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炮灰是妖精、所聞皆虛假、穿到未來當古董、不裝傻就要被迫嫁入豪門[穿書]、請開始你的游戲[無限]、至上寵溺[重生]、女裝大佬在明朝、朕究竟懷了誰的崽[穿書]、異世之我命由我、大草原上的小貓咪
李忠武如今手中有邊關兵權和京城兵權,許然掌管六部,兩人一文一武盤踞朝堂半壁江山。 然而經此一事,又有誰還不知道李忠武是許然的人? 朝中盤根錯節、陳腐以久,如今直接拔除三根根結,也算是了卻宸帝一樁心事。 自此,老實了的大臣們急著向許然拋出攀附的橄欖枝,卻被許然一一擋了回去。 為了爭先向許然示好,其他人紛紛曲線救國,選擇大力支持許然推出的法例。 全國乃至全大陸全部都要使用官話,那么第一要緊的是官話的標準,第二便是如何學習系統官話。 此時,許然的啟蒙書院貼出告示,表示眾人可到書院學習官話,每年前百名報名免費,第二個一百名收取四分之一的費用,以此類推,第四百名之后需全款交付學費。 緊隨其后的是官方告示則是說,農民學會官話后可參與官話考試,過試之人一年內可減免所征收的賦稅。 一時間,舉國震驚。 各地書院還在修建,預計在一月后正式開啟接收學子,一個書院一次性可容納至上千人,待名額滿以后便會關閉書院。 當然,減免賦稅之事也有不少官員提出反對,被許然的一句話就拍回去了。 “前幾日抄家的銀子不夠用了?” 許然的當務之急,是確定官話標準。 他集齊六部尚書,開了大大小小會議商討無數次,最終確定了標準。 把最簡單易懂易上口的京城話作為標準,其上再加部分地方方言語調。 接下來的半個月,許然和諸位官員全部投入字典的編造中,結合其他殘缺辭典,糾正其他錯誤之處,創立部首,全書分為說文和解字,細分又有形音義、注釋、異同等。 全書共十五卷,每卷又細分為十五篇,雖然字數眾多,可一旦入門便很快就能掌握后面內容。 許然的第二批學生是禮部官員,他沒多少時間一個個的去教下面教學的老師,便由禮部官員層層傳遞。 其中掌握最快的是曾經被雪藏的禮部侍郎周通,現任的禮部尚書。 還有一人是翰林院的學子孫浩威。 一個月的時間,禮部官員們日以繼夜的勤學苦練,把大半輩子沒吃過苦的又重新吃了一遍,仿佛夢回幾十年前的科舉。 有人甚至從腦滿腸肥變成了瘦桿子,仿佛風一吹就能倒。 字典正式印制出版,名為《宸話》,意思是宸國官話。 《宸話》印制成功后首先呈給宸帝過目,他通過后立刻大量印刷,發往各地書院,隨字典同行的還有系統學習過的官員。 炎炎夏日。 啟蒙書院開張之日便差點被擁擠報名的人擠破門檻,身強體壯著互相rou.搏,罵罵咧咧的文人被排擠最后,好在事態嚴峻之前有官府兵力坐陣,場面才漸漸停歇下來。 同一天,童試考試正式開始。 新一屆的科舉考試拉開帷幕。 這也是宸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科舉考試,涌現了一批朝廷棟梁。 作者有話要說: 《宸話》規格借鑒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國第一部 字典 第21章 國學大師20 不到一月,所有書院均停止招生,逐漸步入正軌。 宸國文學制度改革終于邁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這幾日,許然也將在被軟禁的兩人口中套出來的消息一一斟酌,發現亞國的國民思想教育是基礎,然后再在基礎上開發出科研人員,已經初具現代社會教育雛形。 如若將現在的啟蒙書院定為現代的學前教育,之后再增設五年小學教育與三年初中教育,廢除國子監,改為大學,這樣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就形成了。 只是他剛對宸帝提出這個建議,就被宸帝否決,“不可,現在啟蒙書院初見成效,再進行這么大刀闊斧的改革,怕是會引起百姓反彈。如今朝堂已歸順,差不多了?!?/br> “難道師兄認為百姓們會說官話就會忠君愛國了?”許然反駁,“他們愛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家,是小家,百姓根本沒有國就是大家的概念,這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做的!” 宸帝難得惱怒,“夠了!這件事就先這樣,日后再說?!?/br> 許然怒氣沖沖的拂袖而去。 這是這么久以來,兩人第一次爆發這么大的爭吵不休雙方各執一詞,拒不相讓。 次日,許然接到王越來信,里面說了兩件事,一是王越已經成功獲得盛城童試第一,二是家中金叔生病,最后一句是:盼歸。 思來想去,許然覺得換個環境重新思考一下也不錯,于是跟宸帝說了一聲,宸帝也在氣頭上,揮揮手讓他趕緊離開。 京城至盛城十分遙遠,許然快馬加鞭,還是覺得很慢,索性他出來的時候婉拒隨從跟隨,便悄悄的使用系統外掛,縮短了不少時間。 得知他回來的消息,王越儼然成了王家第二個管家,將家里管的井井有條,就等著許然凱旋歸來。 誰知道許然剛到城門外就被人截住了。 “下官恭迎王大人多時了?!?/br> 許然一身青衣,飄然下馬,見到來人有些驚訝,隨即拱手,“陳知府?!?/br> 陳知府笑呵呵的把他手里的韁繩接了過去,“下官當日便知王大人并非池中之物,現如今果然應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