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書迷正在閱讀:全球首富:開局一座神級農場、農家小娘子:我家相公不簡單、入骨相思,二少的神秘新寵、農門皇妃:殿下,來種田!、傅先生,你想什么我都知道、落跑甜妻拐回家、枕上婚寵、唯寵至上:戲精老公不要逃、高冷宮少請自重、我的透明老公
朝堂上的差事壓根就沒他們的份兒,甚至連他們的一席之地都快沒有了,九哥的生意接連受挫,八哥那邊兒他們就算是想幫襯,也伸不過手去。 看看十三的待遇,差不多就能想到他和九哥的以后了,十三好歹還跟四哥和十四關系不錯,日后是有指望的,可他和九哥呢,總不能就這么下去。 十哥越說越rou麻,雖然夸的不是他,是自家四哥,胤禎也覺得渾身的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誰說十哥的功課不好了,這簡直就是謠傳嘛,十哥的詞匯如此豐富,可真不像是功課不太好的?!?/br> 起碼他就說不出這么多黏黏糊糊的詞兒來。 如今這個關頭,十爺哪還管rou麻不rou麻,好意思不好意思的,他撇不下這張臉,九哥也撇不下,那他們哥倆豈不是要一塊兒玩完了。 “我是真心誠意來的,咱們兄弟一場,之前也不是沒有情分,我不騙你,幾個侄子的事兒,我跟九哥也是后來才知情的,如果有半句假話,那就天打……” “我信,十哥不必接著往下說了?!必返澒麛嘀浦棺∈?。 他和四哥也都不希望,九哥和十哥有摻和到這事兒里去。 他信十哥沒說假話。 第112章 胤禎對于九哥和十哥沒什么偏見,若是可以的話,他當然更希望兄弟齊心。 所以沒怎么糾結,也沒怎么難為十哥,就接受了十哥的投誠。 “九哥那邊,十哥也幫著多勸些,咱們都是一塊長大的兄弟,彼此都了解,絕對不會害你們的,現如今大局已定,我無意與四哥相爭,朝堂上也就不至于再像往年那般復雜了?!必返澱嫘恼\意地道。 人多力量才大嘛,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皇阿瑪不愿意用兒子,但四哥卻很喜歡用兄弟,莫說是九哥和十哥了,就算是八哥,四哥也有氣魄拿出來用。 若是他們兄弟幾個可以同心,哪怕是皇阿瑪決定了的事兒,都是有可能改一改的。 事情如此順利,十爺都忍不住有些愣神,按照他此前的預計,應當是他先表明心意,然后十四弟出言試探,在今日勉強先達成一個共識,至于能不能接受他,應該要看他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表現,確實有誠意,才會被接納。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我略過了中間那么多的程序,從第一步直接就到了最后一步。 這樣的信任,讓他激動的同時也忍不住有幾分懷疑,懷疑十四弟會不會是在涮他,不然的話,這事情未免也太過順利了點兒。 更順利的還在后頭呢,十爺到了九哥那邊絕口不提四哥的事兒,只說跟著十四弟。 “如今咱們還有盡力一搏的可能,就算是為了家里人,為了有能力伸手幫八哥一把 也絕對不能就這么渾渾噩噩下去,十四弟有一半的可能性登上大位,宮里有德貴妃,宮外有咱們,十四弟的贏面還是很大的,九哥可要盡快下決心,這個時機一旦錯過了,將來就很難再有?!?/br> 說一千道一萬,十爺就是想把自家九哥也拉過來,皇阿瑪已然不待見他們倆了,說是想要在朝堂上立足,就不能做無根的浮萍,還是要找對了靠山才行。 十四弟的優勢很明顯,若是不想爭,那作為四哥的親弟弟,日后的待遇肯定差不了。 若是想爭,爭來了大位,那自然最好,若是沒有爭來,有德貴妃在,十四日后也差不了。 他跟九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條穩妥的后路。 九爺對四哥有心結,但是對十四沒有,好歹曾經也是同一個陣營里的人,雖然十四中途變卦,跑過去親近四哥。 但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他就不信這已經不和了十幾年的兄弟倆,在面對這么大誘惑的時候,還能和睦得下去。 “十弟考慮的是,十四若是能有我們相幫,贏面還是很大的,不光對于咱們來說是個機會,對八哥來說也是機會?!本艩斞劬Χ剂亮?。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替八哥想法子,皇阿瑪不能指望,廢太子和直郡王都還在圈禁當中呢,八哥日后的待遇應該跟這二位差不多,很可能終其一生,都必須得關在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了。 四哥跟八哥是死敵,不能指望,十四雖然曾經跟八哥鬧開了,但鬧開的那件畢竟不是什么大事兒,也有那么多年的情分在,兩邊還是能和解的。 他們這一派的人,雖然有一部分已經被抄了家、奪了官,但大部分人并沒有被清算,這部分人里現如今仍舊忠于八哥的也還有。 八哥若是能把這部分勢力拿出來支持十四,一方面可以增大十四的贏面,另一方面,八哥幫了十四,將來論功行賞,也就不至于一直被圈禁在府里邊兒了,甚至被封為貝勒、郡王,甚至親王也不一定。 九爺很是會為八哥著想,跟他最親的兄弟就這么幾個,哪一個過得不好了,他心里邊兒都不好過,更何況依著八哥的才德,落個被圈禁的下場,連實在才能的機會都沒有,未免可惜了些。 看著這樣的九哥,十爺也沒法子說不,他原也是想幫八哥的,只是沒想過這樣幫。 也罷,想來十四弟應該也不會拒絕,可用的人越多,越是好事情。 九爺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八爺的想法,有帝王之位在前面放著,他們都不相信四爺和十四會不鬧翻。 ******* 十四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用的,只是現在由不得他去挑,能趁此機會摸清楚八哥那邊的勢力,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兒。 再說了,就算一些人品行上有瑕,但也不是不能用,就如同下象棋一般,總有人要做馬前卒,也總有人會被舍棄掉,只看下棋的人如何安排了。 胤禎不能算是一個好的棋手,他最大的倚仗不過是自家四哥,有退路,敢冒險,也知道方向在哪兒。 如此就已經足夠了。 有八哥親自開口,有九哥和十哥幫襯著,胤禎很順利就接收了這些人,在朝堂上,儼然已經跟自家四哥平分秋色,而且兩邊時不時就有摩擦,看上去雖不如直郡王跟廢太子相爭的時候激烈,但也互有競爭的。 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康熙五十五年,沖突越來越少,近乎于無,而且仔細分析之前一年多所有的沖突,不難發現,兩邊始終沒有大的沖突,并且有些事情上甚至殊途同歸。 靠著‘偽敵對’,四爺和十四不光是促成了不少差事,也清理了朝堂上的不少人,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彼此陣營里的一些人。 康熙這才覺得有些不太對勁,競爭、敵對從來都是愈演愈烈,而不是像老四和十四這樣,還能趨于平緩的。 第113章 乾清宮這個地方對胤禎來說,已經很不陌生了,當然更讓他不覺得陌生的還是養心殿。 皇阿瑪傳他來乾清宮,臉上又是這么嚴肅的一副表情,看樣子應當是有大事兒要說,不知道是發現了他偷偷安排人造船,還是發現了他和四哥往來的密信。 前者的可能性應該更大點,若是后者的話,那今兒過來的就應當是他和四哥兩個人了。 康熙瞧了瞧下方看起來甚是輕松的小兒子,這樣怡然自得的狀態,確實挺少見的,當年老二來乾清宮,也很少有這么放松的時候,可見是個膽子大的,也是個心思淺的。 越是把十四和老四放到一塊做比較,優缺點就越是明顯,十四不缺乏干勁兒,也不缺乏勇氣,但可能是生活過于順遂了些,所以心思也淺了些,如果將來真有一日繼承大位,他免不了要擔心十四會被一些大臣牽著鼻子走。 老四就比十四合適多了,但就是太合適了,也讓人放心不下。 “若朕百年之后,你覺得如何安排廢太子和直郡王更合適?” 還能如何安排呢,就照上輩子的例子來唄,能用就一定得用,若是不能用的話,也就是給個爵位,在府里邊或者是莊子里養老。 胤禎微微低了低頭,并沒有說對廢太子和直郡王的安排,說的是他對自個兒的安排。 “兒臣愿為賢王,將來跟大哥和二哥肯定還要再做同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相信將來必定不會讓皇阿瑪失望的?!?/br> 讓四哥犯愁的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但到了皇阿瑪這兒,明明有那么合適的繼承人在,卻偏偏不肯立儲,非要搞什么平衡之道。 老爺子的心思,壓根兒就不是他這種凡人可以揣測的。 剛好,康熙也是這么想的,他也沒辦法理解十四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東西,明明局面已經一片大好了,可以說不輸老四,老八之前留下來的那部分班底,基本上都給了十四。 跟當年的老八比起來,十四的名聲或許是差了幾分,但是出身要比老八好,也足以彌補名聲上的不足了,更何況名聲這東西本就是人吹出來的,十四若是愿意,也完全可以效仿老八當年的子,名聲這東西花銀子、用手!手段也是可以弄來的。 可站在這么一個位置上,還想著要做賢王,到底是腦子里進水了,還是壓根兒就沒長那根筋。 “你可要想明白了,當年福全也說愿為賢王,做賢王如何,你看看已經逝世的福全,就應當明白,賢王不是那么好做的?!?/br> 說起來,皇阿瑪口中的‘福全’還是胤禎的二伯呢,是皇阿瑪的兄長。 據說當年皇瑪法曾問二伯將來有什么志向,二伯就說自己愿為賢王。 也是因為如此,皇阿瑪和二伯早些年那也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只是二伯后來從能夠領兵打仗的‘權王’變成了閑王,連議政大臣的位置都丟了。 至于讓二伯丟了議政權的那件事兒,責任也不全在二伯身上,被削了爵位,又被撤掉了議政大臣一職,這懲罰在當時看來都有些過了,放到如今再看,也覺得懲處過重。 胤禎明白皇阿瑪想表達什么,也難為皇阿瑪了,把話說的這樣明白,甚至不惜把自己和二伯拉出來做例子。 做帝王和做賢王確實不一樣,前者一言定人生死禍福,后者連自己的生死禍福都沒法掌控,需要受制于人。 當年那件事兒,任誰都會覺得二伯委屈,都覺得二伯不會在心里頭后悔當年選擇做賢王的決定。 有前車之鑒在眼前,胤禎不覺得有什么,跟二伯共敘兄弟之情的是皇阿瑪,又不是四哥,至于四哥的為人,他是百分百信得過的,不必憂心會落得跟二伯一樣的下場。 就算有朝一日,他真的跟二伯有了同樣的遭遇,那也無妨,賢王和閑王,就差了一個字,在他這兒反正是各有利弊,前者有權,后者有閑,他都接受得了。 “兒臣以為人各有志,強求不得?!?/br> 他不適合做皇帝,也不愿意做皇帝,甚至他打從心眼里就覺得,只有四哥才配得上那個位置,其他的兄弟,包括他自己,都不配。 康熙做了那么多年的帝王,見到過最多的就是有野心之輩,沒有野心的人往往也走不到他面前來,在十四這兒算是看走了眼。 也不光是十四,還有老四。 這兄弟倆一年多在朝堂上一唱一和的,排除了異己不說,還瞞過!過了所有人的眼睛,怕是老八都被蒙在鼓里頭了,拿出自己的人手去,不過是為老四做了嫁衣。 也罷,都已經到這份上了,十四一點心思都沒有,壓根就沒有人可以再跟老四相爭了,他還不至于把老二他們再拉出來。 面對既定的事實,老爺子接受的倒也挺快,本來在他把十四叫過來的時候,心里邊就已經偏向老四了,如今不過是十四一點指望都沒有了,不爭氣吶。 就只剩下老四這么一個繼承人,其他兒子再也挑不出來了,前邊的這些兒子們不行,后邊的小兒子們還沒到能立起來的時候,就算立起來了,也很難服眾。 攆走了十四,康熙斟酌再三,寫了一道圣旨,滿蒙漢三種語言的圣旨都有,極為慎重,讓人放在正大光明牌匾背后。 與其說這是一道圣旨,倒不如說這是一道遺旨,等到他百年之后才會展開,用來公布下一任皇帝。 太子之位,他不能給老四,既是為了防止老四的野心膨脹,也是為了保護他最后一個繼承人,畢竟做了太子的人,在其他兒子那里就是明晃晃的靶子,誰想要上位,都必須先把這個靶子打掉才行。 ****** 這事兒十哥是知情的,若不是有十哥跟他里應外合,也不能瞞過那么多人的眼睛去,但九哥對于這事兒卻是毫不知情。 四爺聽完了原委,倒是沒有太多的反應,此前他就已經預想過皇阿瑪的選擇了。 若是選擇他,那一些事情辦起來會更為順利一些,若是選擇十四弟,雖然稍稍有些麻煩,但他也是不會與十四弟相爭的,正好繼承人的事兒,也就不用他一人犯愁了。 “既然皇阿瑪已經知情了,那咱們也就不用再通密信了,以后有事兒直接討論就行,不過出海一事還是要瞞著點,讓底下人動靜再小些,現在!在還不是時候?!?/br> 如今這樣,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皇阿瑪沒有動怒,老八那邊的人基本上也都散了,往后要做的就是慢慢收服人心。 一件件的事情做下去,人心總是會看到的。 “我也是這么想的,就是九哥那邊?!必返澮幌氲阶约揖鸥?,很是有幾分頭疼。 若是擱在上輩子,依著他們兄弟二人的交情,很是沒必要如此煩惱,不過是鬧上幾天的別扭,之后肯定能和好。 但是放到這一輩子,本來他和九哥的交情就所剩不多,更重要的是四哥和九哥之間幾乎要成死敵了,不比四哥和八哥來得少。 他的做法,不光是讓九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四哥做事,而且還讓九哥幫著掏空了八哥的‘家底’,為的也是支持四哥。 如此行徑,倘若他是九哥的話,也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的。 他非得拖著長刀去找九哥拼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