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書迷正在閱讀:想追回初戀又拉不下臉怎么辦、偏執狂的情詩[快穿]、撒嬌第一名[快穿]、今天男女主在一起了嗎[穿書]、意外初戀、項家大少[重生]、我覺得劇情不太對!、我頭上是青青草原取景地、聽說我失蹤了、謝謝老板
林方旭再一次跟姜世云強調,這江南世家如狼似虎,沒有他跟著,自己說不定就小命不保了。等姜世云歪纏不過,保證一定會跟著他回五儀縣后,才心滿意足地回房,準備去哄哄自家侄兒,雖然他并不知道那孩子在賭什么氣。 林修皓走了幾步就已經消了氣,有一回姆父生辰,父親一早就起床,偷偷地駕著車只帶著姆父出去玩兒,將他們兄弟三人丟在家里陪著祖父、祖母,他想著男人大抵都是如此,有了夫郎就什么都忘了。 小叔現在還沒真的將小叔姆娶回家,自然要更殷勤一些,林修皓決定不跟小叔一般計較了,只是快步回房,打開鎏金食盒將每樣只剩一塊的糕點都吃掉。 林方旭回到房間時便看見自家侄子翹著腿坐在案幾旁,一只手揉著肚子,旁邊還放著一個空食盒,于是笑瞇瞇地上前去,拍拍他圓溜溜的肚皮笑道:“哎呦喂……,瞧這圓的,吃撐沒?” 林修皓翻個白眼,躲開他的手,還是忍不住抱怨道:“小叔,你知道看了揚州的的排場,我有多擔心嗎?我都打算去太子殿下哪里找你了?!?/br> 林方旭笑罵道:“你一天瞎想什么呢?與其cao心這個不如想想回家后,怎么讓許先生收了你?!?/br> 林修皓嘿嘿笑著,非常狗腿地給林方旭讓了座,然后湊到他身邊,小聲問道:“我不是看許叔叔他們好像都挺擔心的,所以也跟著多想了嘛!小叔,這次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很棘手???殿下都說了些什么?” 無怪乎許先生覺得這小子跳脫,林方旭也覺得他心思多得很,又愛瞎打聽,伸手將他耳朵揪過來,嚴肅道:“看在你還沒進學的份兒上,叔今天不揍你,但你要給我記住了,有些話只能在我面前說,若是在外面也這樣管不住嘴,到時候叔親自給你縫上?!?/br> 第一次見小叔這樣嚴肅,林修皓嚇得一時間大氣都不敢出,林方旭安撫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好了,你既然說自己多想了,那就說說都想了些什么?” 看了小叔幾眼,見他似乎真的不再生氣了,林修皓才慎重道:“我就是不明白許叔叔他們在擔心什么?我覺得沒什么好擔心的呀,就算真到了最壞的地步,殿下帶了京師營的人不說,聽說陛下還下旨讓廣東、浙江、福建三大水師營聽其調遣。兩邊比起來,殿下不是占有絕對優勢么?” 呵……,沒想到自己還未進學的侄子竟然比那些沿河迎接的世家官員還看得透徹! 林方旭想著之前太子留下他和王詹事,等眾人都退下后,才淡淡嘲諷道:“江南世家的手段,本殿今日算是見識到了,關鍵時刻能綁了主子投獻的人,果然好膽!呵……,世人都說衰帝做的最錯的事情就是南逃,東升歷來見解獨到,是否也這樣覺得?” 林方旭聞言,語氣淡定道: “下官認為是,也不是。衰帝做的最錯的事情是拋下還效忠皇室的大軍獨自南下?!?/br> 王孝文挑挑眉,拍著手,極是贊同道:“呵……,精辟,東升說得精辟!” 朱顯宗看了看守衛在議事廳門口的京師營兵士,想到房間內,陳指揮派人嚴密看守的五軍都督府調令,以及父皇給三大水師營的圣旨,面上冷冷笑道:“先是綁了衰帝換富貴不,后又欺朝廷被蒙奴牽制,無暇他顧。作威作福慣了,如今竟然欺到本殿頭上來了,還真把江南當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br> 太子滿臉肅殺的表情還在腦?;匦?,再看著侄子稚嫩的臉龐,林方旭突然有感,也許正是因為他還年幼,未被官場那一套侵染才能看得如此透徹。 就跟作八股文一般,官場行事自有他固定不變的一些規則,可誰又能規定別人一定要照著你的規矩行事呢?至少在林方旭看來太子殿下并不想按照他們的方式來,就連他這小侄兒也不喜歡彎彎繞繞那一套。 林方旭欣慰地拍拍侄子的腦袋,肯定贊同道:“殿下自然有絕對的優勢,可惜不是人人都看得透,即使看得透也舍不得到手的好處,所以……你小叔我決定,等到了杭州,回家過個年再去寧波吧,這次風雨怕是不小,林家小門小戶能不蹚渾水還是不蹚的好?!?/br> 第七十八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 林修皓得了小叔的肯定, 很快就將那點煩心事忘到腦后, 開開心心等著到杭州下船,再跟著小叔回家去。 杭州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 也是浙江頂級世家豪紳的聚集地, 太子這次南下,自然是要停留一些時日。 林方旭帶著侄子跟著太子殿下站在船頭處,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不遠處高大巍峨的城樓已經抬眼可見, 也許是得了什么命令, 京師營的兵士此時都一臉肅然,少了往日的那幾分隨意, 就連姜世云這些個來歷練的新兵,此時也一點不敢放松地守在自己的崗位處。 正如林方旭等人所料,杭州擺開的陣勢可比其它地方大多了, 不過好在穿過杭州城的運河兩岸, 沿河建有許多茶園、茶樓,倒是不用專門搭戲樓、花棚。 杭州運河兩岸栽種有成排的桃樹和楊柳, 每年桃花開,柳絮飄的時節, 沿河風景美得很, 然而現在正值隆冬,就在眾人以為只能看見光禿禿的樹枝而遺憾時,卻看見河岸邊幾乎每棵樹上都蹲著是十來個看熱鬧的大人小孩兒, 也很是震撼。 看著岸邊的青磚綠瓦淹沒在人山人海中,以及一排排不堪重荷的樹木,朱顯宗忍不住感慨道:“年關將至,看來杭州城的百姓都很閑啊,這將近半個城的人,莫不是天沒亮就在此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