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花為聘[紅樓]_分節閱讀_92
林黛玉生產之后,賈琦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男人最大的不同也后顯現了出來。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男人都是不管孩子的,他們認為,教養孩子是女人們的事兒,這一點在賈家尤為突出。 就拿賈赦來說吧,當初明明賈赦跟前就只有賈璉一個兒子,賈赦也沒有親自教養賈璉,而是任由賈璉名義上由賈母養著實際上卻天天跟在賈珠身后好似王夫人的另一個兒子一樣。 還有迎春。迎春被養得只認王夫人,也是因為賈赦先后沒了兩個妻子,只能放在賈母跟前,接受王夫人的暗中洗腦,以致于她根本就不認邢夫人這個繼母。 這種思想,賈琦是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的。在他的內心深處,誰的孩子誰心疼。在另一個時代,那些父母們不管家里的孩子,把孩子交給保姆,結果孩子被保姆欺負、毆打甚至被賣掉的比比皆是。 到了這個世界,也有人仗著主家仁慈,說是進了大戶人家做奶娘,結果領著別人家的月錢、穿著別人家的衣服、住著別人家的房子,私底下卻偷偷喂養自己的孩子,結果把別人家的孩子餓得哇哇大哭。等別人追究起來,就抱起自己瘦弱的孩子哭,好像是別人家害得她的孩子沒有奶吃一樣!既然這么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那你進來做奶娘做什么?也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是誰給的、頭上的首飾誰打的、嘴里的吃食兜里的銀錢又是誰的! 好像自己領著別人請奶娘的月錢餓著別人的孩子是多么理直氣壯、天經地義的事兒一樣。 看多了、聽多了,加上小的時候也吃過奶娘的虧,賈琦對這些奶娘并不放心。 賈琦寧可自己辛苦些,也不會把孩子交給別人。 在這種事情上,林黛玉的態度跟賈琦是一致的。 憑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孩子要給別人養???林黛玉都恨不得孩子天天就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一睜眼就能夠看到。 所以,對于賈琦的行為,林黛玉是雙手雙腳贊成。哪怕為此她要親自喂養孩子,她都樂意。 反正賈母和邢夫人問起來,都是賈琦頂在前頭,她只要躲在賈琦的身后喂孩子就成。哪怕別的女人在背地里笑話,反正林黛玉在坐月子,她也聽不見。 所以,當孩子滿月這天,賈琦把兒子抱到賈母跟前,大家都稀罕孩子玉雪可愛的時候,史湘云就說了:“聽說是林jiejie在帶孩子?琦哥兒也真是的,讓林jiejie那么辛苦?!?/br> 賈寶玉一聽,立刻唉聲嘆氣起來。 賈琦掃了賈寶玉一眼,道:“寶二哥,你談什么氣?” 賈寶玉就道:“林meimei那樣天仙一般的人物,你竟然讓她帶孩子。真是,真是……” “真是什么?焚琴煮鶴?大煞風景?” “難道不是嗎?” “哦,照你的意思,我應該一個孩子都不給林jiejie,順便跟別的女人卿卿我我,省得林jiejie生產辛苦?”賈琦道,“怪不得云jiejie至今沒有孩子呢。云jiejie,你也不要心生埋怨,這是寶二哥獨有的、愛你的方式呢?!?/br> 史湘云氣紅了眼:“老太太!” 看見史湘云傷心地鉆進了賈母的懷里,王熙鳳也暗暗稱愿,口中還道:“寶玉也正是的,這么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一樣?!?/br> 賈母一面安慰著史湘云,一面對賈寶玉道:“寶玉,你都成家一年多了,怎么還是跟個孩子一樣?!這種話……” 賈母都不知道該怎么說賈寶玉了。 說他不懂事兒?賈寶玉比賈琦還大兩歲,今年已經十九歲了,跟史湘云結婚也一年多了。當年賈寶玉還小的時候,他說這種話,賈母還能覺得小孩子天真可愛,現在賈寶玉十九歲了還說這樣的話,賈母卻只覺得無盡的悲哀。 王熙鳳見狀,連忙轉移話題:“老太太,您可不知道,為了這孩子,四弟和林meimei差一點沒把屋頂給掀翻了,先是四弟嫌那些奶嬤嬤們抱著孩子喂奶,讓孩子不舒服,又覺得那些奶嬤嬤們給孩子穿得太多,讓孩子不舒服……哎呦呦,這一個月來,四弟不知道鬧出了多少笑話,連我們太太都沒法子?!?/br> 賈母立刻就來興致了:“哦?還有這樣的事兒?小四,你說你寶二哥淘氣,我看你也夠淘氣的?!?/br> 可巧,小嬰兒大概是覺得不舒服了,咿咿呀呀地叫了起來,賈琦連忙讓婆子們把搖籃扛過來,幽若過來,將搖籃里的小被子、小褥子都細細地摸過,沒有異狀,這才讓賈琦把孩子放到搖籃里面。 賈琦安頓好兒子,這才道:“老太太,這小孩子的身子,哪個不是跟火爐子一樣的?他身上的陽氣原本就足,再把他裹得緊緊的,他哪里瘦得了?反正我只知道,那些奶嬤嬤們只知道把孩子捆得緊緊的,孩子不舒服,只能哭,也不吃奶。還不如照著我的法子來?!?/br> 王熙鳳一聽就來勁兒了:“這么說來,你就給這孩子穿這么一點反而乖巧?” 賈琦道:“乖巧什么呀。不過是每個時辰都要喂一次,還要林jiejie躺著喂給他。另外要便便了,就會哼唧兩聲。鬧得林jiejie都不敢睡熟了?!?/br> 王熙鳳道:“會吐奶不?” 賈琦道:“喂飽之后,讓他側著睡就不吐,如果仰天睡,他還是要吐的?!?/br> “原來如此?!蓖跷貘P道;“說起來,我們家巧姐和芝哥兒小的時候都經常吐奶,還愛哭。尤其是巧姐剛出生的那會兒,不喝奶還天天哭,哭得我的心都碎了,偏生那些奶嬤嬤們都說,小孩子都是這樣過來了。如今見了四弟,我方才知道,原來是那幾個奶嬤嬤誆我!” 賈琦道:“我看未必。不過他們用的是窮人家養孩子的法子罷了。窮人家哪里跟我們這么講究?就是女人剛剛生了孩子就下地,連月子都沒有這個福氣做的也不是一個兩個。至于窮人家,做娘的記得定時給孩子喂奶已經算是好了的,若是遇到個不好的年景……下面的莊子招人的時候我去見過,女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孩子餓得嗷嗷大哭,可母親的胸口干癟得只剩下一層皮,拿什么喂他?!?/br> 賈寶玉和史湘云聽見賈琦的形容,渾身一抖。 賈母不得不道:“好了好了,你見多識廣,也不必那這樣的話來嚇唬人?!庇謱Z寶玉和史湘云兩個道:“不怕不怕,我們不怕?!?/br> 看著在賈母懷里瑟瑟發抖的賈寶玉,史湘云的心里也有氣。 她忽然道:“老太太,林jiejie既然要做雙月子,怕是琦哥兒身邊沒了人伺候。按照慣例,不是應該在琦哥兒身邊多安排幾個人的嗎?” 史湘云話音未落,就聽賈琦道:“別,林jiejie剛剛為我生兒育女,結果,她身上還疼著呢,我就進了別的女人的房間,我成什么人了!” “可是你也不能沒人伺候???” 賈琦道:“切,人的精力都是有限了,公務已經花費了我許多時間,林jiejie和孩子占去了我剩下的時間精力的八成,我哪里有那么多時間去應付別的女人。不要?!?/br> 史湘云道:“丫頭本來就是伺候你的?!?/br> 賈琦道:“罷罷罷,那種丫頭,云jiejie還是領回去給寶二哥哥。我看寶二哥哥很想要呢。至于我,我倒是不用了。寶二哥哥是白丁,許多事情不用忌諱,我卻是參知政事,國喪之中,我收了通房丫頭,萬歲知道了會怎么想?” 史湘云開口的時候,賈母也覺得,自己這么出息的孫子身邊竟然沒有貼心的丫頭伺候著,簡直就是邢夫人這個做娘的失職、林黛玉這個做妻子的嫉妒,可賈琦一解釋,賈母立刻改了主意。 雖然賈母覺得收兩個丫頭在身邊,對于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算不得什么??少Z琦都這樣說了,賈母也不可能掃了賈琦的面子。再者,這種事情從來都是看男人的。賈琦自己不愿意,難道賈母還能耐逼著賈琦冷落自己的親外孫女、跟別的女人好不成? 因此,趕在史湘云再度開口之前,賈母就攔了:“罷了罷了,既然你不要,那我就不給你了,橫豎你也不缺丫頭使,你也別拿著外頭的事兒來堵我。云丫頭,我記得你們屋里之前去了好些丫頭,你就領兩個回去,給你做粗使都成?!?/br> 史湘云萬萬沒想到,她原本只是想給賈琦身邊弄兩個人給林黛玉添堵,最后竟然還是落到自己頭上??墒撬钟惺裁崔k法呢?誰讓賈寶玉都兩眼放光了。 偏生之前鬧天花的時候,史湘云還真的把那些丫頭都給攆了,如今他們夫婦身邊使喚的也不過是兩個不出彩的丫頭,史湘云還真的拒絕不了。 她只能咬牙認了。 第51章 雖然說賈政王夫人這邊已經敗了,以賈寶玉的行事為人,短時間內他們這一支肯定是爬不起來的??少Z寶玉還有王子騰這個親舅舅,還有王熙鸞這個親表姐,史湘云也終究是史家的大小姐,就是她的兩個叔叔如今已經沒了,可她還有母族。 以前史湘云就認準了賈家,認準了賈政王夫人賈寶玉一家子,可結婚以后,就是史湘云從前再不在乎,她也知道親戚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結婚后的史湘云把自己往日不怎么在乎的親戚們都揀了起來。 只不過,她對林黛玉的嫉妒不減,加上又是有心宣傳,很快,史湘云能接觸到的人家都得了消息。 對于那些有心想攀附賈琦的人家來說,賈琦能有什么缺點呢?賈琦雖然跟時下男子不同選擇親自照顧兒子,可落在這些人的眼睛里面,那就是賈琦顧家愛孩子,更別說,這個世界上能有幾個十七歲的少年宰相。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以賈琦的本事,那怎么也是一個十年以上的權臣。 真要跟史湘云說的那樣,林黛玉身體不好,別說是把閨女嫁過來做繼室填房,就是嫁過來做妾,只要能給家里帶來好處,只要國法允許,也有人舍得! 這里面又以史湘云的嬸娘忠靖侯夫人為最。 忠靖侯夫人的想法其實跟薛姨媽差不多,在忠靖侯夫人,不,現在應該叫前任忠靖侯夫人的心里,女兒是她肚子里爬出來的不假,可女兒哪里比得上來得重要?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的,如果女兒的婚姻能夠換來史家的利益,那么,該舍得的時候還是要舍得的。 更別說,史湘霖只比史湘云小兩歲,比賈琦小一歲,今年正好十六。如果能史湘霖三年父孝滿了,史湘霖都拖成老姑娘了!哪里比得賈琦,年紀相當不說,還才貌雙全,嫁過去就是宰相夫人。 這位前忠靖侯夫人覺得,史湘云是賈母的娘家侄孫女兒,自己的女兒也是賈母的娘家侄孫女兒,史湘云嫁給賈寶玉的時候,史家委屈了,如今,賈母也是該為了這份委屈補償史家的時候了。 因此,在給前忠靖侯做周年的時候,前忠靖侯夫人就給賈家大大小小的主子們下了帖子。 當然,孩子嬌弱又離不得父母,賈琦少不得回了長輩,讓林黛玉留在家里帶孩子,自己跟著父親兄嫂們去史家意思一下。 說意思一下,完全是因為史家跟賈家的關系并不是很好。這還是因為當初老義忠親王的事兒。誰讓老義忠親王是太上皇曾經的儲君呢?老義忠親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太上皇不但把朝中重臣賜給老義忠親王做老師,還默許了勛爵貴胄之家把家里的嫡長子、繼承人送到當時還是太子的老義忠親王身邊。后來老義忠親王出的事兒,這些人就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