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老王妃不愿,男子費心哄她,終于還是讓她點了頭。 另一邊,離開鳳儀宮的殷箏被叫去見了皇帝,皇帝看她雖然遇刺,但卻并未受傷或受驚,就放下心,和她商量這段時間先在宮里待著,直到殷箏答應了,才讓殷箏回去。 殷箏回到鱗光島,等到半夜才見江易回來。 原以為江易必然會帶傷而歸,結果發現江易非但沒受傷,還是吃飽了肚子回來的。 殷箏嘆:“這一幕過于眼熟了?!?/br> 江易不解,沒懂殷箏這話什么意思。 殷箏也沒解釋,就是想起了很小的時候,她第一次在臨西王府遇到江易,那時她還不知道江易是江韶戚的弟弟,只看江易餓得肚子疼,整個人蹲在樹下蜷縮成一團哭個不停,就給了江易一個包子。 之后江易便開始跟著她,需要她每天投喂三餐來打發。 誰知投喂到最后,自己離開臨西,江易也跟著自己走了。 殷箏摸摸他的頭,問他:“你會因為這里有很多好吃的,就留下來嗎?” 江易在屋里來回走動消食,聞言搖搖頭,想也不想便說道:“你說要帶我去黔北看星星的?!?/br> 殷箏聞言,輕笑:“也是?!?/br> 第二天,雨停天晴,皇后一大早便乘船度過麒麟池,上鱗光島 來找殷箏。 殷箏原以為皇后還是因婚嫁之事而來,誰知皇后帶了御醫,還一見面就緊張兮兮地拉著她看,看完又催促御醫給她把脈。 殷箏滿頭霧水,問了才知老王妃今早又入宮,無意間把殷箏昨日遇刺的事情說給了皇后聽。 殷箏遇刺一事雖傳得滿大街都是,但皇帝和聞澤都瞞著皇后,就連長夜軍也得了指令,不曾對皇后提起過。 如今一下被拆穿,皇后嚇得六神無主,甚至忘了殷箏昨日和平時沒什么兩樣的表現,直接就帶著御醫和一大堆藥材來了殷箏這里。 殷箏無奈地安撫著皇后,花了整整一個早上才把人送走。 午飯時候,殷箏的桌上多了碗燕窩蓮子粥。 殷箏正要喝,聽說那燕窩是早上老王妃見皇后時拿來給殷箏的,頓時就把那碗燕窩粥給放下了。 “拿走吧,我怕有毒?!?/br> 殷箏隨口一說,不想一語成讖,午飯還沒吃完,一名代號三十三的長夜軍直接推門而入,看到桌上那碗燕窩蓮子粥還沒動過,松了口氣。 十九和殷箏不知發生了什么,還問他怎么了。 三十三說:“燕窩有毒?!?/br> 十九和殷箏都驚了,十九是驚殷箏的料事如神,殷箏是驚老王妃竟愚蠢如斯,真干出了直接給她下毒這樣的蠢事。 驚完之后兩人很快就恢復了平靜,畢竟十九是長夜軍,心理素質本來就好,至于殷箏,她在想能否利用此事將老王妃摁死。 然而皇帝還沒正式收養殷箏,殷箏如今不過是尋常百姓,下毒未遂的人卻是老王妃,身份差距在這,想要借此做些什么,顯然籌碼還不太夠。 這邊殷箏還在盤算,那邊十九問三十三,燕窩上被下了什么毒。 三十三說:“我也不清楚,就是試毒那兄弟突然暈了過去,皇后娘娘早上帶來的御醫正在給他診治,他們叫我先過來,免得姑娘把粥喝了?!?/br> 十九懂醫理,聞言便也趕了過去。 之后沒過多久,殷箏才把飯吃完,十九就回來了,殷箏詢問,得知那試毒的長夜軍已經醒來。 殷箏喝著湯,正在心里想長夜軍果真厲害,這么快就能把人救回來,然后就聽見十九說:“是枯蘭之毒,此毒并不會傷及性命,所以姑娘不必… …” 十九話沒說完,湯碗便掉落在地,湯水灑得殷箏裙子上都是,殷箏卻半點不顧,一只手撐著桌面站起身,臉上十分少見的出現了冰冷而兇悍的模樣,一字一句仿佛是嚼碎了吐出來的:“你說什么?” 第32章 麒麟池占地極廣, 因此只要越過三大殿,之后以北的許多離宮別殿, 都是圍繞著麒麟池來建造的。 其中有一座宮殿名為含涼殿,離麒麟池最近,內設機關水車可將麒麟池的水抽上宮殿的屋頂,讓水自屋頂流下,順著屋檐邊緣設置的排水管道在殿外形成水簾, 降低宮殿內的溫度, 是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也是皇帝夏天最常待的地方。 皇帝原先一直都需要國師制藥來維持健康, 上輩子國師死于司天樓,皇帝為此臥床許久,靠著殷箏提供的藥方花了兩年的時間慢慢療養才擺脫了對藥物的依賴。 這輩子重來一世, 皇帝還記得那藥方子,便早早就叫人按照藥方制藥服用。只是如今才過小半年,他的身體還未全然康復,到了酷暑時節還是得和以前一樣,躲到含涼殿內避暑。 聞澤趕來時,殿里除了羽林軍, 便只有皇帝和殷箏,留下伺候的太監只有徐公公, 此外再不見半個宮女內監。 “燕窩是哪來的?”聞澤一入殿內便揚聲問道。 問完了才對皇帝行禮,然后側身看向險些便吃了有毒燕窩的殷箏。 聽聞殷箏的飯食里被人投了毒,聞澤起先還驚了一下, 之后得知殷箏無恙,也沒人因此而亡,他便沒打算再理會,反正此事就算他不管,他父皇也會管,沒他什么事,若著急上趕著去插手,反而顯得他有多在意似的。 然而得知那毒藥是枯蘭,聞澤的反應半點不比殷箏冷靜,當場就掀了桌子,從扶搖閣一路朝著鱗光島去,攔都攔不住。 還是賈圓出聲提醒,他才知道殷箏和那有毒的燕窩被送去了皇帝所在的含涼殿,這才換了方向朝含涼殿趕來。 先前十九曾說,枯蘭之毒,并不會要人性命。但十九沒說,枯蘭會將人變成一個忘卻前塵的廢物,中毒后再也記不得自己姓甚名誰,同時再也無法擁有健壯的體魄。 試毒的長夜軍沒吃多少,且才要毒發就被催吐,因而問題不大。 但此事對知道此毒的人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十九年前,當時的皇帝還是太子,身為太子妃的皇后也才剛懷上聞澤。 然而安武郡主的父親—— 齊王謀逆,不僅圍了宮城,還逼太子與身懷六甲的太子妃服用了枯蘭之毒。 沒人知道齊王是從哪弄來這樣作用奇怪的毒藥,也沒人知道齊王為何不直接殺了他們一了百了。 只是在那之前,從未有人聽過枯蘭之毒,在那之后,枯蘭之毒就消失無蹤,再未出現一樣或者相似的毒藥,枯蘭之名還是為太子和太子妃解毒的國師取的。 但就連國師也只能勉強猜出制造枯蘭的幾味毒草毒物,并不能完全探知枯蘭的方子。 這種情況下出現枯蘭之毒,叫聞澤如何能不在意。 “燕窩是臨西老王妃送來的,陛下已叫人送去辰天閣給國師查看了?!币蠊~頂著聞澤的目光平靜回答,沒有半點最初聽聞枯蘭之毒時的激烈反應。 但她的衣裙沒換,裙擺上還沾著湯汁凝固后的淡黃色,暴露了她此刻同樣想要知道枯蘭之毒從何而來的急切心情。 皇帝倒是比殷箏和聞澤都要淡定,他說自己已經派人去了鳳儀宮,查看還有沒有其他被下了毒的東西,并叫了人去老王妃居住的趙府拿人,讓聞澤坐下喝口茶慢慢等。 聞澤并未聽話,依舊站在原地,只是視線從殷箏身上挪到了其他地方,不去看任何人。 皇帝無聲輕嘆,卻也沒有勉強他。 當初皇帝與皇后中毒,兩人直至安武郡主平定叛亂才終于得救。 那時的皇帝皇后已經什么都不記得了,身體狀態也變得極差,多虧國師診治才恢復了記憶,只是身體依舊虛弱,要靠藥物維持。 皇帝倒是沒什么,可皇后當時懷著孕,這樣下去定會死在分娩那日。 先帝更加看重自己的嫡長孫而非皇后的性命,因此只讓國師想法保住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可皇帝卻不愿看見自己的妻子有事,并多次在私底下與國師會面,懇求國師保住皇后的性命。 國師也不知道是被皇帝的真情打動,還是因為別的什么,耗費數月才找到辦法,那就是尋來數名內家高手,配合藥物將皇后身上的毒盡數逼到胎兒身上,這樣皇后能在分娩之前盡可能恢復身體,等到胎兒分娩,毒素亦可隨胎兒脫離皇后的身體。 可這么做無法保證胎兒的死活,簡而言之,就是要舍棄皇后肚 子里的孩子。 要不要這么做,選擇權在皇帝手上。 至于皇帝最終的選擇是什么,從如今不需要藥物就能保持健康的皇后,以及皇帝對聞澤近乎千依百順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很多人都說聞澤是條瘋狗,但是沒人知道聞澤是否在幼時就顯露出了自己別具一格的脾性,因為聞澤十歲之前一直都被養在深宮之中,沒有任何人見過他,也沒人知道那時候的他究竟是怎樣的。 皇帝同時派遣了羽林軍和長夜軍一塊去拿人,按說速度已經很快了,但對聞澤和殷箏來說,卻還是感覺十分漫長。 終于羽林軍來報,說是已將臨西老王妃以及跟隨她來雍都的從人帶入宮中,只是清點時發現少了個侍衛。 跟著一塊回來的長夜軍則說,他們通過趙府下人得知,今天一大早老王妃帶著有毒的燕窩入宮后,那侍衛便借口離開了趙府,之后一直不曾回來。 之后老王妃帶來的下人里有人招了供,說是昨天晚上看見那侍衛曾進出過存放燕窩的房間。 聞澤摘下自己腰間的麒麟紐方印,扔給長夜軍:“去監門衛衙門,叫他們封鎖城門,并查看今早進出城的在冊名單?!?/br> 長夜軍接住那枚太子印,領命而去。 殷箏有給獵凰營舊部假造過所的經驗,便道:“若是用了假造的身份,可能查不出來?!?/br> 聞澤聽后又開口吩咐:“去畫院把畫師都叫來,讓他們根據供述畫出侍衛的畫像?!?/br> 這樣就算侍衛用了造假的身份,也能讓守城門的監門衛通過畫像來認那侍衛是否已經出了城,認不出來也沒關系,有了畫像能方便在城里搜人,搜不到也可分發四域,重金懸賞。 然而沒等畫像出來,瑞嘉長公主就來了。 原來瑞嘉近幾日一直都在畫院,所以畫師被叫走的時候她也在,得知是聞澤要用人,她說什么也要過來湊熱鬧。 結果含涼殿外有羽林軍把守,她進不來,只能在外頭大喊說自己也會畫畫,也想為父皇分憂,吵得聞澤險些拔劍出去趕人。 還是皇帝勸住了他,還讓人把瑞嘉放了進來。 瑞嘉高高興興邁進殿門,猝不及防被殿內過于凝重的氣氛沖擊了一臉,立馬就想要退出去。 “ 去哪?”聞澤冷聲道。 瑞嘉訕笑,說是想起自己還有別的事,就不留下來打擾他們辦正事了。 誰知聞澤此刻心情奇差,根本不打算給她臺階下,還叫人搬了桌椅板凳筆墨紙硯來,對她說:“你不是想畫嗎?讓你來?!?/br> 瑞嘉欲哭無淚,偏這時老王妃身邊伺候的嬤嬤也被押了上來,瑞嘉知道聞澤是在教訓她,朝著皇帝投去求救的目光,結果只得了皇帝無奈的苦笑,以及一句:“那便畫畫看吧,若是畫得好了,朕把你前陣說想要的那匹汗血寶馬賞賜給你?!?/br> 瑞嘉一聽,立刻把眼淚收回去,挽起袖子就上了。 不就是畫畫嗎,來! 被押上來的嬤嬤原是趙家的家生子,老王妃出嫁前就一直跟在老王妃身邊,此刻為了幫老王妃擺脫下毒的罪名,十分詳盡地講述起了那侍衛的外貌。 殷箏光聽這位嬤嬤的描述,著實想象不出被老王妃養在屋里尋樂的侍衛是何模樣,可隨著瑞嘉執筆在紙上勾勒出線條,一點點將嬤嬤的口述化作具體可見的輪廓,殷箏盯著紙面的視線越來越緊,從不帶弧度的唇角可以看出,她此刻的心情并不輕松。 瑞嘉并未一次就成功畫出那侍衛的模樣,每次畫完都會叫人拿去給嬤嬤看,然后再根據嬤嬤提出的意見進行新一次的描繪,終于在改到第八稿的時候,殷箏的臉色變了。 據嬤嬤所說,這次畫出的人像已和那侍衛有七分相似,瑞嘉聽后揉著手腕哀嚎,說自己不想再畫了。 結果被聞澤摁著又重新畫了三遍。 第十一張人像出來的時候,嬤嬤已無處可改,說那男人就是長得這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