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測試
連秦夜看到這個木匣,都想對四弟刮目相看呢。 “長見識了,真長本事了!竟然會對女子獻殷勤了!”秦夜心里酸不溜丟地想著,伸手去拿那個木匣。 誰知秦辰岸“倏地”搶過木匣抱進懷里,警惕而吝嗇地告誡他說:“三哥,這是送給若桃jiejie的,不是給你的!” 標志性的高嗓門震得秦夜耳朵“嗡嗡”響,房頂也似乎晃了幾晃。 那架勢,要是秦夜跟他搶,他震懾地高喝幾聲,房子都得塌下來呢。 “切!” 秦夜覺得還是保全房子更有價值,于是不屑一顧地對武王的禮物嗤之以鼻:“給我我也不要!” “不給你!你不能爭!我都舍不得要,這是給若桃jiejie的!”秦辰岸重申一遍,替禮物宣示主權。 秦夜撇撇嘴,瞟了匣子一眼。 那里面裝的什么? 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類似于慕容譽那個青鳥銜珠玉佩的昂貴首飾? 甚至…… 這個赳赳武夫無意中得到了什么稀罕古籍?名人字畫? 初若桃知道秦辰岸一向大大咧咧的,突然間變成這樣“剖腹藏珠”的小家子脾氣,可見這禮物對他來言,確實價格不菲。 “若桃jiejie,這個送給你了,你別給我三哥哦,是送給你的!”秦辰岸抱著匣子,小心翼翼地捧給了初若桃。 秦夜笑著咬了咬牙,瞪了眼那個忘恩負義的家伙。 他忘了他也姓“秦”吧?他忘了小時候整天跟在誰后面甩都甩不掉?!他忘了每次被老二欺負時是誰替他出頭的?! “打開看看??!非常珍貴的!” 秦辰岸緊緊瞅著若桃jiejie的臉,期待著她的傾城一笑。 木匣被輕輕打開了,初若桃的皓腕素手將一個米白色的物件拿了起來。 金絲護心藤甲?! 初若桃自小博覽群書,對這種世間珍稀之物也略知一二。 青梅二人不約而同地癟了癟嘴,互相看看,眼眸中交流的意思很明白……大失所望。 哪怕是一對兒紅珊瑚手鏈,或者翡翠玉釵,都比這雞肋般的禮物更有用吧! 榮王秦夜卻是眼睛一亮。他知道,這份禮物實在是太珍貴了。 一般人不懂得藤甲對于將士的重要意義,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搏殺、沙場征戰的秦夜……可是太清楚了。 能得到金絲護心藤甲,就好比多了一個天神護體。它是名將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價之寶。 這種藤甲的制作材料,來源于一種生長十年后的水邊植物……金絲藤。 這時候的金絲藤才徹底成熟,將其外面的皮剝去,采取出里面的一種極其細薄有韌性的物質,將其經過復雜的程序加工后,用它制作成藤甲,結實柔韌,刀槍不入。 然而,由于材料難得,工藝復雜,金絲護心藤甲世間罕見。前些年黑市中曾出現,據說賣出了十萬兩黃金的天價。 秦辰岸的封地在天坤西南,那里氣候高溫潮濕,植被豐富。有一次他騎馬游玩迷失方向,意外發現了一塊湖泊旁邊長滿了叢生的老金絲藤。 他瘋狂地采摘起來,還不聽下屬勸告跳進湖泊中采摘,為此被毒蛇咬了一口,險些送掉性命。 聽完秦辰岸的敘述,秦夜默不作聲。 這禮物確實是太貴重了!不單是就其本身的價值而言,更因為它是秦辰岸冒著生命危險得來……卻還不舍得使用。 秦辰岸要將這極品寶貝送給若桃jiejie。雖然這藤甲對于若桃jiejie來說,基本上沒啥用處。 可就算閑置放到那里,他秦夜也不好意思用,那樣做千真萬確是……奪人所愛。 初若桃對藤甲的關切,遠遠不及秦辰岸被毒蛇咬了一事。因為她看到秦辰岸走路時一瘸一拐的,懷疑他的傷還沒好。 這叔嫂倆完全將秦夜無視,關注地討論傷口并進入了實施醫治的過程。 看到這倆人嘰嘰呱呱、親密無間,秦夜抿嘴一樂,說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兒。 看樣子,秦辰岸已經把回京師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凈了。 而秦夜向天坤帝舉薦他,是要他輔助自己……實施奪嫡爭斗中的重要一步。 近期,朝中局勢風起云涌,瞬息萬變。 自從秦夜奇跡般病愈,他不動聲色地鏟除三衣教,掌控富足豐饒的南州,安插自己的親信擔任朝中要職,占據了朝堂的半壁江山。 加上他具有皇后嫡子的正統身份,又有文韜武略的驚世才能,天坤帝對其尤其賞識喜愛,在與近臣的言談中,不止一次流露出“榮王堪為大用”的意思。 相較之下,天闌國女婿這一身份,倒并沒有像皇后預估的那樣有分量。 這可能是因為近期天闌國又頻繁出現動蕩,自顧不暇的緣故吧。 蘭貴妃母子愈加不安,他們意識到跟榮王抗衡,還是缺少些力量支持。 經過一番密謀,他們花費了不少金銀財帛綢緞珠寶,與天坤朝東部的藩國……句芒疏通了關系。 經極力撮合,他們議定了一門親事……將初恩遠的小女兒初伊姒,許配給句芒國國主仲聞的小兒子仲銘鼎。 句芒國是天坤朝東邊大海上的一個島國,多年前經歷一場自然災害,得到天坤朝的大力資助,后來就向天坤朝納貢稱臣。 句芒國雖小,但瀕臨大海,海上交通發達,與海外貿易往來頻繁,經濟繁榮,百姓富足。 島上的居民大概因地域上的特點,凝聚力很強,性格又剽悍,軍隊作戰力驚人,尤其擅長水戰。 對這樣一個藩屬國,天坤朝采取懷柔政策,厚往薄來,很謹慎地保持良好關系。 對于這樁有利于兩國拉近關系的親事,天坤帝也極為重視和滿意。 這一步棋很高明,它為秦辰晟的陣營,增加了一個有力的砝碼。 秦夜自然知道句芒國國主對于天坤帝的影響力,不免有了些危機意識。 恰在這時,西北邊境不寧,戰事頻繁。征西大將軍嚴昌宏連吃敗仗,丟了幾座城池。 眼看挽救不了潰敗之勢,嚴昌宏知道隱瞞不住,只得避重就輕向朝廷寫了奏表,稱敵寇強大,請求朝廷發兵支援。 原來天坤西部鄰國叫大輿,前些日子國主駕崩,國內大亂,群雄逐鹿,無暇顧及邊境,讓嚴昌宏坐收了漁翁之利。 近期,大輿國內最強的兩股力量勢均力敵,無法互相吞并,遂達成和解,平分大輿江山,與天坤西部接壤的這部分領域劃給了東輿王韓常山。 東輿王原本就是將領出身,手下部隊驍勇善戰。他整合兵力,攻打天坤西境守軍,奪回了丟失的幾座城池。軍隊勢頭更猛,他于是繼續增兵攻占天坤城池,擴充自己的地盤。 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往天坤京都,天坤帝震怒又焦慮,慌忙召集眾臣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