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朕究竟懷了誰的崽[穿書]、異世之我命由我、大草原上的小貓咪、被娘炮系統碰瓷以后、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重生后我成了豪門男妻、繼承公司后成了帶貨網紅、無形撩漢,最為致命[快穿]、[快穿]勾引反派計劃、當我坑男配時我在想什么[穿書]
嘉靖嘲諷眼露嘲諷:“你們看到沒有,朕還好好的在這,他們就已經忍不住要向新皇效忠了?!?/br> 這話說的誅心,陸炳低頭不敢吭聲。李乘風猶豫了下,還是張口道:“陛下,臣始終覺得,過繼之事還是有些問題,您……” 嘉靖搖頭:“你覺得朕生了皇子,這種事就不會發生嗎?” 李乘風不說話了,接著又爭辯道:“可過繼別人的孩子,終歸不是太好,萬一人家不愿……” 話還沒說完,就見陸炳仿佛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他,仿佛在說怎么可能又不想當皇帝的人?!就算沒有爭搶之意,天上掉餡餅的事誰不喜歡。 李乘風:“……”他忘了是封建社會,思想畢竟與現代不同,何況即使是現代,也有人為了追逐權力不顧一切。 朱厚熜此時卻深深看了他一眼,神色復雜道:“你果然這么多年一點都沒變?!?/br> 李乘風不知道怎么回,只有繼續裝傻。等過了一會兒主動岔開話題:“如今看樣子三位藩王世子都……額、各有所長,之后可是要進一步觀察?”好險,差點把半斤八兩這種實話說出來。 “觀察什么?”嘉靖詫異:“朕是要過繼他們兒子,又不是過繼他們,這三個表現的怎么樣都無妨,朕也不必替幾位藩王教導?!?/br> “???”李乘風滿肚子疑問,想著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大老遠把人接過來,還養在泛稼閣,直接將幾個孩子養在宮里慢慢挑選多好。 似乎是看出他潛意識里想要說的話,嘉靖沉默了一會兒,淡淡道:“朕不過是想讓他們父子多相處些時日,畢竟以后可能很難見到了?!?/br> 李乘風也不說話了,他知道興獻王的早死是朱厚熜心中一輩子的傷痛,推己及人,對于來京的幾位世子也多加照顧。 “待過段時間考教下那三小子的學識人品,快些定下就打發剩下的回封地了?!奔尉富謴偷街澳歉泵姘c樣:“再拖下去京中的妖魔鬼怪怕是要傾巢出動了,你們先退下吧?!?/br> “遵旨?!崩畛孙L低頭離開皇宮,順便咽下嘴邊的話語。 皇上,你果然也一點沒變呢。 …… 就算嚴嵩再怎么想隱瞞,那天在壽宴上丟臉的消息也不脛而走。等假期結束回朝,大家看嚴嵩的眼神可就都頗為耐人尋味了。 費了這么大力氣,結果什么都沒得到,這位嚴大人看樣子也不是表現出了的那般有手腕啊。嚴嵩苦心經營出來的形象瞬間崩塌。 好在盟友張璁這邊還是穩的,能夠繼續在端王那一邊刷好感度。 沒過幾日宮里傳旨,接幾位皇儲候選人進宮陪伴太后皇上,并提出就算離開封地,他們的功課也不能落下,統一再宮里學習。官員們再心中嘀咕,戲rou來了。而嚴嵩則早就安排大儒給端王那邊補習,爭取讓端王拔得頭籌。 教導幾個小屁孩這種事,又落到了李乘風身上。畢竟這幾個身份特殊,讓翰林院出馬總歸名不正言不順。反之他身為國子監祭酒,監管太學,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部長,由他出面是再合適不過的。 至于李乘風嘛……無奈望天,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帶孩子。經義什么的,他是教不了,那個有人負責,他無非就是講講史,指導一些宮中的常識。 相處時間久了,他發現這三位皇儲各有各的特點,但竟然自身條件還都不錯。 端王派的朱載圳年紀最大,已經七歲了,生得頗肖其祖,個子高大。聽聞對武學方面也很有天賦,性格和剛毅,但是脾氣不是太好,在抬杠方面跟嘉靖有的一拼。 益王派的朱載垕,也許是身世的原因,他脾氣十分溫和守禮,處事小心謹慎,很少張狂。 徽王派的朱載壑則最是聰明,當時在中秋宴上,他是唯一一個能當場作詩皇儲,李乘風教的所有東西,這孩子都領悟的很快。又因為徽王那個“貴不可言”的吉兆,聲勢是浩大的很。 這樣一想,委實是不知道該選哪個好。 李乘風本以為此事與自己無關,應該交予皇上和內閣去頭疼。結果沒想到一日照常去嘉靖書房匯報工作,突然聽到皇上來了句:“李大人覺得,三位皇儲誰堪承大任?!?/br> “?。?!”猛然聽到這一句,李乘風汗都流下來了,忍不住抬頭去看嘉靖。 但嘉靖卻面色如常,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驚世駭俗的話。 “此乃皇上的家事,無論屬意誰,都由皇上自己決定,臣不便多言?!?/br> 嘉靖微微皺眉:“你當年不是教過朕,王者無私, ,這是朕的家事,可也是國事,朕想聽聽你的看法。放心吧,周圍的人早就被撤下去了,你只管大膽的說?!?/br> ……我放心個毛!原來你小子早就在這兒等著老子了!李乘風在心中瘋狂吐槽。然而不說不行,嘉靖這邊還眼巴巴的等他開口。 李乘風想了許久,方才試探性的回道:“臣駑鈍,敢問皇上認為成為英明的君主,最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么?!?/br> “你倒是反問起朕來了?!奔尉篙p笑,隨即沉默思考,這點他還真沒想過,明君需要什么呢…… 半天后方才猶豫的開口道:“聰敏好學,勵精圖治,知人善任,從諫如流之類的吧……”他越說聲越小,因為此時發現除了勤政這點,自己大部分都不符合。 李乘風自然也是看出來了,好笑的搖搖頭:“皇上不必妄自菲薄,在世人看來,您已經是千古明君了?!边@倒不是奉承他,此時的大明正經歷千百年未有的大變革。百姓生活日新月異,朝堂政治相對清明,國庫糧錢豐厚,相信即使后世也會給嘉靖一個很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