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書迷正在閱讀:想追回初戀又拉不下臉怎么辦、偏執狂的情詩[快穿]、撒嬌第一名[快穿]、今天男女主在一起了嗎[穿書]、意外初戀、項家大少[重生]、我覺得劇情不太對!、我頭上是青青草原取景地、聽說我失蹤了、謝謝老板
林方明正無聊,自然應好。 艾曉雅坐到石桌對面,緩緩講到:“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 艾曉雅紅樓夢還沒講完的時候,離院試開場也沒有兩天了,剛到杭州時,許仲康從府學回來,陪了幾人兩天,去杭州城出名的景致轉了轉。 過后幾個考生便不再出門,聚在一起看書寫字了。 建文六年,六月初十,院試開始 浙江布政司下轄杭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等十府。 和府試進場一樣,林方旭他們要先找到寫有金華兩字的紅燈籠,和本府考生在一起,各府按抽簽順序,一起進入考場。 金華府運氣不好不壞,排在中間,等所有考生進場后,已經是卯時中,這時身著緋衣的提學大人終于出現。 院試考兩場,第一場淘汰掉大部份人,錄取人數是秀才名額的一倍,用圓圈揭曉,寫坐號,不寫姓名,稱為「草案」。 第二場覆試再淘汰掉一半,剩下的人就是這一次院試考中的秀才了,算是有了功名,是自己人了,以后見官就可以不用下跪。 提學大人也不啰嗦,宣布了考場紀律,并說明考試場次后,便將考題公布下去。 兩道截搭時文題,若縣試題目只是稍微刁鉆的話,那這次院試題目就是真難了,大多數考生估計連題目都破不對。 其實提學大人也是被江浙的世家豪族逼出了火氣,前朝時,世家南逃,后來又主動投獻,沒經歷過戰火的江浙等地世家林立,傳承完整。 江浙人又各個會讀書,在科舉方面簡直傲視群雄,哪里看得起提學大人一個山西“老西兒”。 院試前寇提學便被宴請過幾回,明示暗示的告訴自己家里孩子學業不錯,想來這次院試能得個好成績。 楊提學心想‘既然你們孩子都學業優異,那本官可要好好考考?!?,于是想了這么個舉人都不一定答得好的題目。 舉人答不好,倒是難不住林方旭這個“前進士”。 破題破對了,就算是答好了一大半。 林方旭順利破題后,便開始遣詞造句,過后又是一遍一遍的反復檢查,細細斟酌,一直到天黑才答完卷子。 院試都是糊了名的,寇提學收了卷子,便開始連夜批閱,面對這幾千份考卷,題目出得難的另一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破題就淘汰了一大半,再將語句不通順,寫得前后顛倒,立意不明確的挑出去,剩下的也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將剩下的兩百多份卷子粗略分個先后好壞,挑五十份寫得突出的,坐號寫到草案內圈,其它的計入外圍。 寇提學第二天中午就批閱好,下午便命差役擊鑼敲鼓,貼了出去,讓上了榜的考生準備明天覆試。 草案不排名次,林方旭意料之中的在內圈找到了自己坐號。 可能是因為考前有林方旭這個“前進士”的指導,林方啟和林方偉雖然不在內圈,但都上了榜。 同一書苑的伍子升、文博遠也在外圈。 覆試這天,偌大的考場就只有兩百多人考試,還是要求寫兩篇時文,題目中規中矩。 剩下這些人算是這一屆院試考生中優秀者,很快就都輕松地答完題目,午時梆子一響,就都紛紛交了卷,剩下怎么選取,怎么排名次,就是提學大人的職責和權力了。 林方旭幾人考完,都回了許府別院,等著第二天下午看榜。 第一場考完寇提學心里其實就有了個名次先后,第二場也只是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幾百份卷子很快就批閱好,然后讓人去彌封記名次。 最先開的自然是這次院案首,寇提學下屬見案首名字,驚奇道:“嘿…!這案首好像不是出自哪個世家???也不知道能不能讓人服氣?!?/br> 寇提學諷刺地笑道:“反正按你們江浙的規矩,前十名考生的院試文章是要貼出來的,若是不服氣,拿自己文章去比較不就好了?!?/br> 說來這也是讓寇提學窩火的地方,哪個地方院試名次不是提學官說了算,誰管你服不服氣。 偏偏江浙就不行!得把前十名文章貼出來,要是點了個太次的人為案首,那些個考生能聚眾鬧得你灰頭土臉,偏偏各個世家出身,你還不能怎樣。 所以下午開榜時,林方旭除了看見案首處除了寫著自己的名字外,名字下方還貼著四篇時文。 “前進士”的水平還是很經得起考驗的,先不說正場兩篇水平遠超其余考生的時文,就是覆試兩篇也是當得起案首的,一時間周圍一片道賀聲。 這次院試一共取了一百三十五人,林方啟也在九十七的位置上找到了自己名字,林方紹一百三十三名,險而又險的過了,林家村三人算是都有了功名。 同來的伍子升中了五十三名,文博遠一百零九。 五人上午來時提心吊膽,下午回時高高興興,互相恭喜,林方紹更是大呼僥幸。 五人回別院,告訴了送考親人院試結果,又是一陣笑鬧。 夕陽西落時,林子旭便出發去西子湖畔參加提學大人的簪花宴。 簪花宴擺在一艘西湖游船上,除了院試前五十名外,還有提學衙門的屬官,以及本地一些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杭州四大書院山長也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