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美國_分節閱讀_76
甚至微軟還特意找到了卡羅爾的電話,希望他能夠盡快開發出基于Windows3.0系統的圖形瀏覽器,并且在電話中表示出了極大的敬意。 對于這一點,亞當感到極為的驚奇,他是知道微軟在上一世是如何對待網景的,那簡直是都得不死不休,雖然最后還是將網景徹底拉下互聯網的神壇,使之一代傳奇最終泯滅。但他們在那場大戰中使用了極端手段,導致幾十年后依然被各國以壟斷的名義進行制裁,可謂是余毒不清,損傷極大。 不過亞當稍稍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說到底不過是時機問題罷了,上一世微軟與網景徹底對上,一方面是網景自己做大死,想要徹底替代微軟,并且喊出微軟時代已經結束,而其發展的態勢也著實給了微軟這個老牌互聯網大佬一個左右勾拳,甚至金融分析家開始紛紛看衰微軟,將其挪出股票推薦名單,兩者成為死斗狀態。 而微軟,雖然一不小心被網景狠狠地打了一劑左右勾拳,但是在九五年他發布了驚天地的Windows95這款經典的桌面圖形界面cao作系統,將市場上其余的cao作系統內全部干掉,等到與網景正面對干的時候,已經占據全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cao作系統份額,有了足夠硬的腰桿子。 而此時1993年初,微軟的腰桿子還不夠硬,在蘋果的mac和X Window系統的競爭下,只占據三成左右的市場份額,沒有獨霸天下的能量,自然做不出獨霸天下的豪氣。 而本就有此想法的亞當與卡羅爾,自然一口應下,雖然亞當知道微軟未來有可能對其產生競爭,但是畢竟如今的伊甸園也不過是一個工具,動搖不了微軟的地位,若是一味地用強,不僅會惹得其他互聯網用戶的不滿,并且會提前得罪這個業界大佬,算是得不償失。 看到這么好的發展形勢,亞當火速的與卡羅爾建立了涅槃公司,其中亞當出自一千萬美元(這在互聯網行業中絕對算是巨資,多少互聯網新星即使到了十年二十年以后,能夠在第一輪天使投資拿到百萬美元都絕對感到滿意了),而卡羅爾則以伊甸園瀏覽器作為技術參股,在進行估值以后,亞當擁有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卡羅爾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不得不說這個股份絕對是表現出了亞當極大極大地善意,因為即使有目前百萬的下載,但是瀏覽器的估值也絕對超不過百萬,能夠拿下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除了亞當看在對方身份的原因,無出其他),至于托馬斯等人暫時不分其股份,不過他們以元老身份進入公司,若是公司有一天上市了,那么他們將會分到一份股份。 成立以后的公司總經理則由卡羅爾擔任,亞當除了公司重大決策以外,不參與正常的公司運行。畢竟亞當的重心還是在文化產業上,雖然有著超前的眼光,但是這些可以用在發展方向的調整,在具體公司以及技術上就無法發揮太多,而他其他方向的事情也不少,再加上創作的原因,基本上空不出太多的時間,處理雜事,這樣安排也算是合理。 同時公司在成立的當天,正式向外招收程序員,啟動伊甸園瀏覽器的PC和Mac版的開發工作,可以說從這一天開始,亞當正式向互聯網這個未來最為光彩輝煌的行業伸出了他的手掌。 未來將會因為他的參與而產生了多大的變化,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亞當卻想要看看有了他的互聯網,會是什么樣的一個世界。 作者有話要說: 清明節假期,拿著手機和移動電源,出門去吃飯,吃完飯以后覺得太飽了,出去走走,走到了公交站臺,看到公交來了,想著難得不用等都可以等到公交,看來是命中注定要上的啊,然后就上去了。 在公交車里我查了查,想買一章非凡任務的電影票,想著到了那里又沒其他事,午飯也吃完了,只剩下可以看電影消遣了,而清明就這一部有興趣。 然而,然而,中午沒有排片,好無奈,最早一個都要到五點半,然后我就沒有下車,繼續坐,想著到另一個電影院去,雖然有點遠,不過反正也沒事。 然而,然而,我睡著了,坐過站了,都怪午后陽光太好,車里太舒服,等我醒來,發現睡過了,趕緊下車,結果發現居然到了高鐵站。 這是命運的指示啊,要不然我怎么會莫名其妙的在車上睡著,急匆匆的下車怎么會到了高鐵站呢? 所以我上了高鐵,去了隔壁的城市,下了高鐵以后,忽然有些懵逼,我來這干嘛,啥都沒帶啊,但是如果直接再坐感覺不劃算啊,來都來了(最討厭這個詞了……) 坐車到了市中心,逛了逛,吃了晚飯,又逛了逛,進了一家酒店,睡了一個晚上,嗯,對自己居然帶了移動電源表示好評。 第二天去景點玩了一天,居然要錢,居然要錢,不過來都來了…… 最后在傍晚風塵仆仆的我終于坐上了高鐵回來了,為了補上,兩天的缺,從九點左右開始寫,寫到了凌晨一點鐘……作死,不過我為什么發在這一章,沒有發在上一章呢?額,只是突然想起來而已,沒有理由。 第一百零二章 進入了1993年, 涅槃公司由卡羅爾帶領著剛剛招聘來的十幾個程序員繼續著新版本的開發工作。相對于卡羅爾幾個人,有了亞當的強力注資, 這次招收到程序員則更加的專業, 基本上都有了幾年的編程經驗,尤其在網絡應用方面都可以屬于能人的范疇。 畢竟如今不是十年后, 互聯網除了cao作軟件以外,雖然也有一些頗有特色的公司, 但是因為體量等原因,還處于孵卵狀態, 所以這些程序員在市場上算不上多吃香, 相比較于其他行業頂尖者來說,他們的待遇算是極度的低估了。 這些在未來價值千金的資深程序員, 如今行情一般, 算不得太貴,不過卻便宜了想要在這個新興行業大干一場的亞當。于是亞當一口氣就招收了十幾個, 每一個在行業內都算是高薪聘請, 但是依然讓亞當覺得很值,互聯網缺的除了創意, 就是時間,亞當不介意用自己的身家來換,反正到最后總是不吃虧就是了。 同時因為給公司注入了千萬資金, 這些初了聘請人員以及購置寄出的設備以外,沒有其他的花費,但是這些錢卻不可能放在公司中發霉, 所以亞當用這部分資金在硅谷附近租了一個接近五百多平的一層大樓。 當然其實以亞當目前的身價,即使買上一塊地都算不得什么,不過仔細想想卻沒什么必要,等到公司上市了,身價大漲,到時候再買也不急,短時間內硅谷的低價還不到飆升的時候,不值得現在花費巨資截斷自己的資金流。 另外,雖然目前還沒到互聯網大爆發時代,但是硅谷畢竟是硅谷,微軟、甲骨文等公司聚集在那里,反而圍繞著半導體相關行業,發展的極為的好,低價也著實不便宜。 最后,亞當讓托納雷斯幫助請了一個能力不錯的經理人,叫做克里斯·克拉克,算是一個極為資深的經理人,能力很是出色,在托納雷斯的介紹下,以及對于亞當他們公司發展極為看好,所以屈伸加入,算是協助卡羅爾熟悉公司的運行,以及幫他在硅谷建立相關的關系網,為以后與其他公司合作以及上市鋪路。 而做完這些,一月份已經過去一半,亞當也要回到久違的洛杉磯,去忙他手里缺席許久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原定的《末日危機》和《真愛如血》兩本連載正式開始,相對于有著火熱IP《巫師》作為正傳,加上越發豐富的世界觀和巫師體系,以及經過亞當審核沒有太多缺漏,并且足夠熱血的番外篇《索德的復仇》連載之路可謂是順暢的不能再順暢。 但是所謂人有旦夕禍福,誰也無法保證一本連載的小說能夠俘獲讀者多久,因此分攤讀者的關注度,讓其他的內容來分享與分攤這方面的壓力,也是必需的,否則《加州時報》之前雪崩的歷史就將重演。 而《末日危機》主打男性牌,《真愛如血》則主打主婦牌,兩方各有側重,但又不會特意出現排他性,算是對于原本市場極大的補充。 亞當回道LA的時候,已經開始了更新,或者說都更新了四章,第一周是直接三章連載,讓讀者一次性看完三章,對小說有著初步的印象,這樣就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往下看。 顯然,這個做法還是受到讀者的認可的,兩本連載小說因為這個原因,很快的就俘獲了眾多讀者的歡心,也算是初步達成亞當的設想了。 不過其實早在年前《加州時報》就力挫其他報社奪得報社的銷量冠軍,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巫師》番外篇,這個結果再次讓市場對于小說是否能夠提振報紙銷量這件事進行了不小的爭論,畢竟早在夏天“巫師旋風”以后,就不乏有報社跟進,但顯然其他報紙并沒有從這條路上得到多大的增益。 雖然也或多或少的增加了部分的讀者,但是增幅并不明顯,只是因為不肯認輸所以勉強撐著,而后《巫師番外篇》的成功,讓對方咬著牙繼續堅持,但是已然有了動搖,而這回亞當帶著兩本明顯工作室發行的小說,進入了市場,引發了普遍的關注,畢竟這兩本可沒有《巫師》千萬銷量作為后盾,能否受到歡迎全靠市場反應。 兩本小說目標人群不同,寫作手法以及最后的成品自然也是不同的。其中《末日危機》面向男性,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年輕的男性第一段開始,迅速的進入主題,沒有半分拖沓,一下子就渲染出一種驚悚且絕望的末日氣氛,抓住容易沒有耐心的年輕男性讀者的眼球,然后小說中讓主角一邊掙扎求生,一邊向讀者科普著來龍去脈,最后在小說第三章的結尾以一個震撼的小故事迅速點出小說核心——回家。 可以說,這本其實就是一部按照讀者群體量身定做的小說,有著優秀的美劇所應該有的緊湊精彩的結構,每一章拉住了氣氛,沒幾段就出現轉折,一章往往故事要翻轉十幾回,最后再下一下讀者作為結束。 也許他的內涵不夠,但是整章小說看下來,那股子無時無刻都圍繞在主角身上驚悚的氣氛,卻牢牢地拉住讀者的視線,直到第每一章結束,突然來個回馬槍,嚇你一跳,最后再截然而止,讓你不得不罵著作者,然后期待后續的劇情。 而《真愛如血》因為目標人群的不同,因此整部小說的風格與《末日危機》相距甚遠,如果說《末日危機》每一章的內容都時時刻刻拉扯著讀者的神經,半分不肯放松,直到一章結束也要拉扯一下讓你驚醒一下在告別。 《真愛如血》則一步步不疾不徐,像是拉家常一樣,緩緩地講述著一個看起來略顯老套成就的套著灰姑娘外皮的故事,為了達到讓讀者有代入感,還一反其他小說那般大段大段的對于主角心里的描寫,調皮的、瑣碎的甚至有些絮絮叨叨的,不過這些心理描寫卻每一句都經過討論爭執,直到確認符合大多數女人在此境的想法,再經過藝術加工后做出確認。 另外這本小說的重點就是無時無刻的去用各種華麗的語言來描述那個男主,將其捧上一個高位,不斷地正面側面的描寫他的各種吸引人的優點,即使是描寫他的缺點,也絕不能讓女讀者反感,而是要讓人覺得,‘啊,男主角有這樣一個缺點,看起來更真實,有萌感’的想法??梢哉f這部小說從各個方面無一不透露,這就是一本為女讀者量身創作的小說。 如果有哪個作者有時間和興趣把兩本掰開來看,那坐著的野心簡直毫無掩飾——就是商業,就是對著讀者諂媚妥協,這種目的性明確,為讀者跪舔的如此赤、裸的做法,簡直可以說是讓無數業內人士鄙視不已。 因此表現出來的就是小說末日略顯粗糙的文筆,重于氣氛的打造。小說真愛文筆出色,故事性卻略顯薄弱,兩本書優缺點都極為的明顯,若是想要去噴,那簡直到處都是可以瞄準的地方。 但是,那又怎么樣?只要市場歡迎就好。在例行的讀者回復中,《末日危機》拿下了百分之九十男性讀者以及百分之三十女性讀者的喜愛,而《真愛如血》則拿下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女性以及不到百分之十男性讀者的支持,就足以表現出他們對自己的定位非常的準確。 其中因為《真愛如血》招攬了原本不大喜歡讀報紙的女性讀者的歡心,導致了《加州時報》在后面的幾個月中有了一大批女性的擁躉,同時《加州時報》稍稍停滯了一陣子的銷量再次出現明顯的躍升態勢。 商業上的成功,自然在口碑上就有極大可能落人口實,尤其還是亞當如此赤、裸裸的,于是乎無數的報紙和雜志都紛紛跳出來,對亞當這個褻瀆小說行業的渣滓進行了批判,甚至有些人用處了‘巨星隕落’這樣驚悚的標題。 不過亞當也不是好惹的,《加州時報》如今可不是什么無名小卒,而是一份力壓全美每一周都在創造北美報紙銷量記錄的新時代傳奇報紙,對于別人的批評自然開始了大反擊——“讀者的支持是一本小說是否經典的基礎,很顯然《末日危機》和《真愛如血》就是一部向著經典進發的小說”。 這篇頭版頭條硬懟眾紅眼病者的文章,羅列了大量的數字,比如兩本小說在連載期間喜愛讀者的數量,以及大量讀者的正面評論,一條條直接往著那些紅著眼睛大罵亞當商業過頭的報紙臉上打。 而那些報社也不是好惹的,直接請來小說評論界大佬克里斯滕,在紐約時報刊登評論文章——“一本沒有靈魂的小說不配稱作小說?!眹绤柵険魜啴斶@種彎腰對市場妥協的行為。 當然,《加州時報》也再次回擊,兩方隔空大戰,熱熱鬧鬧的又收獲了一波關注度,報紙銷量大漲,也算是意外的收獲了。 只是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即使《加州時報》嘴硬不肯認輸,但是還是在幾番大戰下處于下風,亞當的名聲不免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