻是越疊越高。 他們無不一討論著這橫空出世的“天才選手”為何選擇前往異國他鄉,猜測對方自負不滿足亞太地區的水平,所以才自大狂妄的選擇來到天才遍地的歐洲賽區。 又或只是出于愛好者的目光,隔著屏幕為其加油打氣,感慨對方堅韌精神。 * 一時半會兒還沒到燕肆的試跑輪次,他就靜靜在一旁觀察選手們在賽道上的反應,以及技術判斷。 哪怕拔地而起的led大屏鏡頭并沒焦點在滑手們的細節上,可無人機所拍攝到的賽道全貌,還是有助于他的記憶。 在入住主辦方指定酒店前,選手們就收到了與比賽相關的手冊。 上面用英語描述了這條山脈道路的特點,以及介紹了某些獨屬于西班牙山脈丘陵地形的特有路段,這是與青海丹霞截然不同的環境風光。 本次賽道,除了蜿蜒曲折的豐富彎道以外,更少不了吸睛的沿海風光。 即使是燕肆,有時他也會不由自主將視線從滑手身上,轉移到平靜遼闊的海面上。 可顯然,海島的自然特征對于長板速降的選手而言,只是披著羊皮的狼,仍舊有不友好的地方。 經歷過與羅明的那場比賽,他也明白——自然變化對速降的影響有多大。 現在只是試跑,周邊圍繞著的一圈選手和粉絲們卻異常熱情高漲,氣氛輕松活躍,他們的歡聲笑語仿佛這只是一場愛好者派對。 “是個新面孔!” “加油,這次的路段很酷,你們肯定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