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交易之原始世界_分節閱讀_195
☆、第156章 擴張 這批奴隸安頓下來后,沒幾天,傷病沒那么嚴重的奴隸,就開始投入了工作。 在長河部落的生活比大家預想的好了太多,,雖然每天都要做事,但是不用再挨餓受凍,漸漸地,大家也沒有那么排斥自己的奴隸身份了。 由于這些人是臨時成為奴隸的,牧原部落的大巫并沒有一一為他們打上奴隸印記,絕大部分人身上都還是原先各自部落的圖騰。 白和大巫還有吳諾,三人商量后,也暫時沒有為他們打上奴隸印記。 時間長了,這些人漸漸有了一些大膽的猜測。 很快,他們的猜測就成了真。 “暫時免除奴隸身份……” “遷徙到更南面的地方……,由長河部落統一圈定地方,組建子部落……” “部落提供白地瓜的種子和種植辦法……” “開荒……上繳糧食……用糧食折價抵扣他們的賣身費……” “誰開墾出來的田地就是誰的,田地里種出來的糧食上繳一部分給部落,其余自由分配……” 消息來得太突然,很多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過,這確實是大巫和首領的共同決定。 吳諾他們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出于無奈。 白地瓜的產量很高,但是存放不易,儲存不好,一整窖的食物都會報廢掉。而且白地瓜最多只能存放上幾個月,寒冬季一結束很快就會生芽。跟土豆一樣,生芽的白地瓜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到了青黃不接期的時候,會分外難熬。好在這個世界上的人身體素質彪悍,一點點毒性并不會把他們怎么樣,但是時間長了,終歸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一旦遇到大型自然災害,窖藏的白地瓜不可能讓大家挨過超過一年的斷糧期。 相較之下,原始種的小麥和水稻更耐存放和攜帶,比白地瓜更適合成為戰略儲備糧食。 白地瓜的產量很高,但是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勢必需要更加寬廣的土地。 部落現在開墾出來的田地,已經非常開闊了,再往外部延伸,必然會面臨管理上的困難。 與其讓大家在部落周圍發展,不如讓一部分人遷徙到更南面,種植條件更優越的地方,開墾荒地,以其為據點,發展一個下級子部落。當這樣的子部落越來越多時,長河部落就會越來越大,最后會成為一個城邦乃至……國。 向外擴張。 當吳諾第一次向白和大巫講述他的想法時,兩人都瞪大了眼睛! 這些奴隸說白了,就是他們在這場對牧原的戰爭中賺來的賠償,讓他們在部落內部當奴隸,于部落而言,就是收取一些租賃費用而已。給他們自由人的身份,他們固然少了這筆租賃費用,可變相的,他們可以收取糧食作為補償,同時還擴大了地盤。畢竟,讓現有的居民搬到遠離部落的地方開拓荒地,怕是沒幾個人愿意的。而這些人,他們不僅愿意,還會非常感激部落的仁慈和慷慨。 隨即,一番激烈的討論后,白和大巫又提出了諸多補充。 比如征收糧食的標準,比如派軍團駐守,比如安排專門的人負責監管和征收等等。 一系列的問題商定過后,哪怕算數不怎么好的白大喵也知道,讓這些人去開墾荒地,遠比讓他們在部落當奴隸來得劃算。 他的想法比較簡單粗暴,把這些人充作奴隸他們得給他們食物,讓他們自己開墾荒地組建子部落,不僅不需要再給糧食,每年還能收上來一大筆,而且地盤也大了一圈,這買賣穩賺不賠可以有!︿( ̄︶ ̄)︿ 而對這些突然接到消息的人來說,他們原來的家園已經不存在了,留在長河部落還是去更遙遠的荒地,對他們來說其實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后者可以讓他們繼續保有自由人的身份。更何況,長河部落還會為他們提供白地瓜的種子,教他們種植的技術,儲存的方法,已經習慣了將獵物和食物上繳部落,再由部落統一分配的人們,并不覺得上繳一部分出產給長河部落有什么不對。而且,按照長河部落說的數量,他們上繳一部分以后,剩下的糧食完全夠他們熬過寒冬季了。 在他們心里,再沒有什么比寒冬季里有食物更重要了。 至于用一部分糧食抵賣身費用,就更不算事兒了,出糧食就可以解除奴隸身份,總比子子孫孫都做奴隸強得多吧? 這些已經比他們預想過的最好的結果,還要好千百倍了。 消息發出去以后,白就開始頻繁離開部落,去部落以南的地方尋找合適的子部落聚居點了。 很快,白就找到了一個環境十分優越的地方——阿蠻他們的獨木舟被凍結的河口處。 用吳諾的話來說,那里是一個天然的渡口,水源充沛,土地平整肥沃,往西,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森林,森林中沒有什么猛獸,但是可以提供充足的木頭,由于這一段的河面比較寬而且深,除了翼龍獸外,一般的龍獸和其他野獸不會輕易渡河,算是避開了獸潮的主要路線。當然,就算實在有抵御不了的獸潮,他們也可以避入到森林中。 最重要的是,這里距離長河部落不算太遠,以白現在飛行的速度,最多一小時就能夠到,坐牛車大概需要一整天還要多一點,走路需要的時間還要更長一些。不過,等把路開出來了,需要的時間會大大縮短。還有一點就是周圍沒什么部落,不會容易發生沖突,將來想要進一步擴張也更為容易。 等白把地址選定后,牧原部落送來了第二批奴隸。 這批奴隸的狀態比上一批還要差一些,不過,等他們到部落聽到一系列跟他們相關的消息后,一個個都精神抖擻起來,除了極少數傷病得格外重的人外,其他人都有驚無險的活了下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等牧原部落把最后一批奴隸送過來,寒冬季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 新的一年開始了。 牧原部落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才把戰爭賠款給湊足了,但是再要湊贖戰俘的錢,實在有心無力。 牧禿等人幾次來長河部落送奴隸,也摸清了戰俘中哪些人是他們牧原的,哪些不是。 他們勒緊了褲腰帶,也湊不夠把他們本部落的戰俘給贖回去的物資,更別說贖回其他部落的戰俘了。 很快,他們就像當初白設計的那樣,把外部落的獸人當成戰奴,直接折價賣給了長河部落,然后成功贖回了他們自己部落的獸人。 牧原部落很清楚這樣做的后果,但是他們實在拿不出更多物資和人來交換了。 那些加入牧原跟長河部落對戰的部落,基本上都是牧原的死忠,盡管那些部落從上至下都對牧原的決定極其不滿,但是他們卻不敢真對牧原部落做些什么。尤其是他們的參戰,已經得罪了長河部落,再把牧原得罪了,三個大部落得罪了兩個,將來還想不想在黑色森林混了? 這些中小部落就算心里再憋屈,也是敢怒不敢言。 寒冬季才剛剛結束,能活著挨過去的就算不錯了,各家各戶基本上也剩不下什么值錢的東西了,就算有心想把人贖回去,也得等將來攢下了物資再說。 而對于那些戰俘們來說,他們在長河的這些日子的確過得有點樂不思蜀,可是他們并不是就真的不想家人、不想回家了。他們默默等著被人贖走,可是等來等去,等到的結果是他們被當成戰奴抵給了長河部落。正常賣給長河部落的獸人奴隸,一個可以賣500塊,而他們這種戰俘卻只能抵扣100塊,這對任何一名看重尊嚴和榮譽的獸人戰士而言,都是難以形容的恥辱。 其實這個結果,他們也不是沒有猜測過。但是當真的走到這一步,他們才感覺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心灰意冷,在命運被告知的那瞬間,幾乎每一個人都產生了一種被牧原和原部落拋棄背叛的怨恨。 最終被留在長河的戰俘一共有三百四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