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怨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少年韋帥望之大隱于市、痞武絕色校園、月下傾城:白衣天使你別跑、追妻無度:顧少請排隊
眾人收拾了兩條大船,虞飛鵬兄妹、池惠、白秋賢、江楓眠魏長澤、金光善,及驚蟄火鳳一船,虞青城,沈若琳父女,及各自家仆門生等一船。 眉山到夔州行了一日,第二日便從白帝城出發。虞飛鵬兄妹的船打頭陣,虞青城的船緊隨其后。此時往東云夢方向,順流而下,船行極快,不多時便臨近瞿塘峽。虞飛鵬示意父親的船放慢些,讓自己先過。 原先與猿王有過“過節”的“原班人馬”全部站了出來,立于甲板,驚蟄和火鳳站在各自師父和主人身后。金光善本是不樂意的,他不想再與猿王打交道,就算往云夢水路最快,他還是想走陸路避過,但以后娶了沈落魚,免不了還要出入眉山,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了。上次只是些猴子尚不可懼,但猿王就不是那么好惹了,他還記得火鳳描述猿王殺陳馭龍的慘狀,令人不寒而栗。 火鳳是見識過猿王厲害的,陳馭龍死在他面前的樣子歷歷在目,但他現在已經可以馭火了,并且在練炁中和驚蟄的雷法相通,居然又帶了些雷法的特質,真是意外收獲。猿王要出動,他的幾個火球就能解決,再不濟就和驚蟄聯合,幾乎不需要主人們動手,想想還蠻期待的,這可是他第一次表現的機會。 越來越接近與猴子交戰的地方,遠處漸漸傳來猴子的叫聲,與上次去姑蘇經過時并無不同,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狀態。越往前行,猴子的叫聲越清晰,所見的數量從一只兩只,到十只八只、無數只。它們在樹木之間用尾巴蕩秋千,從一棵蕩到另一棵,有的在找吃食,有的在互相捉虱子,有母猴帶著小猴子在玩耍。 它們也發現了他們,互相用另一種叫聲交流了一陣,所有的猴子都警覺起來,吃食的停了嘴,纏在一起玩鬧的分了開來,母猴帶著小猴子消失了。船行很快,所有的猴子都跟著船行的方向在樹木間蕩來蕩去,船到哪里就蕩到哪里,樹梢的翻動越來越快,叫聲也越來越急促。 船上的眾人也把手放在了劍柄上戒備,準備隨時迎戰,池惠叮囑驚蟄和火鳳不可輕舉妄動,聽指令行事。猴子不出手,他們也不出手,他們是來解怨不是來結怨的。 山林中果然傳來一聲長嘯,是猿王的聲音,猴子們也附和起來,斷斷續續的尖叫聲改為長鳴,如同集結的號角,極其刺耳,久久回蕩在山林中。詭異的江風突然狂暴起來,吹得他們的衣袍翻飛,獵獵作響,寒意夾裹著猴子們的尖叫撲面而來,如同風暴夾著冰雹。風吹迷了眾人的眼睛,發稍也在臉上搔動,卻全然顧不得去撫了。 這種冷戰似的等待比熱戰更磨人,誰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縱然他們修為都不低上次也沒吃什么大虧,這次又有驚蟄和火風助陣必然勝券在握,但他們并不想再戰一場,把仇恨持續下去,難道要每次經過這里都要打一仗嗎,冤冤相報何時了。 猿王終于在上次出現的地方出現了,仿佛早已等在那里,渾身的白毛被風吹得亂飛,深邃的眼睛透著狠厲,面目猙獰,看到他們,張開血盆大口低吼了一聲。 虞飛鵬站在最前面,他正考慮叫猿王什么,叫“大王”?想來想去,這巨猿怎么說也比他們這群十幾歲的年輕人年長了,所以他叫了一聲:“前輩!” “前輩!上次我等路過此地,多有得罪,是前輩屬下先動手,責任不在我們,我等迎戰皆出于自保!我知前輩屬下亦是為人利用,但我們更是無辜的!” “既然指使前輩屬下襲擊我等的人已死,我等也算安然,便不與前輩計較了!可否與前輩冰釋前嫌,從此大路朝天,各不相干!” “如若不能,我等也不會害怕,定抵抗到底!”虞飛鵬回頭朝驚蟄和火風看了一眼,兩人會意,走上前來。 猿王似乎聽懂了,動物的敏感讓他查覺到了驚蟄和火鳳身上的危險氣息,他低吼了幾聲,朝后退了一步。 船很快,離猿王越來越遠,他身邊的猴子越聚越多,都在急切的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說,上次就是這些人,殺了我們很多同伴,為什么不報仇。猿王的目光跟著船一直沒移開過,嘴里似乎在說著什么,仍然沒動。 船已將猿王遠遠地甩在身后,眾人便認為是猿王放棄了,他們站在船上,攏手,深深鞠躬,遠遠地向猿王行了個禮。責任雖不在己方,但這么多猴命在手,也是愧疚。 猿王似乎有些驚訝,身邊的猴子也停止了急切的動作,船漸漸遠去,猿王終于收回了目光,轉身回山林里去了。 這時第二艘船也過來了,猿王看也沒看一眼,就隱進了山林,其它的猴子也跳回樹上,如常地蕩秋千、找吃食去了,母猴也帶著小猴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