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書迷正在閱讀:朕究竟懷了誰的崽[穿書]、異世之我命由我、大草原上的小貓咪、被娘炮系統碰瓷以后、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后、重生后我成了豪門男妻、繼承公司后成了帶貨網紅、無形撩漢,最為致命[快穿]、[快穿]勾引反派計劃、當我坑男配時我在想什么[穿書]
李乘風暗道好笑,原來在這兒等著自己呢,于是正色道:“回大人話,貧道卻覺得賈公此言差矣?!?/br> “???”袁宗皋愣住了,他本是想著,借由漢文帝迷信一事將對方這裝神弄鬼的諷刺一番,沒料到這膽大包天的女道士連賈公都評判起來了。 李乘風卻不管他,接著侃侃而談道:“按賈公策論中所言,秦禮樂崩壞,起于商君變法,那為何漢卻襲秦制,沿秦法呢?難不成自己崩壞自己?” “還有就是,賈公說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諸侯國而使他們的勢力減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義來指使他們,國土小就不會有反叛的邪念。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不從根本解決,那就如寧王之亂一般,即使開始力量再小,只要抓到機會也能成氣候?!?/br> 袁宗皋氣得渾身發抖,剛要斥責他這一番胡言亂語,就聽朱厚熜在一旁若有所思:“那要如何從根本解決呢?” 看著他的眼睛,李乘風看著他認真道:“這就要王爺您來想辦法了?!?/br> “胡鬧!”袁宗皋怒斥:“王爺身為藩王,只要盡好本分,為皇上盡忠就可,他用想什么辦法!” 李乘風笑了笑,滿不在乎:“說不定有呢?”想一想,也快到時間了吧…… 袁宗皋都驚呆了,他怎么也預料不到這女道士竟然如此大逆不道,這是瘋了嗎剛要命人將她轟出去。就聽屋外傳來侍衛焦急的喊聲。 “啟稟王爺,朝廷六百里加急!圣旨到!” 李乘風一臉高深莫測:“您看,這不就來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1、毛紀和毛澄雖然名字很像,但兩個人并沒有什么關系 毛紀曾經做過吏部尚書,禮部尚書,是武英殿大學士,也就是內閣閣老。 毛澄是現任的禮部尚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蒲松齡《聊齋志異》中里面有一篇名叫《姊妹易嫁》的短篇,主要講述,張家大女兒自小與牧童毛紀定親,但成年后,因嫌棄毛紀貧窮,不愿出嫁。后迫于無奈父母讓meimei代替jiejie出嫁,誰知出嫁不久,毛紀卻狀元及第,前程似錦,張家大女兒后悔不已。里面的原型就是毛紀,但事實上這只是小說,毛紀的夫人姓官。 2、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出自李商隱的《賈生》,嘲諷漢文帝半夜把賈誼叫過去,卻只問鬼神之事,賈誼的《過秦論》我上高中的時候課本有,不知道現在教材改革刪沒刪。文中對賈誼的評論實屬劇情需要,我個人無比崇拜他的文采和思想。 3、之前講了這么多,但是有一點大家一定要知道,那就是朱厚熜這個皇位是合理合法的,按太、祖令,是他也只能是他,因為他爹興獻王排行老四,老三是弘治皇帝,老大老二早死。雖然還剩下幾個叔叔,但是沒有晚輩傳位給長輩的道理。歷史上記載,當時正德病重,張太后第一時間就下旨賞賜了朱厚熜,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施舍來的皇位。 第21章 新皇當立 在朱厚熜短短的十幾年人生中,很少出現過什么讓他情緒失控的事。從記事起,他就是興王府唯一的繼承人,父母疼愛,姊妹和睦,除了父王的逝世以及前段時間的被綁,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但這次不一樣,仿佛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什么,朱厚熜身子微微發抖,不知是興奮亦或害怕,他甚至沒辦法向前踏出一步。 就在此時,一只冰冷的手搭在他肩上,朱厚熜轉身望去,只見跟自己保證過會常伴身邊的女道士微笑的看著他,薄唇輕啟,對自己說道:“去吧,它是你的?!?/br> 朱厚熜一下子就恢復了神智,安靜的讓下人服侍自己穿好裘衣,一步步走向傳旨的內侍。 按照規矩,內侍代表天子親臨,他作為藩王理應下跪接旨,結果剛要屈膝就被對方扶住了。 傳旨的太監嚇得肝膽俱裂,他哪敢讓朱厚熜跪,現在全京城都在熱議新帝是個什么樣的人,究竟什么時候進京。他這是三生有幸,能趕在欽差前露臉。于是出現了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司禮監的傳旨內侍,端著一品玉軸的圣旨,竟給接旨人行禮。 禮畢后,那太監打開圣旨,高聲念到:“奉太后旨,興王朱厚熜,恭孝誠簡,品性端方,依按祖制,嗣皇帝位?!闭f罷又恭敬低頭:“陛下,接駕的欽差已經在路上,奴才是六百里加急,特意先給您來說一聲兒,太后的意思,是讓您心里有個數?!?/br> 朱厚熜已經什么都聽不見了,即使明白現在還沒有正式登基,這奴才的那聲陛下不合規矩,但是他也沒辦法抵抗。心臟跳得飛快,血液仿佛在燃燒,他知道,他是太、祖的血脈,對權力有著與生俱來的渴求,正如靖華說的,那是他的,從來都是! 用盡全身力氣,朱厚熜迫使自己冷靜,命下人招待好來使,回去找母親商議。 剛繼位興王變成了皇帝!整個安陸都沸騰了! 平素里對藩王一直回避的大小官員統統上門拜訪,就連湖廣一地的商人都削尖了腦袋的想給王府送禮。但此時的興王府,卻大門緊閉,甚至從巡檢司調了一隊人馬,日夜巡防。 說實話,蔣氏剛聽到這個消息也是迷糊的,她甚至以為是哪個人大逆不道,跟王府開的玩笑。的確,前一陣子皇帝頒布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并承襲興王爵位。但他們都以為是由于老王爺太久沒下葬,皇帝出于補償才這樣做。安陸距京路途遙遠,古代通訊又不發達,他們僅知道皇帝前一陣似乎落水了,剩下的一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