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光【五】(倒v開始)
書迷正在閱讀:撿來一個美張飛、快穿之拯救反派大作戰、我看上了隔壁的千手[綜]、異世召喚諸天神魔、毒妃傾城:王爺,休書請拿好!、寵寵欲動:boss,請自重、小三勸退師、萌妻的馭夫準則、鳳居高位,秦帝求翻牌、我和情敵結婚了
姜蘿這十年, 趁著溯光四處征戰,看了不少被人珍藏起來的典籍,因為竹卷又多又重,姜蘿一卷都沒收走, 只憑著記憶硬生生刻在了腦子里。 這個過程龐大而復雜,其中甚至有上古時期的文字, 整理起來十分麻煩…尋路的時候,她蹲在別人順路逃難的馬車頂上, 慢慢思索, 摘出有用的消息,然后去查證。 可惜,耗時十多年,依然在長生不老方面毫無進展。 延年益壽倒是可以, 只是溯光的資質, 也不是什么骨骼驚奇武學奇才。 年紀大了,身體基本定型, 以前他學的是大開大合的招式, 以自保為主, 就算現在換一門武學,也耗時耗力,事倍功半。 如果姜蘿會醫術,倒是可以稍微替他調理一下。 然而姜蘿完全沒有學過這方面的東西, 就算閱讀了無數醫術, 也沒有辦法想出溯光頭痛癥如何解決。 多年瘀血, 已經與他腦中其他部位長成了一體,不能確定具體位置,也沒有辦法緩解他的疼痛。 屬于阿蘿的靈力,爆裂而厚重,不適合用在人身上。 如果是仙訣的話,一絲靈力可以讓一株花枝綻放,溫和輕柔。溯光的頭痛癥,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可惜她現在沒有身體,不能修煉仙訣。 阿蘿的靈力,一丁點就能讓滿院枝葉繁茂,融融如春,如果漏一絲在人身上,怕是會讓人原地爆炸。 “阿蘿,紙制出來了!” 很久沒見溯光笑得這么開心了,他頂著一身風雪,頭發上都有些雪沫。 姜蘿隨手替他擦拭了一下,隱約看見幾根白發。和溯光相處一段時間之后就能化作實體了,只不過時間不長,只能做些簡單的事情。 溯光取了紙直接跑過來,連舉傘的宮人都沒追上他。他眉眼里的笑意融了雪花,清朗俊美,灼灼容華,令蒼茫雪景失色。 姜蘿蘸了墨汁,用景小篆工工整整在紙上寫了兩個大字——溯光。 以往的紙是用絲帛制成的,很珍貴,如今用廉價的成本和簡單的工序就能制造出輕薄好用又光潔的紙,將徹底改變人們書寫的習慣,就算是平常人家,攢一攢,也能買到紙。 “祝賀你?!?/br> “是多虧了阿蘿?!彼莨獾燃埳系哪闪?,小心翼翼收起來。 “真正應該贊賞的是制造出紙的人?!?/br> “不過是一些匠人而已?!彼莨獠灰詾槿?。 “若沒有這些匠人,你我能造出來嗎?” “不能?!彼莨庖仓挥信c姜蘿議論政事的時候能心平氣和。 其他人觸及鋒芒,只有血濺五步的下場。 “您應該召集六國的匠人,使他們各自研究所擅長的技術,推行而造福萬民。若能糧食畝產百斤成千斤、改造農具儉省勞力、興修水利,景國將更加強盛。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更加穩定,使六國人忘其故國,天下真正一統矣?!?/br> “阿蘿說得是。景國征戰多年,耗資甚巨,召集匠人容易,供給他們研究的物件卻沒有多少,北方戎族多次犯我邊境,城墻未筑,迫在眉睫?!?/br> 北邊的戎族對于溯光來說,才是心頭大患。 從周幽王時期開始,戎族日盛,常常犯華夏邊境,由于其兵力靈活分散、驍勇善戰,延續至今都沒有解決的辦法。 姜蘿想起了那座屹立不倒的長城,還有孟姜女的傳說。按理來說,它是華夏的脊梁,應該比姜神宮更早生出靈魄,但建筑過程中死去的人太多,怨魂無數,消去了它的靈性。 如果能減緩溯光修筑它的速度,保住那些民工的命,景國也許能延續得更久,它能成為真正的護國神龍,其他方面也能平衡發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長城起,中原必有懈怠,如今初統山河,人心難平,一味內部殺戮、壓制六國遺民只會適得其反。若宣揚戎族的兇惡之處,集民心,召集六國遺民與景軍一同抗擊,轉移民族仇恨,則民心可聚,景國可興?!?/br> 景國的迅速衰敗是因為吏治嚴苛,也少不了那些六國遺民背地里暗通款曲興風作浪。 真正的統治不止在于rou體上的束縛,還在于思想上的認同。天下所有的百姓只要吃飽穿暖,就會認同統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無民心,得了天下也保不住。 “阿蘿所言有理,真正推行起來卻很有難度……我原以為平定六國,景國兒郎就能回家鄉安度余生,如今他們依然要遠赴北方抗戎,是寡人之過也?!?/br> “必然會有一天,異族聞景之名倉惶拜服,不敢來犯?!?/br> “若有那么一天,阿蘿功不可沒?!彼莨膺@些年處事愈發暴戾,十分崇尚法家理念,根本聽不見那些儒家空道理,如今聽阿蘿輕輕柔柔三言兩語就把天下給平了,又重新起了幾分興致。 治理國家不應該屈從他個人的偏好,應該推行正確的方法,儒家在百家中數一數二,或許有可取之處。 溯光還是看不下那些儒家經典,幾箱子堆在那里。 姜蘿便用新制的紙一本本抄出來,裝訂好,放在溯光順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看在阿蘿漂亮的景國小篆上,溯光偶爾也看一看。 儒家主要講禮義廉恥,仁政,幾乎可以把溯光批判得一無是處,姜蘿只挑了一些對溯光來說不刺激的經義,希望他能有所領悟。 自從景國開始推行相對來說廉價方便的紙,朝都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連諸子百家內部都很少聽見有人罵溯光了。 “只這一項功業,便可留名千秋萬代?!?/br> “這廝雖然殘暴了些,為人還算大氣?!?/br> 翻看著輕便的書冊,幾個老狐貍連連稱贊,轉念又想到這樣留名青史的好事落在了溯光頭上,又開始不忿。 那些六國貴族不能參政,不能跑遠,整日無所事事,姜蘿便建議在景國建立太學、國學、州學,培養人才,六國遺民中不乏有學識淵博之輩,自由任用,一時間也網羅了不少人才。 溯光讓他們幽居在咸陽城,又沒給多少銀錢,六國貴族想恢復些生活水平,除了教書這樣貴氣的職業,其他的活計,真心做不來。 而且一位老師可以攜兩個子嗣免費入學,不能更劃算了。目前景國國都的太學,學費可是很高的,只有那些軍功赫赫、家資千貫的人家才能供得起子嗣上學。 景國不可能有打不完的仗,那時自家晚輩撈不到軍功,怎么進入朝廷呢?第一批能在太學畢業的學子由溯光親自分配職位。 只這一點,就使無數人拉下臉去太學任職。 其他國家的國君,會對前朝遺臣給予優待,至少面子上過得去。 新朝最需要人才,有真才實學,再稍微端著一些,新君大多數時候就會許以高位,伴以重用。 唯有溯光,高傲冷漠,完全將他們這些端著面子的人置之不理。 不止太學里人才濟濟,連州學中都有不少隱居的學者重出山門,為景國添磚加瓦。 溯光雖然面上不顯,心里還是很高興,一回了姜神殿就一個勁兒夸姜蘿。 “阿蘿之才,遠勝于滿殿朝臣?!?/br> “陛下過譽了?!?/br> “你啊……”溯光最近忙得頭暈眼花,這時候才看見從背面看坐得端正,正面看眼睛卻瞇著打瞌睡的姜蘿。 “鬼神竟也有打瞌睡的時候,是不是累著你了?” “為溯光分憂,雖千萬人吾往矣?!苯}現今可以實體化一整天,除了氣息仍然空靈,表面上無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溯光覺得這是好的變化,供奉得更勤了。 溯光特地成立了一個職司用來搞科研,任用墨家巨子為首,姜蘿提供了一些她有印象的東西,如水車、犁,谷物雜交等,有墨家人出手,大部分都弄出了成效。 墨家人也是要吃飯的,溯光給的酬勞不少。 而且溯光這些年,推行的政令越來越溫和,律法越來越完善,小罪小懲,大罪嚴究,背地里罵他的人越來越少。 早年有一波儒家書生在咸陽大罵溯光,其他人都覺得儒家危矣,沒想到溯光只淡淡讓人把那些人關起來,送進太學,給里面的學子教化。 學了滿腦子諸子百家理念的學子們躍躍欲試,挨個來進行教化,整天絮絮叨叨,張口閉口都是愛國敬君,為君死為君分憂,那些儒家書生被放出來后木木呆呆,很久后才緩和過來。 其中侮辱過溯光的人被處以死刑,圍觀群眾交口稱贊殺得好。 國君不可辱,民心初成。 近十年過去,長城慢悠悠的修著,差不多只有一個模子,輕徭薄賦修生養息之下,景國的百姓慢慢恢復過來了。溯光這些年過得有些清苦,皇陵沒有開始修,皇宮也沒有修繕。 他也沒有想到統一六國后自己會比之前還過得窮。 或許是阿蘿太會花錢了。 但這錢花得值。 從皇城到其他州府,都有寬闊平穩的官道,年頭到年尾,百姓鮮有餓死的,初步統計,整個景國人口增加了五分之一。 溯光將六國遺民和其他大種姓之人,各自劃分為不同民族,推行景國之內各族平等,同為華夏兒女,攜手同行等政策,表面上是將民眾分散開了,實際上所有人都認同了自己身為景國人的身份。 如燕國遺民認同自己是景國人中的燕族,是景國諸族中的一部分,戎族來犯時,應該挺身而出,護衛邊境,其他遺民也是如此。 周邊小朝年年上供,羨慕著被景國兼并后成為景國一族的其他國家。 人人以成為景人為榮,民心已聚,國穩矣。 只是溯光老得很快,臉上都有皺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