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這樣的火箭升職速度,讓韓皎覺得,皇帝是鐵了心,要將他收為己用了。 退朝之后,韓皎與后排低級官員站在兩旁,等待內閣六部的高官先走出去,才快步緊隨其后。 官員們在宮巷中漸漸散開,韓皎一路小跑,追上戶部尚書,拱手鄭重道:“下官代九萬新縣百姓拜謝部堂大人?!?/br> 黃曜聞言一愣,隨后也對韓皎拱了拱手,淡淡道:“撫民一案,都勞韓大人多方周旋,本官不敢居功?!?/br> 韓皎誠懇道:“賑災糧被三萬流民搶走后,戶部第二日便不聲不響地重新撥放了一批糧食,若非這批救命糧,營地里那六萬流民少說要餓死數千人,怎能無視部堂大人背后的付出?” 這件事,韓皎心里門清,第二批糧食不可能是徐閣老下令撥放的,內閣忙著設法鎮壓三萬叛民的時候,沒人有閑心管那剩余流民死活。 如此高效地撥放第二批糧食,必然是戶部一把手脫離了內閣指示,直接下達的命令。 正因如此,方才戶部尚書拒絕撥款建房時,韓皎才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他的提議。 黃曜聞言深吸一口氣,嘆道:“流民既然已經安頓好了,這些事,就不要外揚了?!?/br> 韓皎正色承諾:“下官明白,只是想代百姓,向部堂大人道聲謝?!?/br> 黃曜搖搖頭:“我擔不起這聲謝,第一批賑災糧被劫走后,是李閣老親自來我衙門,請我緊急給剩余流民調撥第二批糧食。閣老說這是內閣的臨時指示,沒有君上的批示,我明白那批流民等不起了,也就稀里糊涂地接受了命令,這件事真要追究起來,擔責的人是李閣老,你要代流民感謝,就去謝李閣老?!?/br> 韓皎一驚非輕,沒想到那批糧食居然是李閣老私下調撥的。 回過神,韓皎拱手道:“部堂大人若非急于救人,也不會‘難得糊涂’,這聲感謝,還請部堂千萬收下?!?/br> 黃曜對韓皎點頭一笑,低聲說了句:“少年才俊,前途無量?!北惆菏纂x開了。 韓皎在宮門外找到了等待自己的父親,正準備去巷口騎驢回家,視線恰好對上了宮門西邊正在同官員講話的李閣老。 李閣老目光在韓皎臉上停留住了,依舊是那副仙風道骨運籌帷幄的氣勢。 韓皎神色感激,對著李閣老的方向躬身一揖。 雖只是無言相望,李閣老卻似乎明白韓皎這一拜的含義,抿嘴微笑著對他點點頭,仿佛無聲地回應了一句:“合作愉快?!?/br> 接下來半個月,新縣的田地分完了,韓皎開始組織百姓伐木運磚。 有了撫民總督的頭銜,可以在六部直接調四品以下的官員和差役協助,所以,新縣的村落選址和房屋結構,都是工部赫赫有名的“皇家建筑設計師”親自cao刀,既省建材,又美觀實用。 百姓們忙完伐木燒磚和地里的農活,依舊滿面紅光不知疲累,每日都要圍著“韓青天”嘮幾句嗑,才愿意回窩棚休息。 韓皎樂得與民眾分享喜悅,自己在新縣搭了個窩棚暫住,一連幾日都沒有回京。 新開辟的山嶺村落,野獸很多,到了晚上,窩棚外燃起了一簇簇火堆。 有男人們輪班守夜,以免遭遇猛虎豺狼的偷襲。 天黑后,韓皎坐在星空下的火堆旁,給村里的孩子們講自己改編的童話故事。 故事里的王子被韓皎換成皇子,這引發了孩子們的好奇。 “那個救出公主的皇子殿下,就是召喚河神保護阿爹的九皇子嗎?”一個孩子神色期待地問韓皎。 流民們至今沒見過另一個恩公,九皇子只存在于流民們的故事里,一來二去,都快把這位皇子傳成神仙了。 一個七八歲的男孩興奮地回答:“那個救公主的皇子都打不過野獸,九皇子才不會害怕山里的野獸,他會召喚山神,把野獸封在山里!” 韓皎聽得都蒙了,疑惑地詢問小朋友們:“九皇子還能召喚山神?” “對呀!”男孩子們興奮地跳起來,繪聲繪色地給韓皎描述當時的情形。 孩子們說那時流民們被困在山上,山下的官兵從西北方向攻上來,九皇子就召喚山神,用大石頭擋住了官兵的去路,于是流民們從東南方向逃下山,迎面又撞見官兵打過來,九皇子就召喚了河神,用大水擋住了官兵,這才救下了所有人。 韓皎聽得哭笑不得,怪不得古代一些民間傳說既荒誕又有一定的邏輯,原來,民間改編的方式,跟事件本身的經過有一定的關聯,至少順序上說得通。 孩子們奇思妙想中的九皇子,一定是個讓他們感到無比安心的強者,連逼退流民的炮火都沒在故事里出現,堵住流民去路的方式,竟變得如此溫柔。 回帳篷里休息時,莫名的,韓皎滿腦子都是大boss那天緊張無措的神色。 那個未來橫掃西北、讓侵略者聞風喪膽的大楚戰神,居然會因為韓皎泛紅的眼眶而手足無措。 “你眼睛紅了?!?/br> 這句暗含警告的提醒,在腦中反復回蕩,韓皎后知后覺地笑起來。 大boss連安慰人的方式,都只會恐嚇,實在是不懂溫柔為何物。 而這群被他保護的百姓,卻把他想象成那樣溫柔的人,這可真是“美麗的誤會”。 笑著笑著,韓皎想起自己已經七八天沒去翰林院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