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的古代生活_分節閱讀_165
張云接過銀子,放到了內衣的夾層里,這是關璟特意給他縫出來的,因為他出門的時候不習慣帶著錢袋子,想要出門的時候經常是馬一遷,人就跟著走了,等到碰到想買東西的時候,才發現錢沒帶出來,當時別提是多麼的尷尬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幾回之后,關璟就把他的內衣里縫制了一個夾層,把銀子和銅板都放在里面,省的他出門在忘記帶錢。 等到第二天一早,張云特意起了一個大早,吃過早飯之后,提前的來到了軍營,跟元帥報告了一下,說明了自己的情況,請元帥允許他把一天的活計都挪到上午來,下午好空出一些時間出一趟縣里的縣衙。 將軍批準了他的要求,反正現在他們親衛隊也沒什么事情,要做的也不過是有些日常的訓練而已,下午張云要是不在,交給他們的副隊長就可以了。 就這樣,張云快速的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完成了自己本來應該干一天的工作,然后連午飯都沒有吃,快馬加鞭的來到了縣城里。 來到了縣衙,張云并沒有忙著去找主簿買土地,而是讓衙役們給通報了一下,就說自己是何彥的親戚,是過來找他的,請他們幫忙通報一下。 守門的衙役雖然沒見過張云,但是從他的穿著和氣度上也可以大致的判斷出張云的身份,干他們這一行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眼睛要擦亮一些,知道什么樣的人可以怠慢,什么樣的人那是怠慢不得的,向張云這樣的,那就是一個明顯怠慢不得的主。 于是守門的客客氣氣的將張云帶到旁廳等著,自己則快步的往縣衙里面去了。 不一會,守門的人就回來了,后面還帶著張云要找的何小姑父。 何彥聽說有人要找他的時候還挺納悶的那,沒聽說家里那個親戚要過來呀,而且就算是要走親戚那也得是到家里去呀,怎么還找到衙門來了? 帶著滿腔的疑惑,何小姑父跟著過來報信的衙役來到了旁廳,一進門就看見張云坐在那里等著他,見狀他連忙快步的走了過去,向張云問到:“是云哥兒呀,怎么要過來事先也不打個招呼,鬧的我是一點的準備都沒有?!?/br> 張云聞言回到:“就是過來看看您,還要打什么招呼,小姑夫您眼下還忙嗎?” 何小姑父姑父聞言回到:“也沒什么事兒了,這不快到午休的時間了嗎,有什么事情下午在忙也是來得及的?!?/br> 張云聞言說到:“那就好了,小姑夫咱們可是有一段的時間沒有見面了,侄兒想著請您出去聚一聚,地方就您來挑好了?!?/br> 何小姑父一聽便知道張云這是有事情要與他說,又不愿意叫別人知道,所以才想要把他叫出去,兩個人單獨的聊一聊。 他何彥也是一個明白人,見張云這么說了,自己也就沒再推辭,笑著對張云回到:“就我們縣衙外面的留客樓就不錯,他們那里的醉蝦,可是咱們縣里的一絕呀?!?/br> 張云聞言回到:“成呀,今個咱們就在那里了,我也嘗嘗那道讓小姑夫贊不絕口的醉蝦?!?/br> 何小姑父聞言讓傳信的人向里面告訴一聲,就說自己這邊來親戚了,中午就出去吃了,自己帶來的那些飯菜,中午就叫大伙幫忙給分了吧。 縣衙里是有規定的,午休時間是大家休息吃飯用的,縣衙里的人是不準回家的,所以在這里工作的人,到了中午,要不就是家里人給做好了飯菜送過來,要不就是早上過來的時候就把中午飯給帶好了,到時候再吃。 有些時候家里做的飯菜吃膩了,也會有些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出去打打牙祭,這樣時候只要是跟主管的錄事說上一聲,也都是可以的,畢竟人家是過來上班的,又不是來坐牢的,難免得有個放松的時候。 今天張云過來了,何小姑父就跟主管的錄事告了一個假,帶著張云出了縣衙的大門,往左面一拐,進了一條胡同,出了胡同正對面便是他們要去的留客樓了。 他們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飯點,留客樓里到處都是過來吃午餐的人,張云看著這酒樓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就知道這里的酒菜一定會很有味道。 何小姑父顯然是這里的???,跑堂的小廝是認識他的,見他過來趕忙的上前招呼,問他是不是還是要老座位和老菜色。 何小姑父聞言沒有回話,而是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張云,這一回他是客人家是主,主人還沒有發話,他這個客人可是不好喧賓奪主的。 張云聽見了店小二的問話,從懷里摸出了幾個大子,遞給了店小二,然后對他說到:“麻煩小二哥兒給我們找一個清靜一點的雅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