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他的孩子是我的_分節閱讀_67
倒是程央跟柳崇十分實際,知道傅陽不會莫名其妙受他們恩惠,便讓傅二友多幫襯著點,平時收貨的時候也喊上他幫忙,到時候給他算工錢,傅二友見兩人有心幫自家侄子,自是十分開心,忙不迭的應下了。 自那天開車回城里起,黃承便逐漸沉穩起來,與其說是沉穩,倒不如說是長大了,不再咋咋呼呼,反而讓柳崇兩人有些吃驚。 更讓程央吃驚的是,原本不愛用微信加人,也不愛聯系那些供應商的黃承居然主動給他要了傅二友的微信跟手機號,他只單獨要了傅二友的聯系方式,兩人聯系到前幾天的事自然是從中覺么出一點味兒來,然而等程央向傅二友旁敲側擊一通之后卻發現黃承壓根沒聯系過他,便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眼瞅著黃承一天天的越發沉默反常卻又找不到原因,柳崇多少有些擔心,就怕他會不會是遇上之前那種事不跟他們說,于是背著黃承時柳崇總是會問一些程央黃承近期的情況,畢竟兩人待一起共事的時間長,有什么異動程央最容易察覺,早發覺早解決,免得這家伙遇上麻煩又悶不吭聲的自己去面對。 然而一問之下,又什么事都沒有,兩人琢磨了許久都沒得出個個結論來,直到清明節的前一天,黃承突然提出明天想下鄉一趟,說什么想去看看蠶豆飽不飽滿,蒜薹嫩不嫩,青菜老不老,還有什么野菜能賣等等事宜,聯系前因后果,兩人終于能肯定黃承反常的原因了。 然而他們也不多問多說,十分爽快的讓他去了。 清明前天氣都比較糟糕,細雨霏霏,等真到了清明這天,天氣卻十分晴朗,因為農戶們都忙著上墳沒空下地,程央也趁機休息一天,兩人買了些紙錢來意思意思之后便帶著饅頭去游樂園玩了,期間黃承還正兒八經的發了幾張圖片過來匯報了一下蔬菜的情況后便聯系不上了。 柳崇他們心不在焉的擔心了一天,回到家后卻發現這家伙正待在家里樂呵呵的玩手機。 這是這段時間里頭一次見黃承這么開心,兩人終于放心下來,柳崇一邊換鞋一邊忍不住埋汰道:“喲,回來了也不打個電話說一聲,我還尋思著要不要報警呢?!?/br> 黃承仍舊低頭撥弄手機,沒聽見。 這情況還是第一次,柳崇與程央驚奇的對視一眼,紛紛對黃承的‘耳背’感到不可思議,后者抱著饅頭上去讓饅頭拍了拍黃承腦袋,這家伙才得了一驚,忙抬頭來看,見是饅頭便揣上手機笑瞇瞇的起身來抱他。 程央任由他將饅頭抱走,不忘好奇道:“玩什么這么入神?!?/br> 黃承握著饅頭的小手上下晃動,隨口說:“斗地主,你們怎么這么晚才回來,吃飯沒有,我去做?!?/br> “你做?”柳崇適時走來故意調侃道:“黃兒,你什么時候主動要求做過飯,今天這么積極,難不成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什么喜事?!秉S承反應過來,一臉茫然的看向他們。 “那只有你自己清楚?!绷绾恼f了一句,也不為難他,而是主動轉移話題,“去看得如何,菜都能上市了嗎?!?/br> 黃承說:“蠶豆還得再養幾天,蒜薹跟青菜這些明天傅叔會給我們發一點上來?!毕肓讼胗直еz頭走到廚房門口去對程央說:“程哥,咱們什么時候能夠開店啊?!?/br> 程央正給饅頭熱牛奶,沉吟半響后認真道:“開店錢倒是夠了,不過我擔心流量不夠,等我微信再多加點人做做宣傳再說,你的加了多少了?!?/br> “三百多個,你的呢?!?/br> “快一千五了?!?/br> “哦?!秉S承安靜片刻后又問:“前段時間不是有人要求咱們送貨嗎,咱們什么時候開通這個業務,好歹也能多跑幾單業務?!?/br> 程央聽他問東問西早就聽出了端倪,且他問的還都是有關擴建的問題,擴建自然就得招人,去了一次鄉下回來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程央大概猜了個七七.八八,卻不說破,而是說:“估計得再等個幾個月左右,要求的人多了,咱們是該找個人來幫忙送貨,否則忙不過來?!?/br> 黃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不再多問,抱著饅頭離開了。 第二天蒜薹送了過來,黃承十分積極的幫著整理貨物,柳崇拍好圖片轉發到朋友圈之后就開始忙著回復客人,等忙完快睡覺時,程央隨手進朋友圈翻了翻,卻破天荒的看到黃承轉發了他發的蔬菜九宮格介紹圖,還在原話上多加了一段夸贊蔬菜的話,越來越像個正兒八經的生意人。 程央把手機遞給柳崇看,“這就有點意外了?!?/br> 柳崇則是贊道:“不錯,看來他終于有動力了,別管他,等他再攢一段時間勁兒?!?/br> 一個人積極起來確實可怕,程央發現最近趕完早市之后黃承并未選擇回家,而是跟他們說去網吧玩游戲,可一連幾天都如此也難免勾起程央他們的好奇心,于是在某天偷偷跟著他走出一段路后,卻發現黃承徑直來到一處公園里,拿著手機巴巴的就跑進晨練的老人堆里翻手機給老人們看,也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兩人瞬間便明白了他的行為是為什么。 他在想辦法加人,加的還是那些精準客源。 柳崇悠悠道:“看來他的決心很明顯啊?!?/br> 程央笑道:“那就等他跑一段時間,量上去了,就成全他唄?!?/br> 柳崇卻說:“不著急急,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正好趁他這股勁多爭取點人脈?!?/br> “你覺得多久合適?!?/br> “怎么也得他自己的微信每天接個二三十單的量才能考慮?!?/br> 程央看著不遠處的黃承若有所思的點頭,算是默認了。 黃承這次確實動真格了,一有空,就開始琢磨怎么加這些精準客人,一天天的反而比程央還忙,微信上每天也能接不少單了,倒是個很好的開始。 第62章 蠶豆每年十一月份進入種植期, 而這個時間段在城里卻已經有蠶豆銷售了,雖然是反季節的蔬菜,可依舊是冬季最走俏的蔬菜之一, 大棚蠶豆會一直持續供貨到二月份左右才會逐漸斷貨, 所以往往會造成三月底本地蠶豆才剛上線,大部分人卻已經吃膩了的局面, 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農戶都不愿意采摘蠶豆去賣的原因。 誰都不愿意賤賣辛苦種植一個季的莊稼,他們寧愿讓蠶豆在地里慢慢變老, 再采集老蠶豆去做其他食物。 本地蠶豆已經進入采摘期, 傅二友特意打來電話問他們要多少, 考慮到蠶豆或許已經過時的原因,程央并未著急著要,而是先讓他拍幾個蠶豆地的小視頻來放朋友圈看看反應, 畢竟雖然是本地貨,但市場被大棚蠶豆沖擊了這么久,即便是本地的也不一定能吃香。 傅二友倒是用心,不僅拍了幾個蠶豆藤掛果的視頻及蒜薹等時蔬給他, 還發了幾張并沒有結豆米還是嫩嫩的蠶豆莢燴的菜給他。 程央將這些小視頻跟圖片配上文字發去朋友圈,黃承立即跟著轉發,兩人還沒來得及擔心會不會有人買賬, 便第一時間迎來了一群客戶以及餐館采購員的詢問,其中不乏有問嫩豆莢的人,因為豆莢數量稀少少,賣價自然會比較高, 幾乎是蠶豆的三倍左右,卻不乏有人買。 一天下來,兩個微信號,三種時蔬大約集中了四百多斤的需求量,還都是交了定金的,程央喜滋滋的通知傅二友采摘,其中還有二十斤嫩豆莢。 黃承一邊用本子記需求,一邊激動地說:“我這邊已經超過二十個人問能不能送貨上門了,說是能送貨上門就多要點,程哥,我怎么回復?!?/br> 程央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他的客戶需求量幾乎是黃承的三倍,好在有柳崇從旁協助,否則不知道該忙成什么樣。 他停下手里的動作,與柳崇對視一眼后說:“問問要多少,要得多的話實在不行就送吧,明天趕了早市就回來送貨?!?/br> 黃承聞言抿抿唇,遲疑著看了程央一眼后并未說什么,開始一一回復客戶,卻幾乎乎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大多數都要求送貨。 黃承喜滋滋地說:“程哥,每家都是三斤以上,這該行了吧?!?/br> “行行行,就這樣,記得問地址?!背萄胍娝麘B度這么積極簡直哭笑不得,“明天再買個單車,我們分頭去送,等這項業務需求大了,咱們就招人,你加油干?!?/br> 黃承忙不迭應到:“行!等著吧,我一定將咱們生意發揚光大!” 不得不說用微信做生意確實方便,兩人還兼顧著每天去趕早市,一天的零售量能過五百斤左右,除去物流費及本錢,打著農家肥本地貨的名號賺的錢反而比搞批發的柳崇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