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崔美青悄悄問何承燕:“怎么那么多人賣自拍桿?” “不知道,可能有人喜歡在故宮里自拍?” 進到故宮,石板鋪成的廣場出現在眼前,一切豁然開朗。 這里人特別多,什么人種都有,比故宮本身還有節目。 帶教老師在這里宣布解散,讓學生自由活動,十一點半在出口集合。 崔美青和何承燕一塊逛故宮,從前殿走到后殿。 崔美青終于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賣自拍桿了,因為人太多了,人又不能進到宮殿里欣賞拍照,人家警示線拉著,安保人員巡邏著呢。 在故宮的宮殿,經常出現四五十個人擠在殿門口拍照、觀賞的場景,不管你是什么身高,在這種場合,你只能拿自拍桿,才能拍到最清晰的殿內照片。 崔美青在人群里擠來擠去,好不容易才拍到一張沒有人頭、沒有自拍桿和手機的《正大光明》牌匾。 她恍惚之間甚至覺得龍椅上的皇帝還沒有死,他依然坐在那里,而她們就是站在門外,只能遠遠跪拜的百姓。 她艱難地從彎腰從大漢的胳肢窩下逃走,狼狽地在心里對龍椅比中指:大清已經亡了。 為了避免這種感覺卷土重來,接下來的路程崔美青已經很佛系了,能拍就拍,不能拍就墊腳欣賞一下。 皇帝搜刮民財打造的寶物,她這個老百姓憑什么不能看。 到了皇后居住過的坤寧宮,她發現這個宮殿好小,好壓抑,一點點光從窗戶菱形的格子中斜斜的照在顏色暗沉床榻靠背上,宮殿外吵鬧的聲音都驅散不掉這個宮殿的冷清、寂靜。 崔美青忍不住想,這樣的王朝為什么能存在這么長時間呢? 它是一個倒退、腐朽的王朝。 崔美青想了想,用一個不太文雅的詞來形容大部分清朝歷史:屎。 她要是寫穿清女主,那女主只會做一件事:造反。 想到這,崔美青的熱血開始沸騰,她迫不及待地找到休息的凳子,啪啪啪開始寫大綱。 她,一個21世紀的新青年,現在就要在這個曾經皇權最集中的地方上寫一篇怎么造反,怎么推翻皇權的小說大綱。 人民才是這個國家唯一的、真正的主人! “走啦,”何承燕走到崔美青旁邊催她:“還有很多地方沒逛呢?!?/br> 崔美青這會剛給大綱起了個頭,但時間確實不早了,崔美青擔心自己再不走就趕不上大部隊了,只能遺憾地收起手機。 路過故宮文創店,崔美青進去逛了一圈,買了一個冰箱貼,冰箱貼是乾清宮的的樣式,十分精致。 除了冰箱貼,她還買了一根五塊錢的烤腸,雖然烤腸的價格貴得離譜,但這是崔美青最近吃到的食物里最美味的。 何承燕原本嫌貴來著,但崔美青分了她一口之后,她也忍不住買了一根。 誰能想到有這么一天,她連吃烤腸都能感到幸福。 兩人拿著烤腸繼續走,路過小小的御花園時,她們還忍不住嘲笑了一番。 等她們走出故宮,集合的時間差不多到了。崔美青聞到不遠處小亭子里烤腸機里飄出來的香味,眼神都飄忽了。 等帶教老師在找人、打電話中抽出時間,這才發現一隊的學生已經人手一根烤腸了,老天奶,這才是人吃得東西啊。 下午逛頤和園時,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學生逛著逛著就人手一根烤腸了。 崔美青欣賞著走廊上方各種奇巧、精美的畫,腦海中神思翻涌,每一幅圖畫都被她演繹出了背后的故事,觀賞體驗蹭蹭往上漲。 晚上回酒店,被烤腸勾起饞蟲的崔美青終于忍不了了,她在酒店一樓的便利店買了一袋泡椒雞爪、一包紅油金針菇。 回到房間,她迫不及待地打開泡椒雞爪的包裝袋,拿出一只雞爪啃。 第一口,她愕然。第二口,她沉思。第三口,她失望地破口大罵:“這泡椒雞爪怎么是咸的,泡椒雞爪不應該是辣的嗎?” 第151章 我在人民廣場幕天席地 到北京的第三天, 旅游大巴把學生們拉去了北京科技館。 科技館的小孩異常多,有些小孩似乎是學校組織參觀的,他們穿著統一的沖鋒衣, 身旁跟著好幾個老師。 老師給他們講解展品, 比科技館的工作人員還專業。 七八歲的孩子個個都睜著求知的眼睛看著老師,時不時提問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科技館的展品沒有讓崔美青覺得很震撼, 反倒是這些孩子讓她印象深刻。 真好啊,觸手可及的教育資源、好學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是很多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北京卻輕易的實現了。 國家是向前發展的,希望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這樣的教育。 科技館逛了三個小時, 吃完沒有滋味的午飯,她們又被拉到了劇院。 劇院今天的表演是雜技, 內容非常豐富。在摩托車騎到籠子的半空,并且速度越來越快時,臺下的掌聲和喝彩聲延綿不絕。 臺上的表演人員似乎聽到了觀眾的喝彩,他騎車的速度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