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妙音小姐封郡主
趙涼也仇怒交加地跪下,“家父冤枉,不曾謀反,可憐他死后還被人冤枉,趙涼懇請兩位殿下為家父平反伸冤,討回公道!” 殊不知,拓跋玹和赫連遙都在等這一刻。 拓跋玹道:“蘇卿,你當年徹查趙將軍死因,可曾查到過什么?!” 蘇驍忙俯首道,“兩位殿下,蘇驍與趙振將軍乃是八拜之交,他忠君愛國,執掌趙家軍多年,不曾出過任何紕漏,而當年趙振只是統帥前鋒將士的大將軍,軍隊真正執掌買賣軍械,掌管庫銀的,是靖北王趙天,若是趙振將軍需要拿取軍隊庫銀,也需要軍隊文書和庫房鑰匙,但是,當年并無調用銀兩的文書,庫房鑰匙也始終捏在趙天手中。臣當年徹查此事,并不知那慢性毒藥是誰給趙振將軍下的,因此始終沒有定論,如今小女將計就計,可證明,當年趙振將軍的死,趙天就是真兇!” 眾將士也炸開了鍋似地議論紛紛,趙家軍的眾將士齊聲懇求為趙振翻案。 趙天和趙明霜措手不及,父女倆臉色慘淡地直喊,“殿下,這是誣陷!” 赫連遙從袖中取出一個金黃地騰龍卷軸打開,“父皇圣旨早已以八百里加急送到,對趙振之死已有定奪?!?/br> 眾人黑壓壓跪了異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天膽戰心驚,忽覺自己陷入了一場早已布置好的圈套里。 趙明霜更是狐疑不解,“爹,這怎么突然有圣旨?” 赫連遙親自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趙家軍前大將軍之子趙涼破敵有功,救我大周將士出葫蘆谷,朕特徹查當年趙振死因。蘇妙音中趙明霜之毒后取血,經由刑部仵作與眾御醫仔細查驗,刑部尚書親自核對趙振死亡卷宗并開棺驗尸,趙振被人毒害栽贓,所中之毒與蘇妙音所中正是同一種毒。當年兵部尚書蘇驍查證,趙振當年并沒有從軍隊庫房調用銀兩,而執掌庫銀的趙天嫌疑重大,如今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趙天即刻撤其所有要職,廢王位,貶為庶民,趙明霜此前栽贓蘇妙音并意圖謀害,罪無可恕,與趙天一起押送京城刑部嚴審!” 眾人高呼,“吾皇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天忙俯首跪地,“殿下,臣可是趙家軍的統帥,臣被停職,那趙家軍無人統領,我大周軍隊……” 拓跋玹就看向一眾統領,“皇舅父特授命本皇子與瑞王論功行賞,即日起,趙涼便統領趙家軍,執掌帥印虎符,望各位將軍盡心輔佐,隨大周軍隊揮兵北厥,本皇子與瑞王要給在葫蘆谷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眾將頓時士氣大振,高呼,“報仇雪恨!” 趙涼卻忍不住看了眼妙音,這才俯首高呼萬歲,并接過圣旨。 赫連遙又從袖中取出一份圣旨,“蘇驍、蘇妙音、陸隨之聽旨!” 妙音心頭正歡喜欣慰,“這都處置結束了,怎還有圣旨?” 見父親和陸隨之忙都跪下,她也跟著跪下。 赫連遙又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部尚書蘇驍此行與蘇妙音護國有功,且為官多年,政績斐然,名在當世,功在千秋,今特封蘇驍為寧和王兼任副帥之職,享親王俸,賜寧和王府。 蘇妙音德才兼備,含章秀出,此行破敵有功,為大將軍趙振平反有功,特封寧和王嫡郡主,賜號德馨,并追封其母江氏為寧和王嫡妃,修建王妃陵,以慰江氏在天之靈。 蘇妙音之貼身護衛陸隨之,智勇雙全,護主有功,為大將軍趙振平反有功,蘇驍與妙音向朕力薦,今特封威衛將軍,入弓箭營,望建功立業,嘉茲報國!欽此!” 妙音恍恍惚惚,忙陪著父親和陸隨之一起叩拜皇恩,卻清楚地記得,自己只是讓父親幫趙振平反,并沒有舉薦陸隨之,這圣旨上怎么說是他和父親舉薦了陸隨之呢? 蘇驍接過圣旨,陸隨之卻看著妙音和蘇驍激動狂喜,如看再生父母。 “郡主,王爺,請受隨之三拜,叩謝你們多年收留之恩,叩謝你們知遇之恩!郡主和王爺是隨之命中的貴人,若王爺不棄,隨之愿拜王爺為義父,盡孝膝前!” 蘇驍歡喜地大笑,“好,好,你倒是快拜!” 陸隨之咚咚咚就磕了三個響頭,響亮地喊道,“從今往后,隨之定與義妹一起為義父盡孝,為皇上盡忠!” “哈哈哈……好!”蘇驍歡喜地拉過妙音,“音兒,隨之當了你哥哥,可歡喜?” 妙音素來不做虧心事,看著陸隨之眸光燦亮地看向自己,頓時心里怪怪的,“歡喜!兄長在上,請受小妹一拜!”說著,她俯首欠身。 陸隨之忙扶住她的手肘,熱切又激動,就差把她摟在懷里…… 眾人忙都道恭喜,拓跋玹視線卻不動聲色地落在陸隨之抓在妙音的手上,深吸一口氣,別開臉去。 赫連遙玩味地挑眉看他,壓著聲音打趣道,“表哥,你可是硬生生地把人家正兒八經的青梅竹馬弄成了兄妹,人家就是碰一下,妙音又沒少塊rou,看你臉黑的!” 拓跋玹淡冷抬手,拍按他的肩膀,“天下間所有的青梅竹馬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你該慶幸,你和妙音并非青梅竹馬,否則,你們也成兄妹了?!?/br> 赫連遙捂著心肝,佯裝受傷地慨嘆,“……惡毒??!表哥你太惡毒了!” 妙音在雜亂熱鬧的恭喜聲中,還是有些緩不過神來,拓跋玹見她不好意思直視陸隨之的眼睛,上前抓住她的手腕,將她帶出人群。 “你之前不是不希望自己的父親去跪拜別人么,這郡主當著當著就習慣了?!?/br> 妙音詫異地研看他的神色,“那日我爹跪拜趙明霜,我瞧著難過,你可是一直在喝茶呀……我還以為你對我漠不關心,原來你都看到了!” 蘇驍聽到兩人一番話,忽然就高興不起來。 他的功勛,當副帥執掌兵權,亦或當丞相、太傅,都是綽綽有余,再往上該是封為國公,得個世襲之位已算是天恩浩蕩,眼前,他卻被封親王,這更像是皇上無意中打了個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