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殷箏閉目,沒一會兒,一只白鴿自窗外飛進來,落到床沿,啄起殷箏的頭發輕輕扯動,如江易似的吵醒了殷箏。 殷箏睜開眼,抓住那只白鴿,并從床上坐了起來。 白鴿腿上系著紅色的布條,這是她和江易約好的暗號,若是白色的布條,意味著人都殺光了,紅色的布條表示跑了幾個,黑色則是最糟糕的情況——全都活著。 還剩幾個……倒也無妨。 殷箏下床,什么都沒帶,只拿了桌上的燈盞,點燃后徑直走到了右側貼墻擺放的博古架前——曾有人告訴她,岐山行宮第二大主殿的側屋里,有一扇進入行宮暗道的門。 暗道出口在岐山另一側,那里有賀輕雀所說的馬場,以及一個并不算熱鬧的小鎮。 自 從決定離開雍都,殷箏就讓柳夫子辭去了在殷府任教的差事,去了那座小鎮進行安排,只要從暗道出去,殷箏便會去找他們,和他們一塊離開。 鴿子在殷箏進暗道之前就放走了,只剩下紅色的布條還在殷箏手里。 殷箏一手捏著布條,一手拿著燈盞,不緊不慢地走在暗道里,走著走著,殷箏猛地停下了腳步。 晃動的燭火在她眼底搖曳,她將布條舉到眼前,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用指腹輕輕揉搓。 不是她的錯覺,這塊布條被對折后又粘了起來,因為原本的質地就特別輕薄,所以即便對折了兩層,也很難讓人察覺出異樣,直到她剛剛無意識地用食指和拇指揉搓布條,才把黏住的部分給揉開了。 殷箏放下燈盞,蹲在地上將黏住的布條一點點撕開,就著微弱的燭火,看清布條被黏住的里側寫了什么—— 回來,江易的命在我手上。 殷箏靜默片刻,拿著燈盞起身,往回走。 她能不帶絲毫猶豫地殺掉不聽話的手下和獵凰營舊部,卻不能眼睜睜看著江易出事,不僅因為江易在她身邊跟了很多年,也因為江易是江韶戚同父異母的弟弟。 而江韶戚,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卻是被她喚做哥哥,教她讀書認字的人。 殷箏不用猜都知道是誰在用江易威脅她,別人若得了她與鎮梟有關聯的消息,多半會在一開始就抓住她。只有聞澤,會因為她殺人滅口的舉動猜出她想要逃,又因為好奇她能怎樣逃出岐山行宮而任由那只鴿子飛到她手上,然后又故意在布條上留出破綻,讓她看到布條上面的字,不得不心甘情愿折返回去。 殷箏回到入口,推開暗道的門,從漆黑的暗道踏進明亮的屋內。 殷箏回到桌邊把燈盞放下,再一側頭就看見了坐在遠處椅子上的聞澤。 聞澤背后便是窗戶,外頭的陽光透過窗欞打在他身上,為他的身形鍍上了一層柔和的白邊,同時也模糊了他此刻的面容,殷箏只能看見他端坐的身姿,以及他手里拿著的,從鴿子腿上換下的紅色布條。 殷箏聽見他說:“我派人追蹤叛軍余孽,還曾敬佩過策劃路線安排分散他們逃亡的人,卻沒想到那個人會是你” 殷箏垂眸,沒有說話。 聞澤問她:“你到底是誰?” 殷箏開口回道:“殷箏?!?/br> 聞澤笑了:“戶部侍郎家的女兒,為叛軍謀劃出路,知道岐山行宮有暗道,身邊的侍衛還是臨西王的弟弟?” 殷箏抬眸,一臉的困惑與迷茫:“殿下是不是誤會了什么?我怎么會和叛軍有關系?這條暗道是我剛剛無意間發現,覺得好奇才會走進去看看。至于江易,他是民女從路邊撿回來的,瞧他可憐才收留了他,殿下若是非要說民女與叛軍有聯系,還請拿出證據來,莫要信口雌黃?!?/br> 殷箏打算裝傻到底。 這時屋外傳來了皇后的聲音,應當是守在屋外的宮人特地去把皇后請了過來。 殷箏正準備走向門口,就聽聞澤說了句:“帶走?!?/br> 一陣涼風自身后襲來,殷箏后頸一疼,被人打暈失去了知覺。 …… 風聲呼嘯,殷箏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只覺得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 她睜開眼睛看了看四周,確定自己是在一間屋子里,屋內布置典雅精細,格局別出心,還有一面無墻,只用紗簾隔擋。 殷箏撐著床面坐起身,感覺手軟腳軟,十分難受。 這里除了她之外好像沒有別人,她緩了緩,然后下床,赤腳踩著地面穿過了被風揚起的紗簾。 紗簾后頭是一塊延伸出去的平臺,邊緣圍著朱紅色的柵欄,而在柵欄后頭所呈現的,是一片廣闊無際的水面。 粼粼波光在日照下呈現出金燦的色澤,猶如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美得令人無法呼吸。 大風吹拂起殷箏散落在肩頭的長發,她閉上眼,聲音沙啞地問:“這里是哪?” 藏在暗處的長夜軍告訴她:“鱗光島?!?/br> 世人皆知,宮城內有一片麒麟池,雖被喚做“池”,但面積極廣,甚至在池子中央還有一座小島,名喚鱗光島。 顯然,她不僅被聞澤帶回了雍都,還被他關到了鱗光島上。 作者有話要說:來了來了,為了慶祝入v,這章 給大家發紅包=3= 還有一更,大約在下午 第25章 帶著一個昏睡不醒的人從岐山到雍都, 即便輕車快馬也要至少三天的路程。 連著睡了至少三天的殷箏頭昏腦漲,發軟的雙腿終究是支撐不住, 噗通一聲跪坐到了地上。 隨著視野的拉低,朱紅色的柵欄與殷箏的視線處在了同一水平面上,向外看去,就如同牢獄里的犯人透過牢房的欄桿往外看一般,所有的風景都被切割成了一道一道。 眉心抽痛, 殷箏閉眼扶額, 身上的白衣也不知是誰替她換的, 斜襟廣袖, 越發襯得她身軀單薄。 殷箏在地上坐了許久,突然一個宮女推門進來,手里端著托盤, 托盤上放著一碗白粥,幾碟小菜。 那宮女樣貌平平,年紀看著不過十幾來歲,行事卻格外沉穩,見殷箏跌坐在屋外望臺上也不著急,先將白粥小菜往桌上擺好, 才又走到殷箏身邊,扶殷箏起來往屋里走:“姑娘睡了好幾天了, 吃些東西吧,不然沒力氣?!?/br> 殷箏順著宮女的力道走到桌邊坐下,忍著反胃吃了幾口, 畢竟就像那宮女說的,不吃東西沒力氣。身體動不了,腦子里想再多也沒用。 配粥的小菜清爽可口,勉強讓殷箏恢復了些許食欲,等把粥都喝完,宮女收拾好桌子,正要出去,就聽殷箏喚她:“衛嬤嬤?!?/br> 宮女頓住腳步,過了幾息才回身問道:“敢問姑娘,是如何認出我來的?” 十幾來歲青春靚麗的少女和上了年紀一臉嚴肅的老嫗,按理來講,不會有人將這兩者視作一人。 可殷箏卻看出了這個給自己送飯的宮女,就是被皇后送去殷府照料她的衛嬤嬤,這對善于變裝的長夜軍而言,無疑是種打擊。 殷箏拿帕子擦了擦嘴,道:“我認識的人里面,就你走路沒聲?!?/br> 僅憑這點自然不能完全肯定她的身份,所以剩下就靠詐,像衛嬤嬤這種不擅狡辯的,一詐一個準。 衛嬤嬤還致謝:“謝姑娘指點?!?/br> 衛嬤嬤在長夜軍里的名字是十九,最厲害的不是醫術,而是輕功。行刺殺人,無往不利,即便是在能人輩出的長夜軍里,也少有人能與她比肩。 可不知為何二十七從來不讓她去做偽裝潛伏的活,能被安排 到殷箏身邊,靠的也是她那一手醫術,以及她是女子。 十九離開后,殷箏站起身走到了望臺上,憑欄而坐。 外頭的風是挺大的,但也吹著舒服,能緩解她此刻的不適。 殷箏就這么坐了一上午,中午的時候十九又來了,且這次她端來了兩人份的午飯。 待她擺好飯菜,退下后沒多久,房門被人敲響,聞澤推門而入。 殷箏側頭,隔著飛舞的紗簾看著聞澤朝她走來。 “金屋藏嬌的感覺如何?”殷箏支著腦袋問他。 聞澤向她伸手,回了句:“你算哪門子的嬌?!?/br> 殷箏搭著他的手站起身,走向飯桌,說道:“你沒有吃飯不說話的規矩吧?” 聞澤:“沒有?!?/br> 那就好。 殷箏坐下,許是料到她中午胃口會比早上才醒來那會兒要好,面前的午飯豐盛了許多,粥也換成了什錦雞絲粥,撒上小蔥,看著格外可口。 殷箏拿起勺子喝粥,并問聞澤:“為何覺得我與叛軍有關?” 聞澤也坐下,拿起了筷子:“我的人一路跟著江易去的城東詠柳巷,江易怎么殺的人,殺人時候說了什么,她聽得一清二楚?!?/br> 殷箏慢吞吞把粥咽下,問:“江易說什么了?” 聞澤好氣又好笑:“若他沒把你的老底都掀了,你是不是還打算說一半留一半?” 殷箏反問:“不然呢?” 就因為不確定對方知道了多少,便一口氣和盤托出嗎? 誰會這么傻? 殷箏鮮少看話本,因此并不知道像她這樣的惡人,就該在被揭露真面目后主動將過往一切都訴之于口。 聞澤沒殷箏這么好的耐心,也沒殷箏這么謹慎的性子,干脆就如了殷箏的愿,把自己目前知道的一切都和殷箏說了。 聞澤一直在追查叛軍余孽,潛進雍都這批人是其中之一,自他們在詠柳巷匯合后,便一直有長夜軍的人在暗中監視,甚至還偷偷抓了兩個扔進牢里審問。 所以當負責監視他們的長夜軍遇上監視江易的十九,雙方面面相覷無語凝噎,那場面別提多精彩了。 之后他們看著江易蹲在屋頂上數人,數煩了直接下去問,問不到就干脆動手,把人殺了再慢慢數。 弄得長夜軍們紛紛感慨,這孩子 不來他們長夜軍干活真是可惜了,那不太聰明又心狠手辣的樣子簡直就是照著他們長夜軍的模樣長的。 當然感慨歸感慨,飛走的鴿子得截下來,殷箏和叛軍有關的消息得往岐山送,還有江易,十九得多帶幾個弟兄,繼續跟著他。 于是十九等人就看著江易帶著一籠鴿子往岐山趕,路上餓了就烤一只鴿子來吃,或者借附近農家的灶臺煮鴿子湯,終于在把鴿子吃完的同時,抵達了岐山另一邊的一個小鎮上。 十九他們看到江易和原先在殷府任教的柳夫子碰頭,還偷聽了他們的話,知道殷箏會通過連他們都不知道的暗道從行宮出來。 后來太子那邊傳來消息讓抓人,十九才帶著長夜軍的兄弟一塊把江易連同柳夫子等人一并拿下。 “江易傷了我不少人,暫時放長夜軍那關著了?!甭劃烧f。 殷箏放下盛粥的小碗,提醒聞澤:“別餓著他?!?/br> 聞澤:“嗯?” 殷箏:“他餓了會哭,哭完就會開始吃自己?!?/br> 聞澤沒能按耐住自己該死的好奇心:“……怎么吃?” 殷箏抬眼看他,故意描述地非常細致:“從手臂rou最多的地方開始,直接把rou連皮咬下來放嘴里生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