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全球首富:開局一座神級農場、農家小娘子:我家相公不簡單、入骨相思,二少的神秘新寵、農門皇妃:殿下,來種田!、傅先生,你想什么我都知道、落跑甜妻拐回家、枕上婚寵、唯寵至上:戲精老公不要逃、高冷宮少請自重、我的透明老公
不同于九哥、十哥和十二哥,十三哥一入朝就被安排進了禮部,在六部當中,這固然是個清閑的衙門,但也總好過一直站在朝堂上旁聽,摸不著任何的差事。 皇阿瑪對十三哥的寵愛可見一斑,但正是因為如此,九哥他們跟十三哥的關系愈發緊張。 同樣都是皇阿瑪的兒子,若是論出身,九哥和十哥更為貴重,可眼下這待遇,一邊像親生的,另一邊倒像是撿來的。 九哥已經不愛往楊大人那邊跑了,也很久沒有聽到他練習外文的聲音了。 十哥倒是還喜歡往演武場上去,只是時間上剛好跟他們岔開,很難在演武場上碰到了。 阿瑪讓兒子處在尷尬的境地,也怨不得旁人看笑話。 康熙三十九年,胤禎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兄弟們之間關系的緊張,他們這些原本關系還算不錯的弟弟們,好像都要走上直郡王和太子的老路。 偌大的上書房里,就只剩下胤禎和小十五還在讀書了。 除了伴讀和哈哈珠子外,剩下的都不是他的同齡人,上書房的氣氛沉悶,宮里的氣氛也挺沉悶的。 皇阿瑪早年的嬪妃們,年歲大了,早就已經不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爭風吃醋了,過去幾年平和了很多。 但她們是相安無事了,可生的兒子們卻爭起來了,新仇加舊怨,想不紅眼都難。 這樣的紫禁城,確實有夠壓抑的。 胤禎迫不及待的想從上書房結業,想出宮開府,前者主要還是皇阿瑪說了算,后者他還有一個必備條件沒有完成。 那就是成婚。 皇阿瑪這么多兒子,沒有哪個大婚前就搬出去的,成婚是出宮的必要條件之一。 當然這與太子沒什么關系,早就已經成婚生子的太子,除非被廢了,否則他的住所將會一直在宮里,所謂登基,不過是從毓慶宮搬進乾清宮罷了。 可惜,按照歷史的走向,最終登上大位的是四哥,而非太子。 也不知這中間是出了什么樣的意外,是皇阿瑪把太子廢了,還是太子本人身體出了問題,歷史上英年早逝的太子并不是沒有。 —— 德妃是一臉的懵,登上妃位這么多年,她已經很少再有這樣的時候了,被親兒子震驚到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是不是太早了點兒?” 只有十二周歲的小兒子,跑過來跟她說婚姻大事,十四這兩年雖然比之前懂事兒了不少,可心性真算不上怎么成熟,還跟個小孩子一樣。 不管是從年齡,還是從心性上來看,這都還沒到可以成婚的時候。 “兒子的意思是盡早定下來,盡早完婚,額娘也知道,只有大婚的皇子才能從宮里搬出去,現如今上書房就剩下我跟小十五了,兒子是真想趕快開府?!必返潓︻~娘自然不瞞著。 宮中的規矩多,如今前朝緊張,后宮也跟著不安寧,人在這兒待著就更不舒服了。 再者,他年歲也不小了,即便住在宮里,也不可能時常到永和宮去,永和宮畢竟還有皇阿瑪的其他妃嬪在。 德妃就知道,自家兒子鬧這一出,絕不是因為年少慕艾,這壓根就還沒開竅呢。 “你現在年紀小,就算是額娘有心在選秀女子當中給你挑,也是挑不到適齡女子的,開府這事兒你就別急了,還得是按部就班的來,皇上不會允許你胡鬧的?!钡洛鷽]好氣的道。 這孩子就是沒受過什么挫折,所以想法才會這般天真,甚至想一出是一出,怕是就連小十五,都比她這個小兒子謹慎。 胤禎卻是有夠天真的,在他自己能夠確認的有限的歷史發展當中,有一條是極為重要的,那就是四哥會登基為帝。 嫡親的哥哥是未來皇帝,這樣生下來就能抱到金大腿,讓他行事沒那么多的顧忌。 就像他之前跟四哥說的,舜安顏若是對五姐不好,他能跑過去把人揍一頓,不怕惹佟家不滿,也不怕皇阿瑪怪罪,反正就算皇阿瑪一直不給他封爵,讓他一直是個光頭阿哥,也不怕。 等四哥上位后,自己就算不是親王,也能撿個貝勒等等吧,再說了,有皇上親弟弟這個身份在,就算他是光頭阿哥,也不會有人敢惹的。 所以,皇阿瑪的看重和寵愛,對他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不拖累額娘和四哥,他還是很敢向皇阿瑪提要求的。 乾清宮里,康熙雖然不至于像德妃一樣一臉懵,但一時之間也沒太能反應過來,他何時有了這么一個能理直氣壯給自己提要求的兒子。 就算是太子,也沒這么不把自己當外人過。 當然兒子還是自己人,但他畢竟是皇帝,膝下的這些孩子們,三四歲就知道對他有所敬畏了,就沒見過哪個直接跑到他跟前來,要從上書房結業,要出宮開府。 十四以前也沒辦過這樣的事兒,頂多也就是前年的時候,要求他南巡時一并把德妃帶上。 可那是孝心,而且事情又小,跟現在這件事情性質還不一樣。 就理直氣壯的這個勁兒,還真是挺討打的。 “你現在就從上書房結業,即便是入了朝堂,也不可能做什么,再說出宮一事,你沒有福晉,出宮開府了誰給你管家,自己管嗎?還是到時候去求德妃,讓她給你安排人?”康熙繃著臉道。 小孩子就是欠教育,他倒是也知道,十四學業很是用功,允文允武,不下于十三,而且論及在學業上的態度,十三是比不上十四的。 但十三已經知道護著兩個meimei了,朝廷上的差事辦的不錯,快是要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了。 這倒也是按照他的想法來的,直郡王有老八,為了避免朝堂失去平衡,必須還得有一個兒子旗幟鮮明地站在太子身后。 十三甭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今這做法是不錯的。 相比之下,只比十三小了兩歲的十四,還是個稚氣滿滿的孩子呢,不知天高地厚。 胤禎沒那么害怕自家皇阿瑪,大概是他對皇權的認知還不夠徹底吧,又或者是……有恃無恐。 看見繃著臉的皇阿瑪,內心非但沒有恐懼,還有那么一絲絲的想笑。 這有點兒像熊孩子鬧家長,只不過他是這個熊孩子,而家長卻是掌握著全天下人生死大權的皇帝。 自古以來,弒父的人很少,殺子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胤禎還是很有底氣的。 “兒子可以和九哥他們一樣在朝堂上旁聽,若是還不夠年齡入朝堂的話,兒子也可以去學點別的,出宮開府這事兒也簡單,宮里頭人才濟濟,皇阿瑪隨便挑哪個人,都能幫我管理好府邸?!必返澓裰樒さ?。 康熙本來是只想把人打發走的,但還真被這小子不要臉的勁兒給氣樂了。 行,反正這學問和武功已經比前面好幾個哥哥強了,結業就結業吧。 “開府的事情不及,等你什么時候有了福晉再說,既然想出宮,那也不是沒有別的法子,朕給你指條路,要是愿意那就去,要是不愿意就老老實實在上書房讀書?!?/br> 肯定是愿意的,哪怕讓他下場去考科舉,也總好過一直在宮里邊悶著吧。 胤禎眼巴巴的瞧著皇阿瑪,還沒聽是指了條什么路呢,就想點頭了。 這沒出息的,真放出去,他都怕這小子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呢。 “西山豐臺大營,你要是樂意,就到那里去當差,其他八旗子弟是怎么訓練的,你也得怎么練,不能有特殊,平素若是沒什么事兒,你就在營里住著,別到時候再跑過來跟朕哭喊?!?/br> 不是想出宮嗎,西山的豐臺大營不光出了紫禁城,還出了京城的城門。 十四就是沒吃過苦頭,欠教訓。 欠教訓的十四,領旨謝恩,臉上笑的花兒都快開了,少年人的喜悅是純粹的,也是極具感染力的。 只有沒吃過苦頭的人,才能笑得這么沒心沒肺。 康熙都不知道自己在跟這個小兒子較什么勁,豐臺大營是京城重要的駐軍,是守衛皇城外圍安全的中堅力量。 里面安排的大多都是八旗子弟,是從八旗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子弟。 別看現在滿漢一家親,可歸根到底,皇家信任的還是自己人。 豐臺大營的重要性,朝堂上人人皆知,他還沒把哪個兒子安排進豐臺大營呢,好在一個年紀不大的十四,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胤禎是帶著皇阿瑪圣旨走的,上面安排了他的第一件差事——豐臺大營驍騎佐領。 驍騎營是豐臺大營的三大營之一,佐領這個官兒并不是很大,豐臺大營的最高官員就是提督,下面分設三大營,驍騎營有正副都統,都統之下還有參領,參領之下才是佐領。 胤禎可是知道的,豐臺大營那可是配備了火器的,火器營有鳥槍、有子母炮,驍騎營的配備沒這么齊全,主要還算是騎兵,但一部分人除了軍器和馬匹外,也是配備了鳥槍的。 胤禎前世不才,沒做出什么事業來,但玩兒卻是玩出了花樣,打電競成了游戲主播,練射擊收到了市射擊隊的邀請,當然,玩心大的他沒去就是了。 第18章 胤禎前腳剛進永和宮,后腳這消息就已經傳開了。 一個年齡剛滿十二周歲的皇阿哥,在還沒有入潮的情況下,并不怎么受人關注。 受人關注的是豐臺大營,是乾清宮里康熙的意圖。 這是第一個在上書房還讀著書,就直接被安排去軍營的皇阿哥,尤其又是豐臺大營,這么一個敏感的地方。 倘若被安排去的是十三爺,可能大家還能找到皇上這么做的理由,畢竟十三爺是太子的人,直郡王掌管兵部,安排太子的人去豐臺大營,也是能讓人想得通的。 但十四爺,那位說低調也不怎么低調,可高調的卻總不是地方。 跟去南巡的人都知道,這位在行宮幾乎是日日都要往外跑,而且次次都不空手回來,那民間的小玩意兒也不知道有什么稀罕的,能讓十四爺沉迷那么久。 而上次一起伴駕去塞外的人也知道,十四爺獨一無二的面紗,從鼻梁到下巴嚴嚴實實的糊住,而且是被固定在兩個耳朵上,并不是像尋常的面紗那樣,直接系在腦袋后頭。 總之這就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小孩子,若不是出身永和宮德妃,在皇上眾多的阿哥當中,那肯定是不起眼的,就像默默無聞的十二爺一樣。 同樣是站在朝堂上旁聽,同樣沒能領到什么差事,九爺和十爺就很有存在感,讓人忽視不得。 十二爺跟殿上的柱子也沒什么區別了,任誰也不會在朝堂上關注一根柱子。 可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十四爺,一出現就是大招,那可是豐臺大營啊。 但凡是消息靈通的,甭管是皇阿哥,還是朝臣,還是宮妃都已經琢磨開了。 永和宮里,德妃看著明黃的圣旨,差點一巴掌打過去。 再平穩的心性,這會兒也穩不住了。 “你真去找皇上了?就這么直接說的?”德妃皺著眉頭道。 自家孩子是什么德性,她還不知道嗎,跑過來跟她說想要定婚的時候,那叫一個理直氣壯,既沒有少年人提及婚事的羞赧,也沒有求人時該有的態度。 她是十四的額娘,十四是她最為疼愛的孩子,母子之間親近,想說什么話直接就說了,她心里不覺得別扭,反而是歡喜更多,孩子是跟自己不見外。 但十四倘若用同樣的態度去對皇上,也這么不見外,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皇上現在或許不會惱怒,但將來想起來的時候,未必不會惱怒。 胤禎痛快的點了點頭,“皇阿瑪英明神武,我什么心思都是瞞不過去的,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直接說?!?/br> 左右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他又不是劍指太子之位,更沒有覬覦皇位,想要從上書房結業,想要出宮開府,這還不是皇阿瑪兩句話的事兒,而且也不會損害任何人的利益。 德妃真覺得該跟小兒子好好掰扯掰扯了,她當年只想著讓小兒子跟皇上多多親近,赤子之心那是最好的了,所以并沒有向小兒子灌輸太多皇權至上的想法。 但現在看來,十四腦子里明顯是缺少了這么一根筋,只有六七歲的小孩子,如果對皇上是這樣的態度,那還能贊一句父子天性。 但到了十幾歲的年紀,如果對皇上還是這副態度,那就是對皇上、對皇權的不尊重了。 從宮女子到德妃,沒人比她更清楚,帝王能有多大的權利,讓人一日入地獄,一日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