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品男后_分節閱讀_2
“心血算什么,我心痛的是一旦樊城落入敵國手里,東林就等于失去了半壁江山,而百姓,也將陷于水火。身為武將,放棄自己的陣地,如何對得起皇天后土,如何對得起幾月下來,和咱們同仇敵愾共同守城的百姓!” 賀蘭驄仰天長嘆,難道是天要亡我東林? 圣旨很快到了,接到圣旨那一刻,賀蘭驄的心碎了。 侯爺,你要撤兵嗎? 侯爺,朝廷不管我們了嗎? 侯爺,不能走啊,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 城中百姓在得知賀蘭驄不得已要奉旨撤兵的時候,涌到平日他辦軍務的行館,期望可以挽留下在外敵面前,他們的精神支柱。 其實,樸實的老百姓何嘗不知道,賀蘭驄也是萬分不愿離去,然而圣命難違,他不走,就是抗旨不尊。 回到京城的賀蘭驄并沒能面見皇帝,而是被解除了兵權,賦閑回家。 天天在家憂心前方軍情的賀蘭驄終于等到了高英帶來的消息,北蒼的大軍并沒有繼續南進,而是止步于樊城。令他稍稍安心的是,北蒼大軍并沒有殺戮百姓,則是城外扎營,對于城中的守城官員和百姓,多為安撫,并出兵緝拿城外匪盜,維護治安。 雖然欣喜百姓沒有被sao擾,但心思縝密的賀蘭驄卻在想,事情遠沒這么簡單。 一個月后,北蒼國的議和使者抵達東林國都。 因玩忽喪志丟了半壁江山的東林皇帝被太后狠狠訓斥了一頓,恢復了早朝,而上朝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應付北蒼國使者帶來的議和條件。 北蒼國開出了兩個條件,看似簡單,卻是非常棘手。其一,東林歸附北蒼成為附屬國;其二,將延平侯賀蘭驄作為今年歲貢,進獻到北蒼。 此時東林國,除了翼王手下還掌握少數兵馬,再也調不出多余的兵,如果不答應第一個條件,那就坐等著亡國。說什么,皇帝也不愿做這亡國之君。因此,不顧一群保守大臣的死諫,東林皇帝很痛快地答應了北蒼的第一個條件。 至于這詭異的第二個條件,在朝廷上則掀起軒然大**波。 賀蘭驄是延平侯、神策大將軍,且文武雙全,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把他獻出去,那東林武將,除了威武將軍干戈,就沒人了。再者,堂堂的延平侯,是太后的親侄子、當今皇帝的表兄,被當做貢品獻給北蒼,既是對東林的侮辱,也是對賀蘭驄本人的侮辱。對于這個條件,就連暗中給賀蘭驄使絆子的左右丞相,也覺得有些過分。 皇帝在朝中被大臣吵得焦頭爛額,回到寢宮,自己的母親也跑來央求,不能把賀蘭驄給獻出去。 皇帝苦笑,自己的母親,出身于賀蘭家,對那個侄子,比對自己這個兒子還要親。他就想不通,他賀蘭驄哪點比自己強,就算他讀書多、武藝又好,可還不是一樣要向他這個九五之尊朝拜嗎。憑什么母親疼愛她,百姓敬他? 人在關鍵時刻一旦自私起來,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最可怕的。 在這位和賀蘭驄有著血親關系的東林皇帝心里,此時已經有了計較,于公于私,把賀蘭驄交給北蒼,都是上上之策。 3、跑路被活捉 延平侯府內,賀蘭驄躺在涼亭的躺椅上假寐。 天氣是越來越熱,午后的蟬鳴攪得人人煩躁不安。 老管家悄然步入涼亭,問:“侯爺,你難道真的要遵從圣旨,去北蒼?” 賀蘭驄猛地睜開眼睛,打量著面前皺紋已經爬滿整個面部的老人,輕嘆一聲:“江伯,我如果沒記錯,你已經在這延平侯府三十六年了,累了吧?!?/br> 老人垂下頭,“侯爺好記性,老奴伺候侯爺和老侯爺,加起來整三十六年了?!?/br> “嗯?!辟R蘭驄把目光轉向一池的碧蓮,蓮者,出淤泥而不染,人何時能和這蓮花一樣不染纖塵呢? “給府中上下的人算好工錢,年紀大的多算一些養老錢,年紀小的,算一些生意本錢。你們這些年很辛苦,也累了,都走吧?!?/br> 老人一愣,“侯爺,你這是……” 賀蘭驄一笑,“都走吧,以后東林再沒有延平侯?!?/br> 老人心下一緊,忽然生出一種不祥之感,急急地說:“侯爺,你要想開??!那道圣旨不算什么,侯爺如果要走,誰能攔得住,走吧,找干戈將軍去?!?/br> “唉?!辟R蘭驄嘆氣,“我走了,皇上不會放過你們?,F在,府外已經被秘密包圍了,如果你們不走,我根本不能毫無牽掛的離開?!?/br> “老奴明白了,這就去辦?!?/br> 老人佝僂著身子走了,賀蘭驄瞇起了眼睛,干戈,這次,我就全靠你了。 府中的下人拿著多于往日數倍的銀錢,給賀蘭驄躬身行禮后,便依依不舍地離開。 賀蘭驄在大門內,揚起手與他們招呼了下,便目送他們身影遠去,直至消失。 朱漆大門嘎吱一聲緩緩合上,最后發出咣當一聲,阻隔了門外的喧囂與門里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