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節閱讀_112
接下來的幾天,林彥弘沒再去拿那本《梁州經注》,而是取了一本關于策論的書,帶著李景承坐在謄臺,一邊看一邊抄寫。 就好像自己的秘密被人發現了一樣,明知道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卻還是選擇了不去看、不去想。 好在瞻河先生又恢復了從前那般,輕易不出現在眾人面前,好多天不見蹤影,林彥弘這邊也沒有了壓力,樂得清閑。 他想,也許瞻河先生只是為了提醒他不要花太多心思在別的地方、而應該專注學業罷了,應該并不是要查他。 于是這天,林彥弘像往常一樣老老實實的“用功”,過了一會兒,卻感覺周圍忽然安靜了下來 雖然往常這里就挺安靜的,但連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都好像消失了,確實有些特別。 林彥弘不用抬頭,就知道一定是瞻河先生又來了。 果然,還沒等他停筆,一本書就被放到了案幾上,林彥弘定睛一看,心中頓時狂跳不止。 ——這好像是一本關于古文字的書! 林彥弘抬頭看向夏騅,面露不解,而夏騅臉上卻一如既往的冷淡,仿佛剛剛拿書給林彥弘的人并不是他一樣。 “謝謝先生?!绷謴┖腚m有些不明白為什么瞻河先生要給他看這等“閑書”,但還是十分坦誠地道了謝。 “莫要忘形,舍本逐末?!毕尿K雖然給了林彥弘本“閑書”,但不打算讓他沉溺其中而荒廢了正經學業,所以出言警醒。 林彥弘當然明白對方的意思:“學生謹記先生教誨?!?/br> 看著瞻河先生遠去的背影,聞著書上新墨和冷松的味道,林彥弘不得不想,這恐怕是瞻河先生專門為他抄錄的一冊書,并非原版。 要不然他也不會放下書就立刻走了,也不說說這卷書要什么時候還,該怎么還。 正因為是手抄的,林彥弘才更加驚訝,也更加珍惜起來——難道,他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得瞻河先生喜歡? 不過,關于瞻河先生到底喜歡不喜歡他的問題,很快就被興奮的林彥弘拋到腦后。 他現在得了“利器”,自然想盡快“學以致用”。 然而,雖然有著書卷中的對照,但這對他來說畢竟是個新東西,要熟悉起來甚至融會貫通,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做到的事情。 又過了月余,期間還厚著臉皮問了瞻河先生好幾次,林彥弘終于認識了一些古字。 他取了須彌芥子中木屋,想看看能不能一字一字地翻譯過來,卻發現只能看懂最簡單的幾個字詞。 “花……間……一……酒……無……親,舉…明月……三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竹攸、清清竹葉、君兮的地雷投喂~!(*╯3╰) 第67章 端倪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后面注明了一個名字, 寫的是……李……白? ——可這不是“上輩子”的林彥興要在幾年之后才能做出的《月下獨酌》嗎?怎么會出現在這本古卷之中?這位李白, 又是何人? 林彥弘只是按照一般人放置書籍的習慣順序,從須彌芥子里木屋書架的右側取了一本。 之所以翻開并停留在這一頁, 也是因為上面一堆古字之中有“一”和“三”這樣比較“容易”辨認的簡單字。 等試著逐字逐句地翻過來, 林彥弘才意識到,自己似乎發現了一個極其驚人的秘密。 于是, 在帶著巨大的驚訝和疑惑的情況下,林彥弘又花了好幾天的時間,繼續對照著瞻河先生給自己的書,試圖讀懂那本古籍里寫的內容。 然而, 隨著一首又一首熟悉的詩詞, 就這樣漸漸呈現在林彥弘眼前。 他心中震驚與困惑的交織, 也愈演愈烈。 事實上,他一開始并沒能完全找到每一個古字對應的官字, 但有些字詞只要連上幾個,林彥弘就能隱約猜到完整的句子。 等之后再去找那些比較生僻的來印證, 發現不差分毫。 ——難道, 林彥興那些風格多變、超越了他年齡和閱歷的“神來之筆”,真的不是他自己做出來的?如果是這樣, 那“上輩子”很多讓他感到困惑的事情,就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可林彥弘看到這里、想到這里,卻又不禁否定了自己。 因為“上輩子”的時候, 林彥興在去青桐書院之前,就已經偶有“佳作”,其中就包括那首《月下獨酌》。 這也就是說,林彥興如果是看了古玉中的古卷才能做出詩句,那他就必須要懂這種雍國古文字。 但是林彥弘可以肯定,起碼在他們林府的博雅堂,亦或者云陽城的書局里,是找不到這樣內容艱深的古籍的。 要不然林彥弘自己也不用千里迢迢跑到青桐書院來,想找一位懂這方面學問的先生了。 如果不是瞻河先生注意到林彥弘在看《梁州經注》并關注著雍州,而林彥弘主動問過他九州統一文字和官話之前的事情,瞻河先生也不會專門為他抄錄了一本普通學生看不到的古籍。 想來,沒有這些一環扣一環的巧合,就算林彥興“上輩子”來過青桐書院,都未必能學到這樣不同尋常的學問。 所以,林彥興要如何才能在完全沒有外部的助力下,就看懂這上面用雍國古文字記錄的詩句呢? 在林彥弘看來,這顯然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 可若是林彥興確實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才做出的這些驚世之作,那古玉須彌芥子中的古籍又該如何解釋? 總不可能,是林彥興用雍國古文字寫下了自己做出的詩句吧——那一樣也夠驚世駭俗的了! 隨著古籍上一首又一首的詩詞被這樣“譯”出來,林彥弘越來越懷疑林彥興的“才華”。 他也漸漸明白了,那些詩句后面留下的名字,恐怕才是真正做詩的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李商隱,陸游…… 這些名字對于林彥弘來說,實在太過陌生,以至于即便他對他們的“作品”耳熟能詳,卻完全不知道這些人的生平。