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書迷正在閱讀:朕究竟懷了誰的崽[穿書]、異世之我命由我、大草原上的小貓咪、被娘炮系統碰瓷以后、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重生后我成了豪門男妻、繼承公司后成了帶貨網紅、無形撩漢,最為致命[快穿]、[快穿]勾引反派計劃、當我坑男配時我在想什么[穿書]
“陛下,前朝那么多事要處理,您現在過來干嘛?!鄙圪F妃一生命途多舛,也頗具傳奇色彩,尤其在成化年間,她機智的躲過萬貴妃的迫害,與萬貴妃化干戈為玉帛,贏得萬貴妃的信任后形成同盟。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兒子扶上皇位,由于各種勢力的干預未能成功。但她的三個兒子都被奉為藩王。 常年看人眼色使她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性格,所以即使思緒翻滾,但依然堅持禮不可廢。 朱厚熜卻不管那么多,直接上前輕輕扶住她,“朕從小就聽父王說從前在啟祥宮的日子,他臨走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見您一面?!?/br> 邵太妃再也忍不住,顫抖著雙手輕輕摸了摸小皇帝的臉,哽咽道:“你跟你父王長得很像,他……他在安陸這些年也一直給我報信?!?/br> 祖孫二人聊了一會兒,半晌朱厚熜將李乘風拉到邵太妃身前,仿佛獻寶樣小心翼翼道:“祖母,這位是靖華女冠,是我們王府的供奉,曾經多次救了孫兒的命?!?/br> 李乘風上前請安問好,邵太妃耳朵微動,面上驚訝:“你說這是……女冠?” “對啊,之前給母妃給皇祖母的信中提到的就是她,道長法力精深,孫兒在她那里受益良多?!敝旌駸兄烙捎诔苫鄢撩孕S,邵貴妃怕是對道士沒什么好感,于是拼了命的說好話。 李乘風察言觀色,也是一臉緊張,心中暗暗叫苦,難不成,自己這是掉馬了? 可邵太妃也沒說什么,依舊慈愛的聽小皇帝絮絮叨叨,時不時附和兩聲,直到兩人告退她都沒再提過一句。 帶著滿腦子問號離開,李乘風只能安慰自己,估計是他想多了,掉馬什么的,不存在的。 路上朱厚熜神態扭捏,躊躇了許久才道:“你……皇祖母不是不喜歡你,你也別往心里去,改天朕再帶著你來給她請安?!?/br> 李乘風不寒而栗,連忙轉移話題道:“不必不必,陛下您最近還有好多事,太妃和純瑩純茵尚在安陸,還得趕快把人接過來?!?/br> 提到家里人,朱厚熜立刻變得神采奕奕,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母親姐妹面前露臉,讓她們好好看看自己這個皇帝當得怎么樣。 于是回宮后,立即下旨,安排三件事,一是讓禮部確認父母的稱號;二是命人即日將興王府一家從安陸帶出來;三是封李乘風為真人,統轄京師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賜給紫衣玉帶及金、玉、銀、象牙印章各一枚。 這三道旨意下來,立刻在朝堂引起軒然大波。單說李乘風,他一個鄉下道士,就算護駕有功,但年紀尚輕,又是女流之輩,憑什么統領道教。這也就罷了,更讓文官們難以接受的是,皇帝剛剛繼位,不去封賞有擁立功勞的他們,反倒給個道士無上尊榮,這讓他們的臉往哪擱。 旨意到了內閣,毛紀毛閣老痛斥荒謬,暫留不發,朱厚熜也不著急,反正他早料到,自己有的是時間跟他們磨。 可他不知道,接下來一場更大的考驗在等著他,這件事甚至徹底改變了嘉靖一朝的君臣關系走向,也徹底改變了大明的命運,等待他的,是一條慢慢荊棘長路。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明朝皇帝服裝 明朝皇帝主要日常服裝有冕服、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常服、燕弁服等等,顏色以黃、紅、黑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半的款式都是嘉靖當皇帝前幾年間定制的,竟然……還都挺好看??嘉靖給自己定做的道袍也有創新,審美一點都不直男,相當高雅,不得不感嘆他真是從小就龜毛愛臭美。 馬上入V了簡單說兩句,登基之后的事出了還原歷史大事件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業線為主。我們道姑也是時候大展拳腳了,至于掉馬,應該還早,會在一個恰當的時機發生。最后完結之后,應該會另開一篇文放兩人的番外當做福利回饋,大家低調。 入V后除了上夾子那兩天每天準時晚上六點更新,日4K,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第27章 大禮議(一)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乾清宮內。 朱厚熜面色鐵青的注視著禮部尚書毛澄,惡狠狠道:“你再說一遍?!?/br> 毛澄心中也犯嘀咕, 但面上不能露怯, 腰桿挺直,面不改色道:“啟稟圣上,經內閣與禮部商議, 按祖制, 您理應繼承皇統,稱孝宗為皇考,稱興獻王為皇叔父, 興獻王妃蔣氏為皇叔母。同時, 興獻王無子, 可從藩王中挑選子弟過繼?!?/br> 強忍住心中的怒氣, 嘉靖問道:“朕讓你們給父王上尊稱,你們就討論出這樣一個結果?” 毛澄還是義正言辭“此乃萬全之策,還望您能顧及大統?!?/br> 嘉靖都忍不住發笑了, 誰能想到,自己當了回皇帝, 竟然把親爹親娘當沒了。難怪當時楊廷和一定要走東安門, 住文華殿,以太子禮繼承皇位, 原來是在這等著自己呢? 按下思緒,朱厚熜冷冷的吐出“再議”二字便轉身離開。 毛澄也沒辦法,帶著奏折去了文淵閣。文淵閣最早是藏書、編書和天子講讀之所, 后來逐漸演變成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也就是內閣大臣們辦公的地方。 看著閣門上高懸的“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泵紊钗豢跉?,在侍衛的引領下邁進大門。 文華殿中的裝飾并不繁華,甚至說,有幾分簡陋。閣老們大多只有一桌一椅,身材稍微高大一些,就顯得極為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