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書迷正在閱讀:想追回初戀又拉不下臉怎么辦、偏執狂的情詩[快穿]、撒嬌第一名[快穿]、今天男女主在一起了嗎[穿書]、意外初戀、項家大少[重生]、我覺得劇情不太對!、我頭上是青青草原取景地、聽說我失蹤了、謝謝老板
趙國想將胡國吞并,找了個莫須有的理由發動了戰爭。 趙國兵強馬壯,物資富饒,自然是勢如破竹,但當打到胡國都城時,卻久攻不下。 胡國人借城池之利,持破釜沉舟之勢,讓趙國軍隊在攻城中損失不小。 趙國先鋒將軍洪契,最后可能是迫于無奈,也可能是立功心切。 再一次攻城時,洪契命人拿刀槍驅趕大量胡國百姓往前沖,最后是踏著胡國百姓尸體磊成的人墻攻進去的。 胡國滅國后,洪契作為拿下胡國都城的功臣,后任京衛指揮使。 過了五年后,有御史因為他當初攻城時,驅趕普通百姓送死,參他草菅人命,殘害良民,最后被罷了官。 商仲淹慢條斯理地講完后,看幾人一眼,繼續說道:“洪契當時被罷官時,有人為其開解,言說當時死的都是胡國人,乃是敵國百姓,算不得良民,不能因此抹殺了洪將軍的功勞。又有人說,現在整個胡國都姓了趙,哪還有什么敵國百姓,你殺了我趙國子民的家族親人,還不算殘害良民?” 商仲淹說完,見以姜世云為代表的幾人,躍躍欲試地想要發言,便點名問道:“小云啊,你覺得洪契該不該被罷官呢?” 姜世云毫不猶豫地站起來說道:“不該,他打下胡國都城是事實,不能因為謀略不當,就罷了功臣,這樣太令人寒心?!?/br> 等他說完后,姜世武在一邊贊同地直點頭。 商譚等他說完后,主動站了起來,恭敬道:“祖父,孫兒有不同看法?!?/br> 商仲淹也想聽聽他的見解,便鼓勵到:“那你說說吧?!?/br> 商譚正色道:“國與國之間的征戰,都由掌權者決定,百姓何其無辜,卻要因此飽受痛苦,孫兒覺得洪將軍確實犯了草菅人命這一條,該被罷官?!?/br> 姜世武聽后,忍不住大聲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再說他也只是個聽君命的而已?!?/br> 商仲淹見商譚要開口反駁,阻止道:“好了,我之前就說過,會給你們留課業。今天的課業就是,你們覺得洪契該不該被罷官?不管是覺得該也好,不該也好,都把自己的理由寫清楚,兩天后再說?!?/br> 商仲淹又單獨給商譚三人出了兩道時文題目后,就打發他們自己去練字寫文章了。 年輕人結伴離開時,八歲的商語,拉著大哥商譚的衣袖,憂心忡忡地問道:“大哥,你說我是覺得該還是不該???” 商譚刮了刮著meimei鼻子好笑道:“大哥怎么知道你覺得該不該?放心好了,祖父這題不是出來考你的,你先把母親教的《千字文》學好就行了?!?/br> 陳愷在一旁聽著兄妹對話,也很想問問商譚,自己該選哪個,感覺都有道理,怎么說都是對的啊,這該怎么選,真是愁死人了。 可惜到底不好意思問,商譚也聽不到他的心聲,他此時對著林方旭和許仲康問道:“東升和子健的觀點是什么?” 許仲康笑道:“我和顯思兄一樣,也認為該被罷官?!?/br> 姜世武聽到后,在一旁炸毛道:“哼……,我就知道,你們這些學文的肯定都是一伙兒的!” 林方旭調侃道:“我都還沒說呢,姜二哥怎么就覺得我也和他們倆人是一伙兒的了?” 姜世云抱手,拉長調子笑著道:“咦…,書生居然不抱團了?解元郎總不可能是站在我們這邊的吧?” 林方旭也笑笑道:“為何不能呢?” 商譚、許仲康兩人也頗為驚奇,許仲康忍不住問道:“東升覺得不該?為兄很是好奇東升這樣選的理由???可否先給為兄講一講?” 林方旭卻不想滿足他,說道:“聽說朝堂諸君,經常因為對一件政事觀點不同,引經據典,展開辯論,不如我們到時候也學諸君,就對這次師公出的題辯上一辯?” 都是年輕人,哪個沒有爭強好勝的心,商譚兩人見他下了戰帖,哪有不接之理。 “好極,好極,這個主意好!”許仲康拍手道。 “對,到時還可以請祖父作見證,我到要看看東升有何不同見解,能以一辯二?!鄙套T附和道。 聽商譚說完,姜世武卻不干了,說道:“什么以一辯二,我和小云跟林小哥也是一伙兒的,好嗎?” 商論在旁邊聽了半天,忍不住插嘴道:“那不公平…!,你們這邊就是三個人了,大哥,我站你們這邊吧?” 商譚卻沒接受他的好意,反而輕聲責備道:“你都十三了,圣賢書也讀了兩年了,不能人云亦云?!?/br> 商論紅著臉道:“可是我就是覺得,好像都對,又都不對,不知道怎么選?” 陳愷聽他說完,也一松了一口氣,終于有人問出來了。 也許是陳愷的表情太過明顯,商譚看他一眼,又說道:“再好好想想祖父講的故事,自己根據自己的判斷作選擇,實在選不了,就算都不選,也不能盲目附和他人?!?/br> 他們說話的時候,商婉君安靜地在一旁聽著,她其實也不知道怎么選。 但無所謂,不用問她也知道,祖父這道題是為以后要入官場的人出的,她就算答不好,答不出來也沒什么關系。 她只是覺得姜世云真是被家人寵得分不清主次,一個哥兒跟著一群漢子瞎參合什么,顯得自己特別嗎? 想著姜世云的不懂事,又看了一眼陳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